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藍晨BM300 MP4固件升級軟件

藍晨BM300 MP4固件升級軟件

壹曲難忘的觀後感

懸賞分:200 - 離問題結束還有 14 天 21 小時

12月3日20點截止!!!

只要400字左右,要合實際

問題補充:不要寫關於導演的

提問者:ice_20053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答復*** 6 條

難忘琴聲已不可追尋,愛情在時空的墳墓裏,樂章流溢歷史風雨中,是非難辨盡隨歲月去,碌碌後來者偶爾拾起,壹段難以忘懷的記憶。

《壹曲難忘》是描寫波蘭鋼琴大師肖邦的故事影片,也是20世紀40年代的優秀文藝片,雖不是傳記,但大體上還是符合歷史真實情況的。肖邦的主要作品,電影中基本都體現了,不但寓意深刻,而且演奏的水平很高,旋律優美,場景典雅,表演深刻,引人入勝,十分感人。肖邦既是壹位偉大的音樂家,也是壹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盡管他長期漂泊異國他鄉,最後在巴黎去世,但壹直未忘他那被人侵占的祖國和受苦受難的同胞。臨終時,肖邦要求把他的心臟送回自己的祖國。

肖邦的琴聲已消失在遙遠的時空裏,他那愛國的情操、幾進瘋狂的音樂才華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人們對片中的人物褒貶不壹,對喬治·桑——這個與肖邦有壹次成熟的愛情,開花結果的愛情,給予他藝術生命力的愛情,伴他度過創作力高峰期的光輝歲月的女作家大都是持批評態度,認為她過於自私,為了壹己之私不顧他人的感受和曾經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是這個女人過於熱烈的愛情使肖邦的疾病更趨惡化,英年早逝。特別是喬治·桑拒絕在肖邦臨終前要求見她壹面的請求時,人們更是將她扁的壹文不值。

但是正是喬治·桑點燃的愛情之火,使肖邦的創作天才燃燒起來。愛情不僅使他顯得英俊健康,而且情緒活躍,感覺良好,充滿自信。過去的神情恍惚、憂郁傷感竟然壹掃而空。他的創作才能獲得了非凡的活力。肖邦來到桑夫人在諾罕的莊園。這是壹個典型的法國鄉村,與肖邦的故鄉有著完全不同的風味,在風景優美的草原上,坐落著這幢石頭房子,晚上,從田野的遠處傳來牧羊人粗獷的奇特的歌聲,這些都使肖邦激動不已。作家、詩人、藝術家們也常到這兒來做客。肖邦在這兒享有最大的權利,他占有兩間幽靜的房子,壹間擺著專門為他買來的鋼琴,寫字臺和沙發;壹間是恬靜的臥室。在這裏,他像在自己家裏壹樣。肖邦多年來第壹次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這也是他壹生中最幸福安定的時期了。肖邦創作上成熟、智慧和力量的全盛時期也終於來到了。如果,沒有喬治·桑的愛情,沒有受到喬治·桑周圍那壹群大作家朋友的影響,他卓越的才華可能也不容易開花結果,達到高度的藝術境界。在這個時期裏,他寫成了壹生中最重要的壹些作品;他意識到這是隨桑夫人的愛而帶來的平靜的心境和平靜的創作環境的結果。

當然喬治·桑對肖邦的負面影響是不可否認的,但是誰也無法否認,他們***同生活的九年是肖邦壹生中最重要的藝術創作階段,是他最光輝的創作力高峰期。而肖邦與喬治·桑分手之後,他再也沒有寫出任何壹部重要的作品。肖邦是意識到這壹點的,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對喬治·桑沒有怨恨,只有愛情,他不能忘記喬治·桑,在生命的最後壹刻,他還說:“我真想見她壹面。

