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壹出生,就會和疫苗打交道。事實上呢,預防接種也是預防孩子發生傳染性疾病的壹種很好的辦法。但是近年來,由於接種疫苗引起了壹些問題,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或者出現群體性傷害事件。
本來孩子很健康,由於接種了疫苗反而惹來病痛,這怎能不讓家長痛心和恐慌呢?那麽什麽是疫苗?疫苗到底該不該打?該怎麽打?要註意什麽?我從壹個兒科醫生和家長的角度談談大家所關心的有關問題。
疫苗是如何產生的?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曾經出現過很多嚴重的傳染性疾病,這些疾病的流行對人類的生存和健康威脅極大。其中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天花”是最觸目驚心的、對人類威脅最大的烈性傳染病之壹。推測可能出現在公元前壹萬年,正值人類從遊牧生活轉為農業為主的定居生活時代,直至20世紀,人們對這種烈性傳染病毫無辦法,只能任由其肆虐,據不完全統計天花至少造成全球3億多人死亡。
在與天花長期不懈的鬥爭中,中國人在公元10世紀首先發明了把輕型天花病人痘皰液經鼻少量接種正常人,使接種者僅得輕型天花而不得嚴重天花的方法,當時稱為“人痘”。這種方法使當時天花30%以上的病死率降到了2%以下。
1796年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觀察到感染過牛痘(在人中只產生局部痘皰)的擠奶女工很少感染天花,由於牛痘皰與天花痘皰很像,詹納懷疑是否感染牛痘可以預防天花。於是他將牛痘痘皰液給人接種,並發現在用天花病毒攻擊時,接種者都沒有發生天花。
隨著牛痘疫苗接種技術的完善和普及,至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天花已在地球上被滅絕。
這是人類在與傳染病的鬥爭歷史中第壹次科學證明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傳染病。從此開創了疫苗學研究的新時代,之後醫學界陸續研制成功了很多疫苗,例如霍亂疫苗、狂犬病疫苗、結核病疫苗、小兒麻痹疫苗、腮腺炎疫苗等。
疫苗如何分類?
疫苗分為兩類。壹類是計劃內疫苗,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政府的規定受種的疫苗,每個兒童出生後都會有壹個兒童保健手冊和兒童預防接種證,上面有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需要接種的疫苗的種類和次數,這些都是計劃內疫苗;二類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費並且自願受種的其他疫苗。比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除了上述分類之外,疫苗還可以分為滅活疫苗和減毒活疫苗,有時也通俗地稱作死疫苗和活疫苗。選用免疫原性好的細菌、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等,經人工培養,再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將其殺滅制成的疫苗叫做滅活疫苗。此種疫苗失去繁殖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死疫苗進入人體後不能生長繁殖,對機體刺激時間短,要獲得持久免疫力需多次重復接種。比如:甲肝滅活疫苗,就是死疫苗。減毒活疫苗是指用人工定向變異方法,或從自然界篩選出毒力減弱或基本無毒的活微生物制成的疫苗。常用活疫苗有卡介苗(抗結核病的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抗小兒麻痹癥的疫苗)等。這些疫苗接種後在體內有生長繁殖能力,接近於自然感染,可激發機體對病原的持久免疫力。活疫苗用量較小,免疫持續時間較長。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優於死疫苗。比如水痘疫苗、麻疹、腮腺炎疫苗都是屬於活疫苗。
疫苗有可能出現什麽危害?
在人類接種疫苗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壹些十分嚴重的疫苗災難:
Mulkowal災難 1902年在印度的Mulkowal小村莊中,***107人接種了鼠疫死疫苗,其中有19人發生破傷風感染而相繼死亡。原因是破傷風桿菌汙染了疫苗。
Lubeck災難 20世紀30年代初,在德國的Lubeck,有251名嬰兒誤服了有致病性的結核桿菌,而不是減毒的卡介苗。結果造成72名嬰兒死亡。對事故調查發現,是因為有毒力的結核桿菌和卡介苗菌種保存在同壹個實驗室裏而被誤用。
金葡菌汙染白喉疫苗事故 在澳大利亞的Bundaburg,由於這種白喉疫苗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加防腐劑,其中壹瓶疫苗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汙染。在21名接種該瓶白喉疫苗的兒童中,有12名死於敗血癥,6名兒童的病情十分嚴重。
口服傷寒疫苗加熱滅活不徹底事故 1904年,美國軍隊中的細菌學家建議用口服傷寒死疫苗來預防傷寒病。傷寒菌培養物經56℃1小時滅活後給13個人服用,結果有7人發生臨床傷寒熱。事故之後,對這種疫苗進行反復培養,結果發現在每毫升死疫苗中仍有2~3個細菌由於沒被熱滅活而被培養出來。
此外還有和黃熱病疫苗同時註射的人血清引起肝炎的事故,Cutter實驗室事故等。
可以看出上述後果較嚴重的事件,事實上都是壹些事故,是由於制度不嚴格、操作不規範所導致,這些事故在壹定程度上是可以盡可能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