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時歌》春歌為唐朝詩人李白的作品,原文及翻譯見下。
原文:秦地羅敷女,采桑綠水邊。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蠶饑妾欲去,五馬莫留連。翻譯:秦地有位叫羅敷的女子,在綠水邊上采摘桑葉。白皙的纖纖手指攀在青枝上,嫩紅的面容在陽光下特別鮮亮。蠶兒已經餓了,我該趕快回去了,達官貴人莫在此耽擱您寶貴的時間了。南朝樂府民歌大多是女子所唱的情歌。
與後世婉約派詞風的含蓄不同,樂府民歌大多質樸坦率,簡單易懂。雖然這類情歌中也有輕俗浮艷的作品,但縱觀《子夜四時歌》全篇,婉約清麗者有之,質樸清新者有之,細膩纏綿者有之,大膽率真者有之,且因民歌本身的歌謠性質,音節搖曳,朗朗上口,實為值得壹背的好詩。
秋歌十八首:
風清覺時涼,明月天色高。佳人理寒服,萬結砧杵勞。清露凝如玉,涼風中夜發。情人不還臥,冶遊步明月。鴻雁搴南去,乳燕指北飛。征人難為思,願逐秋風歸。開窗秋月光,滅燭解羅裳。合笑帷幌裏,舉體蘭蕙香。適憶三陽初,今已九秋暮。追逐泰始樂,不覺華年度。飄飄初秋夕,明月耀秋輝。握腕同遊戲,庭含媚素歸。
秋夜涼風起,天高星月明。蘭房競妝飾,綺帳待雙情。涼秋開窗寢,斜月垂光照。中宵無人語,羅幌有雙笑。金風扇素節,玉露凝成霜。登高去來雁,惆悵客心傷。草木不常榮,憔悴為秋霜。今遇泰始世,年逢九春陽。自從別歡來,何日不相思。常恐秋葉零,無復蓮條時。掘作九州池,盡是大宅裏。處處種芙蓉,婉轉得蓮子。
初寒八九月,獨纏自絡絲。寒衣尚未了,郎喚儂底為?秋愛兩兩雁,春感雙雙燕。蘭鷹接野雞,雉落誰當見?仰頭看桐樹,桐花特可憐。願天無霜雪,梧子解千年。白露朝夕生,秋風淒長夜。憶郎須寒服,乘月搗白素。秋夜入窗裏,羅帳起飄飏。仰頭看明月,寄情千裏光。別在三陽初,望還九秋暮。惡見東流水,終年不西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