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出處:
(1)宋·圓悟禪師《碧巖錄》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咽;若是不知有底人,壹似渾侖吞個棗。”
(2)《朱子語類》卷三四:“道理也是壹箇有條理底物事,不是囫圇壹物,如老莊所謂恍惚者。”囫圇,壹本作“鶻淪”。
(3)元·湯式《壹枝花·自省》曲:“想思夢不覺,囫圇謎難猜。”
3、近義詞:不求甚解、生吞活剝。
4、反義詞:含英咀華、細嚼慢咽、融會貫通。
5、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貶義,形容讀書不認真。
2、出處:
(1)宋·圓悟禪師《碧巖錄》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咽;若是不知有底人,壹似渾侖吞個棗。”
(2)《朱子語類》卷三四:“道理也是壹箇有條理底物事,不是囫圇壹物,如老莊所謂恍惚者。”囫圇,壹本作“鶻淪”。
(3)元·湯式《壹枝花·自省》曲:“想思夢不覺,囫圇謎難猜。”
3、近義詞:不求甚解、生吞活剝。
4、反義詞:含英咀華、細嚼慢咽、融會貫通。
5、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貶義,形容讀書不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