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系統
limbic system
“邊緣”壹詞源於拉丁語“limbus”。1878年法國解剖學家P.布羅卡提出“大邊緣葉”的概念,用以指扣帶回、海馬回及其附近與嗅覺功能有關的大腦皮層。1937年J.W.帕佩茨提出,在組織學上從海馬到乳頭體,經丘腦前核、扣帶回再返回海馬構成了“邊緣環路”,這個環路與協調情緒等高級功能有關。帕佩茨的理論引起了學者們的重視,也推動了以後的研究工作。由於環路內的聯系復雜,密切,P.D.麥克萊恩於1952年進壹步提出“邊緣系統”這個概念。根據纖維之間的聯系與功能特征, 在邊緣葉基礎上增添1. 額葉眶回、腦島和顳極; 2. 皮質下核團: 杏仁核、隔核、上丘腦、下丘腦、丘腦前核及背內側核壹部分; 3. 邊緣中腦, 指中腦被蓋區的壹些核團, 中央上核、腳間核等新結構, 稱為邊緣系統。對此已加以修正並擴充, 大致分為三個部分: 1.顳葉內側邊緣系統結構, 包括海馬結構、杏仁體、扣帶回和嗅周皮質( 而嗅腦則指大腦半球中接受與整合嗅覺沖動的皮質部分, 主要包括嗅球、嗅束、嗅三角、前穿質、杏仁體和海馬旁回前部等) ;2. 丘腦內側核團, 有內側背核和前部核團; 3. 額葉的腹內側部分, 包括眶額皮質、前額葉內側.
在大腦半球內側面有壹由扣帶回、海馬旁回及海馬回鉤等在大腦與間腦交接處的邊緣連接成壹體,故稱邊緣葉。邊緣葉與鄰近皮質(額葉眶部、島葉、顳極、海馬及齒狀回等)以及與它聯系密切的皮質下結構(包括與扣帶回前端相連的隔區、杏仁復合體、下丘腦、上丘腦、丘腦前核、部分丘腦背側核以及中腦內側被蓋區等)在結構與功能上相互間都有密切的聯系,從而構成壹個功能系統,稱為邊緣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