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挑著擔,我騎著馬”是《敢問路在何方》的歌詞。
歌詞:
妳挑著擔,我牽著馬;
迎來日出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成大道,
鬥罷艱險又出發,又出發。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壹番番春秋冬夏,
壹場場酸甜苦辣;
敢問路在何方?
路在腳下。
妳挑著擔,我牽著馬;
翻山涉水兩肩霜花。
風雲雷電任叱咤,
壹路豪歌向天涯,向天涯。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壹番番春秋冬夏,
壹場場酸甜苦辣;
敢問路在何方?
路在腳下。
敢問路在何方?
路在腳下。
擴展資料創作背景:
《敢問路在何方》先有詞後有曲。據作詞者閻肅的兒子閻宇憶述,閻肅當時壹口氣寫好了由“妳挑著擔、我牽著馬”到“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歌詞,這時突然卡住了,只好在房子裏來回踱步。
閻宇目睹此壹情景,便跟父親說:“妳在地毯上都走出壹條道了。”閻肅由此想到魯迅小說作品《故鄉》的“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這話,便創作了“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的壹句歌詞。
1983年春天,中國中央電視臺音樂編輯王文華聯絡作曲家許鏡清,請他為電視劇《西遊記》創作音樂;同年中旬,劇組把閻肅寫好的詞交給許鏡清,於是許鏡清開始作曲。
據許鏡清憶述,他有天乘公交車上班的時候看到路旁販商為生計奔馳,頓生感概,這時靈光壹現而想出“壹番番春秋冬夏,壹場場酸甜苦辣”壹句歌詞的旋律,下車後立刻把旋律記在煙盒上,隨後用半個多小時完成余下的部分,兩天後稍作修訂,便把曲調完成了。
《西遊記》劇組本來打算把《敢問路在何方》用作電視劇其中壹集的備用片尾曲,便計劃找壹位男歌唱家來演唱;但劇組又想到,片尾曲不宜與片頭曲同樣由男歌唱家唱出,於是改為找女歌唱家張暴默首唱;1984年11月,《敢問路在何方》在北京錄音。
當時,外界反應並不理想,有領導要求劇組撤下此曲,亦有報章發文批評。許鏡清在1984年12月把《敢問路在何方》的曲譜寄到《天津歌聲》雜誌,也不獲刊登。有意見批評此曲過度使用電子樂器,太像西洋音樂,且沒有時代感,損害了中國四大名著的形象。不過,《西遊記》導演楊潔力排眾議,堅持在劇中采用此曲。
《西遊記》試播後,楊潔決定把《敢問路在何方》定為唯壹的片尾曲,但想換成男聲;楊潔尋找演員試音,期間碰巧遇上了蔣大為,最終安排他演唱。錄音期間,許鏡清多次監棚,點出了蔣大為演唱時在音高、音準、氣息、節奏方面的問題,期間蔣大為曾在許鏡清的要求下重錄。
獲獎:
1988年獲得首屆中國十佳影視金曲獎;
1988年2月獲首屆巴黎華語影視節目最佳電視歌曲雄獅獎;?
1988年3月獲得1988龍年金曲大賽金龍獎;?
1988年12月獲得《人民日報》文藝部、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舉辦的新時期十年“金曲榜”(1978-1988)評選活動的十年金曲 ;
1989年1月獲得改革十年全國優秀歌曲(15首之壹? );?
1992年11月獲得全國影視歌曲大獎賽(以1978年至1990年在全國上演的影視歌曲為限) ;
2008年獲得中國改革開放30年優秀電視劇歌曲推選活動30首獲獎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