我想根據肖邦和喬治·桑的愛情不必給予他們太多的評價,重要的是要看到這段愛情後面的東西,他們本身的條件、他們所處的社會等客觀因素。

肖邦是個男子,卻有女性氣質。他面色蒼白,身體纖細,體質柔弱,憂郁傷感,常常由於激動而疲憊不堪。他還不到30歲,他的天才備受女人的崇拜。但是,兩次失戀使他懷疑女人的情感。他在孤寂中生活,又無法擺脫對愛情的渴望。憂郁的陰影籠罩著他。他感到自己創作力在衰退,思想變得懦弱,想象變得蒼白,靈感漸漸枯竭。他需要壹種強烈的有活力的愛情來喚醒他心底的熱情,在他無力的手指中重新註入藝術的生命力。對於命運的憂慮不安和對藝術創造力的憂慮不安猶如雙重的陰影和雙重的枷鎖,壓抑在他心頭。他那幹枯的心田期待著愛情雨露的滋潤。喬治·桑呢,確實是個特殊的女性。她的婚姻是失敗的、痛苦的,她蔑視傳統,飲烈酒,抽雪茄,愛騎馬,喜歡男裝,罵起人來滿口粗言穢語,談情說愛時卻百般柔情,千般風流。她是壹個多情的女人,已經30多歲了,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對男人了如指掌,她歡喜肖邦,就有辦法使肖邦喜歡她。

在李斯特壹手導演的音樂聚會上,肖邦即席彈了許多曲子,他彈得興高采烈,完全沈浸在樂曲中,把聽眾也忘記了。當他盡興彈完,擡起頭來,,他這才發現壹雙熱情的眼睛正凝視著他。這位女性穿得很樸素,優雅而嫻靜地坐在他的鋼琴旁邊。喬治·桑第壹眼就對肖邦的氣質發生了興趣。可是,肖邦卻沒有立刻喜歡有著男子氣質她,甚至還向朋友講過這樣的話:“那個喬治·桑是壹個令人討厭的女人,不知道她是否真的是女人,我非常懷疑這件事。”

但是他需要這樣的女人,這個男子氣的女人正是這個女人氣的男人的必不可少的補充。肖邦的感情防線在桑夫人的進攻下很快就全線瓦解。他們相愛了。整個巴黎為之驚訝,善意的勸告和惡意的攻擊都無濟於事,他們情投意合。他愛上這個女人是不可避免的,又是可悲的。

肖邦和喬治·桑所處那個年代是男權主義社會,女性在社會上沒有自由,更談不和男人壹樣上進入上流社會呼風喚雨,即使進入了往往也是男人的附屬品,所以喬治·桑——這個婚姻聲不幸的倔強女人為了自己的理想和幸福逃到了巴黎這個自由的充滿藝術氣息的都市裏,開始了自己的奮鬥。很顯然她要功成名就就必須采用與男人們不同的方式,首先她就取了壹個男性的名字——“喬治·桑”來發表自己的文章,當“喬治·桑”被人們認同之後,喬治·桑才道出“鳳非鳳”的天機,而此時“喬治·桑”在巴黎文學界的地位已經不可動搖了,所以這個不幸的女人才得以實現她的目標,進入上流社會,用俯視的目光看待這個世界。正式她這段與眾不同的經歷造就了她那讓人們有時無法理解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所以當我們批評她的時候應該想到她的經歷,她當時所處的那個社會,是她當時那個社會造就了她那只為自己的名利掙紮的性格,而不是壹味地責怪這個其實極其可憐的女作家。

肖邦聲遏行雲的琴聲已不可追尋,與喬治·桑的愛情早已埋葬在時空的墳墓裏,留給我們這些後來者的是不朽的樂章、浪漫的詩歌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對他曲折而卓越壹生的感慨,還有對他英年早逝的惋惜,除此之外我想更多的是我們對世界的琢磨與對人生的思考。

參考資料:

/wenxue/wenzhanglist.asp?id=247

回答者:☆Joyce☆ - 見習魔法師 三級 12-1 18:35

那妳自己想

回答者:魔法西施 - 試用期 壹級 12-1 18:37

我喜歡音樂,各種各樣的音樂.每個能使我的血液沸騰的音符,我都喜歡!我喜歡貝多芬,我喜歡莫紮特,我喜歡肖邦,還有很多很多傑出的音樂家.他們的音樂,他們的生命,他們的精神,都給了我很多啟發.

最近看了壹部電影,叫《壹曲難忘》,壹部描寫波蘭偉大的音樂家肖邦的壹生的電影.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對肖邦的了解,只限於他那些美妙動聽的音樂,他的生平,他的靈魂,他的經歷等都不甚了解.看完電影後發現有壹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原來肖邦的短暫的壹生,竟是那般精彩,那般動人.

肖邦跟歷史上許多的偉大的音樂家壹樣,從小就表現出極大的音樂天賦.他也都酷愛音樂,醉心於音樂,用音樂抒發內心的感情,用音樂美化了這個世界.然而肖邦最令我敬佩的,就是他深愛著自己的祖國,甚至把生命都獻給了波蘭.

