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ima)
學名: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因系木本,花似荷花,故名木荷。又稱梅樹、荷木。山茶科,木荷屬(該屬約30種,分布於印度尼西亞、印度、馬來西亞至中國。中國約19種)。
形態和用途
常綠喬木,高達30米,胸徑1米。樹皮深褐色,塊狀開裂。小枝暗灰色,皮孔明顯。頂芽被灰白色柔毛。葉革質,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0~12厘米,寬2.9~5厘米,邊緣具鈍鋸齒;葉柄長0.6~1.8厘米。花白色,呈短總狀花序,腋生或集生枝頂;花梗長1.2~4厘米;萼片5,邊緣有細毛。蒴果近球形,徑約1.5厘米,熟時5裂。種子扁平,邊緣有翅。花期5~7月,果熟期9~11月。
木荷的木材結構均勻,紋密,材質稍重,加工容易,經充分幹燥後少開裂,不易變形,為紡織工業紗錠、紗管及其他旋刨細木工的上等用材,亦為交通、建築等用材。樹皮可提取單寧。樹冠濃密,可阻隔樹冠火,中國南方林區多作防火線樹種。樹幹端直,對毒氣有抗性,可作環保樹種。葉及根皮可作藥用。
(鄭清芳)
地理分布和生物學特性
中國江蘇南部、安徽南部、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均有分布。垂直分布:在安徽海拔400米以下,廣西200~1200米,臺灣500~1500米。日本琉球也有分布。
適宜春、夏間多梅雨,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暖的氣候。分布區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四季分配較均勻;年平均氣溫15~22℃,大部在18℃以上,1月平均氣溫在4℃以上。對土壤適應性強,酸性土類如紅壤、紅黃壤、黃壤均可生長,但以肥厚、濕潤、疏松的沙壤土生長良好。稍耐幹旱瘠薄。喜光,幼年能耐蔽蔭。天然林中多與馬尾松及其他常綠闊葉樹種混生,木荷居林冠上層。結實量大,種粒輕且具翅,天然更新能力較強。萌芽力強,也可采取萌芽更新。人工林生長較快,5年生高2~3米;30年高15米,胸徑20厘米。
造林技術
①采種育苗:采種應選擇25~40年生優勢木。當蒴果呈黃褐色,果殼將要開裂時采集。采回的蒴果先堆放5~7天,然後攤曬取種,風選篩選後,幹藏。4種率為4~6%,發芽率40%左右,千粒重4~6克。苗圃地宜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疏松的沙質壤土。播種前施足基肥。2月上旬播種。多采用條播,播種溝寬10~15厘米,溝深15~30毫米,條距25厘米。每公頃播種量30~60公斤。播種後覆土蓋草,保持床面濕潤,約15~20天即可發芽。大批幼芽出土時,揭去蓋草。幼苗出土後,及時松土、除草、追月巴、遮蔭。1年生苗高30厘米,可出圃造林。②造林:造林地宜選山坡中、下部,土壤比較深厚的地方。過於瘠薄幹燥的山地生長不良。帶狀整地帶寬0.5~1米,塊狀整地0.5×0.6米。早春栽植。每公頃2400~3600株。與馬尾松混交,效果較好。栽植前將苗木葉子剪掉1/2或1/3,根系要打泥漿,以減少蒸騰和保持苗根水分,有利成活。③撫育管理:造林後每年撫育1~2次,連續4~5年。松土除草時,應結合清除根際萌蘗和莖幹下部徒長枝,做好培蔸、扶正和修枝工作。
主要蟲害有地老虎、蠐螬等。
(俞新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