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知道自己鼻子的結構嗎?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壹下:
(1)外鼻:以鼻骨和鼻軟骨為支架,外被皮膚、內覆黏膜,分為骨部和軟骨部。軟骨部的皮膚因其富含皮脂腺和汗腺,成為痤瘡、酒渣鼻和癤腫的好發部位。外鼻與額相連的狹窄部稱鼻根,向下延續為鼻背,末端稱鼻尖,鼻尖兩側擴大稱為鼻翼。
(2)鼻腔:是由骨和軟骨及其表面被覆的黏膜和皮膚構成。鼻腔內襯黏膜並被鼻中隔分為兩半,向前通外界處稱鼻孔,向後通鼻咽處稱鼻後孔。每側鼻腔又分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二者以鼻閾為界。鼻閾為皮膚與黏膜的交界處,鼻前庭壁由皮膚覆蓋,生有鼻毛,有濾過和凈化空氣功能,因其缺少皮下組織且富有皮脂腺和汗腺,所以,它不但是癤腫的好發部位,而且發病時疼痛劇烈。鼻中隔由篩骨垂直板、犁骨和鼻中隔軟骨構成支架,表面覆蓋黏膜而成。
鼻中隔的前下方血管豐富、位置淺表,外傷或幹燥刺激均易引起出血。90% 左右的鼻出血發生於此區,故稱為易出血區,即Little 區或Kiesselbach 區。鼻腔外側壁自上而下可見上、中、下三個鼻甲突向鼻腔,上鼻甲與中鼻甲之間稱上鼻道,中鼻甲與下鼻甲之間為中鼻道,下鼻甲下方為下鼻道。上鼻甲的後上方多數人有最上鼻甲。最上鼻甲或上鼻甲的後上方與蝶骨體之間的凹陷為蝶篩隱窩。切除中鼻甲,可見半月裂孔,它是位於中鼻道中部凹向上方的弧形裂隙,該裂隙的前上方有篩漏鬥通額竇,上方圓形隆起為篩泡,其內為中篩竇。
鼻淚管位於下鼻道的前上方。
鼻黏膜分兩部分,位於上鼻甲與其相對的鼻中隔及二者上方鼻腔頂部的鼻黏膜區域統稱為嗅區,富有感受嗅覺刺激的嗅細胞。鼻腔其余部分黏膜區域稱為呼吸區,含有豐富的鼻腺。
(3)鼻旁竇包括四個:
①上頜竇:位於上頜骨體內,開口於中鼻道 。
②額竇:位於額骨眉弓深面,額骨內外板之間,開口於中鼻道 。
③蝶竇:位於蝶骨體內,開口於蝶篩隱窩。
④篩竇:位於篩骨迷路內,分前、中、後三群,前群和中群開口於中鼻道,後群開口於上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