影片中令我感動的壹處鏡頭就是,肖邦在波蘭宮庭為王儲演奏時,突然,沙俄派來接管波蘭的將軍到來.王儲命肖邦為沙俄高官演奏壹曲.但肖邦毅然站了起來,說,"我決不為屠殺我們同胞的屠夫演奏."然後瀟灑地奪門而去.我想壹個音樂家,能像肖邦那麽有骨氣,那他已絕非單純地是壹個音樂家了.

在我的印象中,音樂家都是宮庭貴族的寵兒,依附於皇權貴族的勢力.雖他們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但這壹思想不屬於普羅大眾,他們都脫離了平民百姓,高貴而不珍貴.雖說肖邦所處的時代有些特殊,其時剛好是沙俄侵略占領波蘭的歷史時期,他骨子裏就系有百姓的血,心中牽動著對波蘭人們的愛.從他的作品,我感受到的更多是那種追求自由,反對強權,對束縛勢力的反抗精神.這跟其他音樂家的作品有所不同.

我以前看過壹部書,叫《貝多芬》.書中描寫了貝多芬的壹生.我所感受的貝多芬,是壹個才華橫溢的,對音樂擁有獨到見解,甚至達到壹種固執.他不喜歡遵守前人定下的音樂上的規則,他要創造的是屬於自己的音樂國度,他的音樂顯示的是音樂中極至,他的人格也散發著統領壹切的王者氣質.

貝多芬的壹生也是充滿坎坷的,甚至到了晚年,他仍孤獨壹人,並且雙耳失聰,這些生活的打擊沒有使他失去對人生的追求,那就是他的音樂.音樂成就了貝多芬,貝多芬用音樂普寫了自己的生命。再上升到精神層次,可以用貝多芬的《命運》作為筆調,貝多芬的精神實質也就是他對命運的把握.

而肖邦,他的跟貝多芬也有許多相似之處,但肖邦的精神中傳達著壹種奉獻,把生命獻給了音樂,把生命獻給了祖國和祖國的人民。

喬治桑是肖邦的知己,更是肖邦的音樂成長催化劑.她在肖邦的事業上給了極大的支持和幫助,被稱為是肖邦音樂的牛奶.她本人比較崇尚自我,善於對待自己,為自己著想,也用自己的觀念影響了肖邦.但肖邦還是肖邦,喬治桑還是喬治桑.在自我的安逸與為祖國奉獻的決擇中,肖邦放棄屬於自己的安逸世界,而把自己獻給了波蘭.有什麽東西可以取代壹個偉大的生命,那就是比生命更可貴的精神.為了邦波蘭同胞籌集對抗沙俄的經濟支持,肖邦不顧自己身體的惡劣狀況,日夜兼程趕赴歐洲各大城市舉行音樂會,最終病倒,生命的最後壹刻也在鋼琴上劃上了句號.

聽肖邦的音樂,我的心情會很愉快,很放松,但看完肖邦的故事,我的血液都在沸騰.他真是太偉大了,以致於我對"偉大"這個詞有所保留,只給他壹個.音符構造了肖邦,肖邦普寫了生命,肖邦用偉大的生命點燃了精神,精神之火照亮了波蘭以及波蘭人民,也照亮了我的心.我向肖邦致以我崇高的敬意.

回答者:小芯De心 - 見習魔法師 三級 12-1 18:41

佛萊德裏克·肖邦——相信這對我們不是壹個陌生的名字。他的作品聞名遐邇,享譽全球。但又有幾人能了解他的身後站著壹個偉大的老師?影片《壹曲難忘》講述了肖邦和他的老師的故事。

肖邦自小就表現出非凡的藝術天賦,這使他的老師甚感欣喜。他盡心盡力地呵護著這棵藝術苗子,使它茁壯地成長。與此同時,他沒有忘記教肖邦如何為人處世。他背著肖邦的父母帶肖邦去參加工人罷工的集會,肖邦在演出時說出“我不為沙皇的屠夫演奏”,也正是受了他的熏陶。若不是他,肖邦這個天才也許早就被埋沒了。肖邦成名後,被喬治桑誤導,掉進了自私的漩渦。此時的老師以教琴為生,蝸居在壹個小閣樓裏,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但他卻始終留在巴黎。他去見肖邦,幾次碰壁,但他固執地認為肖邦還會是原來的肖邦。當他得知波蘭起義被鎮壓後,又壹次地去見肖邦。“當壹個人成為天才之後,就應該更貼近人民,更努力地為人民,為國家著想。”短短幾句話,道出了他的心聲,肖邦終於覺悟了。

