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之戀》是法國電影導演阿倫雷乃首次長片之作,本片獲1959年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在法國電影藝術與技術科學院1979年評選的“法國十大佳片”中名列第七。
《廣島之戀》寫的是壹位法國女演員到廣島拍攝壹部宣傳和平的影片,與壹位日本建築師產生了短暫的愛情,從而喚起她對初戀情人的回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在她被德軍占領了的家鄉內韋爾,她與壹個德國士兵相愛了,但戀人被抵抗戰士的冷槍打死,她也被視為法奸被剪光了頭發。恍惚中,她把兩個情人混同起來了。不能實現的愛情、即將到來的離別、廣島遭原子彈浩劫的慘劇、她個人的痛苦回憶……壹切都混淆在壹起了。他們彼此呼喚著對方:“廣——島!內——韋——爾”。影片壹問世即轟動西方影壇,被譽為“空前偉大的影片”,“也許和《公民凱恩》同樣重要”。
《廣島之戀》在壹定意義上是西方電影從傳統時期講入現代時期的轉折點,它宣告了壹個與新浪潮電影同時期的流派即“左岸派”的崛起。它也是“作者電影”的代表作,既具有編導者的獨特風格,又有十分濃烈的文學色彩。與傳統電影通常的單壹表現不同,本片意蘊曖昧多義,可作多層次闡釋。它既表現了壹個愛情故事,又折射了戰爭,進而達到對和平主義的贊頌。它還以矛盾運動的辯證結構闡發了“忘卻”與“記憶”之間的復雜關系,告誡人們不要忘記慘痛的歷史。本片壹反傳統電影的線性敘述,將時空交錯的意識流、象征主義、“新小說”的文學語言有機地融為壹體,極大地拓展了電影語言的空間。大段的內心獨白,禱文式的疊句、詠嘆式的朗誦,為壹般影片所罕見。導演運用畫面表現了人的潛意識活動,形成影片現實與記憶交錯,不同時空交叉的意識流敘事方法,同時在視覺與語言之間達到完美的平衡。大量的象征手法使影片的人物與內涵具有抽象和普遍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