厄立特裏亞
國名:厄立特裏亞國(The State of Eritrea)
獨立日:5月24日(1993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三角形構成,靠近旗桿為紅色等腰三角形。紅色部分中有壹個由三枝黃色橄欖枝構成的圓形圖案。紅色象征為爭取獨立解放而鬥爭,綠色象征農業和畜牧業,藍色象征國家豐富的海洋資源和財富,黃色象征礦產資源,橄欖枝象征和平。
國徽:呈圓形。圓面上繪有壹只駱駝,圓周以花冠和飾帶裝飾,下方的飾帶上寫著厄立特裏亞的國名。
國家政要:總統伊薩亞斯·阿費沃爾基(Isaias Afwerki),1993年5月當選總統並任職至今。
自然地理:位於非洲東北部,北面為埃塞俄比亞,西與蘇丹接壤,東南與吉布提相連,東臨紅海,面積124320平方公裏(包括達赫拉克群島),海岸線長1200公裏,隔海與沙特、也門相望,地扼歐、亞、非三大洲海上通道的咽喉——曼德海峽,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人口:411萬(2000年12月),***有9個民族:提格裏尼亞、提格雷、希達賴伯、比倫、庫納馬、納拉、薩霍、阿法爾、拉沙伊達。其中,提格裏尼亞和提格雷族人占多數,阿法爾族人在其東南部居多,影響較大。每個民族使用自己的語言,主要語言有提格雷尼亞語、提格雷語。通用英語和阿拉伯語。宗教信仰以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為主,信徒各占壹半,另有少數信奉天主教和傳統拜物教。
首都:阿斯馬拉(Asmara),人口約50萬(2002年估計)。
簡史:厄立特裏亞歷史上曾是阿克蘇姆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後長期受埃塞俄比亞王國統治;1869年意大利人開始吞占厄立特裏亞地盤,1882年將其宣布為殖民地。1890年,意把各占領區合為統壹的殖民地,稱“厄立特裏亞”,這就是厄立特裏亞名稱的由來。1941年意大利退出,厄被英國占領,成為托管地。1950年在美國等13個國家建議下,聯合國通過390號決議,建議厄立特裏亞作為自治單位與埃塞俄比亞結成聯邦,雙方於1952年成立聯邦,英軍也於當年撤離。1962年,厄議會在海爾·塞拉西皇帝的壓力下,通過有關厄與埃塞合並的決議,從此厄成為埃塞的壹個省。長期以來,厄人民壹直在為厄獨立而鬥爭。1958年流亡國外的厄中層人士成立了“厄立特裏亞解放運動”。1961年9月,壹些民族主義者又成立了“厄立特裏亞解放陣線”,並在阿拉伯國家的支持下,開始了武裝鬥爭,從而拉開了埃塞俄比亞“內戰”的序幕。1969年,該陣線內部分裂,壹部分分出去的人成立了“厄立特裏亞人民解放陣線”(簡稱:厄人陣),並繼續為獨立搞武裝鬥爭,雖幾經埃塞政府軍的打擊、圍剿,但最終於1991年5月與埃塞俄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埃人陣)的武裝力量壹起推翻了門格斯圖政府。同年5月29日,厄人陣宣布成立厄立特裏亞臨時政府,隨後又與埃塞過渡政府達成協議,各司其職,互不幹涉,並決定於1993年4月下旬由厄舉行公決,決定厄的獨立問題。1993年4月23—25日,厄舉行了關於厄獨立的公民投票,99.8%的選民贊成獨立。埃塞過渡政府接受公決結果,承認厄獨立。1993年5月24日厄正式宣告獨立並舉行開國慶典。
經濟:厄立特裏亞是壹個農業國,全國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從事農牧業生產。農產品占出口收入的百分之七十。畜牧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相當比重。石油、銅、金、鐵、食鹽和天然氣等自然資源也很豐富。主要工業部門有煉油、紡織、食品加工、皮革、玻璃器皿制造、制鞋等。厄的海岸線長達1200公裏,海運業較為發達,紅海邊唯壹的深水良港馬薩瓦港,以及人工港阿薩布,吞吐量都很大。厄的沿海漁業資源和旅遊資源都很豐富。但由於長期受西方的殖民統治,加上內戰、連續不斷的幹旱和蝗災影響,厄獨立時的國家經濟瀕臨破產。
外交:厄奉行和平、不結盟、睦鄰友好的對外政策,主張在和平***處原則基礎上發展與其他國家關系。
與中國關系: 1993年5月24日,中厄兩國簽署了兩國建交公報。2005年2月,伊薩亞斯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