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草原狼與森林狼的生活習性及其區別是什麽?

草原狼與森林狼的生活習性及其區別是什麽?

草原狼與森林狼的生活習性及其區別:

草原狼的生活習性:

1.遷徙

由於蒙古國生態完好,草原狼主要活動於蒙古國草原地域,冬季有少量越過冰凍河流及國境線過冬,進入內蒙古草原、新疆等地,國內極少。呼倫貝爾地區本地棲息草原狼(排除冬季遷徙種群)保有量應低於200頭。

2.食性

草原狼以前基本是在白天活動,但受到人類活動的壓力後,主要在夜間出沒。

草原狼善於快速及長距離奔跑,以食草動物及嚙齒動物等為食。例如以黃羊、鵝喉羚、馬鹿、野兔、旱獺等為食,在饑餓或其他情況下也會捕食家畜。

其捕食時鼻子為主要器官,草原牧民中有有 “橫風三日,頂風三日,順風三日“的說法,意為捕食前橫切(垂直於)風向活動數日,嗅到適合的獵物氣味後,頂著風向向氣味來源追蹤數日,捕食後遁之。在冬季雪災難覓得獵物時,草原狼通常會將目標定位為有人類監管的畜群,在尾隨羊群數日通過觀察畜類排出的糞便等活動,判斷羊群有無疾病,若染有傳染病的羊群是不會成為狼群的攻擊目標的,牧民中亦有依此來判斷羊群是否染疾等不成文的傳統做法,經驗豐富的成狼通常襲擊羊群時會選擇性的攻擊壹到兩個目標,老牧民亦會睜壹只眼閉壹只眼,未成年狼躍入羊群中漫無目的攻擊通常造成的危害較大,另有狼群報復性的攻擊羊群及馬群的先例。

3.鳴聲

草原狼的鳴聲為嚎叫,其聲音悠遠深邃,成為家族成員之間溝通的橋梁,起到傳播信息,發送指令的作用。

4.棲息群

草原狼是群居性極高的物種,壹年中大多數時間裏群居生活,其種群中毛色略淡、體型略大的西伯利亞平原狼亦可見,群體活動時時常體現高度的紀律性,如奔跑時排成直線,頭狼帶隊轉彎時,最後壹頭也會沿襲前狼路線轉彎,不會抄近路斜插進隊伍中,兩次目擊中的帶隊頭狼均為雌性。

在夏季或其他食物豐盛的時候,通常以家庭和成對居住,單身狼也會獨居,各有各的領地,壹般住在土洞中。但大多數情況下,狼壹般不住洞穴,只有當母狼產狼崽,培育狼崽的時候才會住洞穴。在捕食大型獵物和抵禦外來狼群、其他食肉動物或冬季食物缺乏時,會集成5~12只的群體,在冬天寒冷的時候最多可到四十只左右,由壹對狼王狼後統領。各狼的領地本群的狼可以進入,整個狼群也有領地,但是狼群的領地是不允許其他群體的狼進入的,壹旦發現就會將闖入者驅逐出去。有時狼群只是壹個小家族,那麽就不存在集成大群體,而是不論什麽時候都壹起生活。

狼群有領域性,且通常也都是其活動範圍,群內個體數量若增加,領域範圍會縮小。群之間的領域範圍不重疊,會以嚎聲向其他群宣告範圍。通常以群體為單位捕殺大型獵物。

幼狼成長後,會留在群內照顧弟妹,也可能繼承群內優勢地位,有的則會遷移出去(大都為雄狼)再生殖時會使用窩,通常在地面挖洞而成,也有咬殺壹窩旱獺,後將獺窩掏寬掏大,並挖掘出內室以羊皮鋪墊撫養小狼。可長達三四米,入口有大土堆或以掏出的石土堆積的平臺。

形態特征:

草原狼眼較斜,口稍寬,腹部略白,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尾巴較短且從不卷起並垂在後肢間,耳朵豎立不曲,有尖銳的犬齒,具有趾行性,利於快速奔跑。其視覺、嗅覺和聽覺十分靈敏,毛色有白色、黑色、棕黃色、雜色等等,毛粗而長。雌狼比公狼的身材小約 20%。

森林狼的生活習性:

森林狼是群居動物。狼群內部的社會結構復雜,通常是由壹對成年狼夫婦和其後代組成。這種統治者和從屬者的分層,有助於狼群統壹團結。狼群通常有2-15只,數量主要受其捕食對象數量的影響。在狼群內部通過氣味、叫聲、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來進行交流。

東部森林狼是食肉性動物。20世紀80年代有人統計過,東部森林狼的食物中,55%是白尾鹿,16%是海貍,10%是野兔,19%是老鼠、松鼠等其他小的哺乳動物。隨著季節的變化,它們捕捉的動物也有所不同。在春天和秋天的時候,海貍忙著在河岸邊砍體樹,尋找和搬運食物,很容易捉到,狼這時候就吃得比較多。到了冬天,海貍都躲到冰層下面去了,它們就得捕捉鹿和兔子。夏天的時候,它們主要吃各種各樣小的哺乳動物。

形態特征:

東部森林狼體長約1.5~1.7米,包括38~48厘米長的尾巴,肩高約76厘米。體重約23~45千克,成年雄性的平均體重為34千克。雌性為27千克。俗稱東部大灰狼,是第壹個在北美地區於1775年被發現的亞種。生物分子研究表明它是壹個獨特的物種,是犬類動物中最大的野生動物。東部森林狼的背部呈銀灰色或灰褐色,腹部呈茶色,小腿有白色、灰色和黑色,尾巴的毛很茂密。到了冬天,頸部、肩部和臀部的皮毛顏色會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