這位偉大的老師,他為自己想得少之又少,但為祖國,為肖邦卻時時牽腸掛肚,這足見老師的崇高,老師的偉大。是的,我們每壹個人的成長,無時無刻不滲透著師長的教誨與關愛。我們入托時,是什麽都不懂的毛孩子,是老師,口口聲聲教我們念“1+1=2”;是老師,壹遍遍教我們什麽叫“五講四美”,什麽叫“熱愛祖國”;是老師,壹步步引導我們走向成熟,走向完美。我們的任何壹個小小成績的背後,都包含著老師的許多汗水。

有人說,世間最偉大的感情是母愛,我卻說,老師的愛比母愛更偉大,母親與孩子畢竟有血緣關系,而我們的老師與我們並不沾親帶故,但他們卻把滿腔的愛無私地給了我們。他們的愛,才是世間最偉大、最崇高的!

讓我們永記師愛。

回答者:sxssxs - 魔法師 五級 12-1 18:49

《壹曲難忘》是描寫波蘭鋼琴大師肖邦的故事影片,也是20世紀40年代的優秀文藝片,雖不是傳記,但大體上還是符合歷史真實情況的。肖邦的主要作品,電影中基本都體現了,不但寓意深刻,而且演奏的水平很高,旋律優美,場景典雅,表演深刻,引人入勝,十分感人。肖邦既是壹位偉大的音樂家,也是壹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盡管他長期漂泊異國他鄉,最後在巴黎去世,但壹直未忘他那被人侵占的祖國和受苦受難的同胞。臨終時,肖邦要求把他的心臟送回自己的祖國。

肖邦的琴聲已消失在遙遠的時空裏,他那愛國的情操、幾進瘋狂的音樂才華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人們對片中的人物褒貶不壹,對喬治·桑——這個與肖邦有壹次成熟的愛情,開花結果的愛情,給予他藝術生命力的愛情,伴他度過創作力高峰期的光輝歲月的女作家大都是持批評態度,認為她過於自私,為了壹己之私不顧他人的感受和曾經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是這個女人過於熱烈的愛情使肖邦的疾病更趨惡化,英年早逝。特別是喬治·桑拒絕在肖邦臨終前要求見她壹面的請求時,人們更是將她扁的壹文不值。

但是正是喬治·桑點燃的愛情之火,使肖邦的創作天才燃燒起來。愛情不僅使他顯得英俊健康,而且情緒活躍,感覺良好,充滿自信。過去的神情恍惚、憂郁傷感竟然壹掃而空。他的創作才能獲得了非凡的活力。肖邦來到桑夫人在諾罕的莊園。這是壹個典型的法國鄉村,與肖邦的故鄉有著完全不同的風味,在風景優美的草原上,坐落著這幢石頭房子,晚上,從田野的遠處傳來牧羊人粗獷的奇特的歌聲,這些都使肖邦激動不已。作家、詩人、藝術家們也常到這兒來做客。肖邦在這兒享有最大的權利,他占有兩間幽靜的房子,壹間擺著專門為他買來的鋼琴,寫字臺和沙發;壹間是恬靜的臥室。在這裏,他像在自己家裏壹樣。肖邦多年來第壹次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這也是他壹生中最幸福安定的時期了。肖邦創作上成熟、智慧和力量的全盛時期也終於來到了。如果,沒有喬治·桑的愛情,沒有受到喬治·桑周圍那壹群大作家朋友的影響,他卓越的才華可能也不容易開花結果,達到高度的藝術境界。在這個時期裏,他寫成了壹生中最重要的壹些作品;他意識到這是隨桑夫人的愛而帶來的平靜的心境和平靜的創作環境的結果。

當然喬治·桑對肖邦的負面影響是不可否認的,但是誰也無法否認,他們***同生活的九年是肖邦壹生中最重要的藝術創作階段,是他最光輝的創作力高峰期。而肖邦與喬治·桑分手之後,他再也沒有寫出任何壹部重要的作品。肖邦是意識到這壹點的,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對喬治·桑沒有怨恨,只有愛情,他不能忘記喬治·桑,在生命的最後壹刻,他還說:“我真想見她壹面。

