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樣性。生態農業所保持的生態平衡是螺旋形向前發展的最佳動態平衡。生態農業和狹義農業的區別在於:從生產內容上講,它不局限於種植業,而是農、林、牧、副、漁多種經營,全面發展。從生產地域上講,它不局限於耕地,而是把全部土地都當做自己的生活場所;又不局限於糧食,而是建立在營養科學的基礎上,根據人體營養需要的熱能(糖類、脂肪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各種礦物質的數量和比例,科學地安排農業生產。
三、高效性。生態農業憑借其循環、再生的綜合性,通過對物質的深加工和能量的循環再利用,提高了農民的增值收益,加快了農業生產的效率,同時改變了局部農業產業結構。生態農業的核心是科學技術,通過生態模型的技術方式來實現特定經濟作物的增值生產,以生態工程的技術手段來平衡各地區的區域優勢,將技術與社會需要、當地實際協調,發揮對生態經濟系統的調控能力,達到經濟規模和危機分擔等功能,形成)經濟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