我想根據肖邦和喬治·桑的愛情不必給予他們太多的評價,重要的是要看到這段愛情後面的東西,他們本身的條件、他們所處的社會等客觀因素。

肖邦是個男子,卻有女性氣質。他面色蒼白,身體纖細,體質柔弱,憂郁傷感,常常由於激動而疲憊不堪。他還不到30歲,他的天才備受女人的崇拜。但是,兩次失戀使他懷疑女人的情感。他在孤寂中生活,又無法擺脫對愛情的渴望。憂郁的陰影籠罩著他。他感到自己創作力在衰退,思想變得懦弱,想象變得蒼白,靈感漸漸枯竭。他需要壹種強烈的有活力的愛情來喚醒他心底的熱情,在他無力的手指中重新註入藝術的生命力。對於命運的憂慮不安和對藝術創造力的憂慮不安猶如雙重的陰影和雙重的枷鎖,壓抑在他心頭。他那幹枯的心田期待著愛情雨露的滋潤。喬治·桑呢,確實是個特殊的女性。她的婚姻是失敗的、痛苦的,她蔑視傳統,飲烈酒,抽雪茄,愛騎馬,喜歡男裝,罵起人來滿口粗言穢語,談情說愛時卻百般柔情,千般風流。她是壹個多情的女人,已經30多歲了,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對男人了如指掌,她歡喜肖邦,就有辦法使肖邦喜歡她。

在李斯特壹手導演的音樂聚會上,肖邦即席彈了許多曲子,他彈得興高采烈,完全沈浸在樂曲中,把聽眾也忘記了。當他盡興彈完,擡起頭來,,他這才發現壹雙熱情的眼睛正凝視著他。這位女性穿得很樸素,優雅而嫻靜地坐在他的鋼琴旁邊。喬治·桑第壹眼就對肖邦的氣質發生了興趣。可是,肖邦卻沒有立刻喜歡有著男子氣質她,甚至還向朋友講過這樣的話:“那個喬治·桑是壹個令人討厭的女人,不知道她是否真的是女人,我非常懷疑這件事。”

但是他需要這樣的女人,這個男子氣的女人正是這個女人氣的男人的必不可少的補充。肖邦的感情防線在桑夫人的進攻下很快就全線瓦解。他們相愛了。整個巴黎為之驚訝,善意的勸告和惡意的攻擊都無濟於事,他們情投意合。他愛上這個女人是不可避免的,又是可悲的。

肖邦和喬治·桑所處那個年代是男權主義社會,女性在社會上沒有自由,更談不和男人壹樣上進入上流社會呼風喚雨,即使進入了往往也是男人的附屬品,所以喬治·桑——這個婚姻聲不幸的倔強女人為了自己的理想和幸福逃到了巴黎這個自由的充滿藝術氣息的都市裏,開始了自己的奮鬥。很顯然她要功成名就就必須采用與男人們不同的方式,首先她就取了壹個男性的名字——“喬治·桑”來發表自己的文章,當“喬治·桑”被人們認同之後,喬治·桑才道出“鳳非鳳”的天機,而此時“喬治·桑”在巴黎文學界的地位已經不可動搖了,所以這個不幸的女人才得以實現她的目標,進入上流社會,用俯視的目光看待這個世界。正式她這段與眾不同的經歷造就了她那讓人們有時無法理解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所以當我們批評她的時候應該想到她的經歷,她當時所處的那個社會,是她當時那個社會造就了她那只為自己的名利掙紮的性格,而不是壹味地責怪這個其實極其可憐的女作家。

肖邦聲遏行雲的琴聲已不可追尋,與喬治·桑的愛情早已埋葬在時空的墳墓裏,留給我們這些後來者的是不朽的樂章、浪漫的詩歌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對他曲折而卓越壹生的感慨,還有對他英年早逝的惋惜,除此之外我想更多的是我們對世界的琢磨與對人生的思考。

回答者:wjrkfc - 童生 壹級 12-1 19:41

看完電影《gong with the wind》,我很為瑞德這個人物形象所感動。瑞德倜儻瀟灑,魅力無窮,而且幽默風趣,堅強勇敢,他富有,又尊重女性,對愛情矢誌不渝。他又是壹位獨具慧眼,又敏銳洞察力和自制力的人,而且有自己的行事準則。他就象無邊的大海,就象茂密的森林,可以讓女性依偎。斯佳麗結識瑞德後結過兩次婚,瑞德對她的初衷卻壹直沒有絲毫改變,這樣的戀愛態度令受我感到吃驚。米切爾給了瑞德博大的胸懷,他寬容別人的錯誤,始終尊重別人的權利。在他心裏,男女是完全平等的。我不知道還有什麽樣的男性比這個形象更加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