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朋友圈)
港真,微博上壹直刷所謂閩粵cp,我也不知道福建考生哪來的自信去和廣東學霸們爭墊底?
其實看到這樣的結果還真是挺尷尬的。從前雖然明知福建高考壓力小卷子水,但是平時看到各種抨擊北上錄取傾斜也都是會跟風的。然而高考又回到全國卷的時代了,尤其是幾個錄取比較激烈的高考大省和福建用了同壹張卷的情況下,這種分數線就顯得尤其難看了。
“以前黑北上的學生的時候沒想過自己也是既得利益者”
雖然尷尬,其實也並不意外。根據新京報的這張圖表,福建省的壹本錄取率基本緊隨三大直轄市,在東部發達省份中置頂。Exm?河北的考生不僅要受北上欺壓,還要被福建這種垃圾地方碾?!
閑話少說,福建的壹本線這麽低,是為什麽呢?
總不能是福建考生學術水平真的爛吧,主頁必須洗個地。
首先要明確壹點:高考劃線的根本依據是招生計劃和實際考生數量的比例
(敲黑板畫重點啦!)
2015年,福建省常住人口為3834萬人,這個數字低於鄰近的浙江省的5508萬人(2014年末)更低於廣東省的10724萬(2014年末)。和兩省相比,福建的高考人數則更少。
在招生計劃規模變化不大的情況下,福建高考考生的人數下降的比例為三省最高,那麽壹本線下降也就不難理解了。(又及:福建省常住人口數在這段時間是上升趨勢,所以還是計劃生育搞得好啊。)
其次,福建省的招生計劃內已經取消三本;同時許多在省內整體壹本招生的高校,在其他省份常常是二本招生。同樣使用全國卷壹的安徽省,至今保留三本招生。
福建省內高校總***有11所在壹本招生,但是放在全國來看,只有廈門大學(教育部)、福州大學(福建省屬)、華僑大學(國務院僑辦)三所大學是得到廣泛認同的壹本大學。(主頁內心:臥槽這麽多學校在外地是二本嗎!?)
與此成為對比的是,廣東省的17所整體壹本招生高校(廣州美術學院未計入),在福建省也同樣均為壹本招生。
也就是說,福建省的壹本高校水分是更大的,許多本地高校在福建被計入壹本,同時由於屬地化招生,這些高校在福建提供了大量的招生名額。例如2015年福建醫科大學在閩計劃錄取2070人(其他省份701人),閩南師大在閩計劃錄取3343人(其他省份1707人).以上兩校計劃總人數就占去福建壹本計劃33505人的16.16%。
得到廣泛壹本認可的華僑大學的錄取線大概比福建壹本線高40-50分,福州大學的錄取線大概比福建壹本線高60-70分,加上這些分數,壹本線就好看很多了。
省內壹本高校的擴充和屬地化招生成為拉低福建壹本線的主力軍。換句話說,所謂妳來福建也能上的那些壹本學校,有些是妳在原籍可以用二本分數上的。
考生數量下降、劃定為壹本的高校多是福建省壹本線過低的主要原因。毋庸置疑,在福建省,考到壹本線以上比起其他省份是更為容易的。
不過主頁又要敲黑板啦!壹般港澳臺校會用考生分數和壹本線的比值或者超過分數作為錄取的標準之壹,因此,壹本線低,對於高分考生來說,好處也是不小的。
說完壹本線我們再來談談高分段。
主頁手頭還沒有什麽高分段整體的消息,那麽先來比較壹下幾個省份的理科狀元。
雖然各省今年考了同壹張卷子,但是各省的改卷依舊是各自進行的。以上幾省的狀元分數,除了河北大幅領先,湖北超出半個身位以外,各省還是較為平均的,福建也沒有展現出弱勢。根據筆者對福建高考的認知,這個狀元分數還是壹個比較正常福建style。
這回理科狀元和其他各省比較起來明顯的差距在於語文和英語。英語學科來說這顯然低了些,況且往年福建英語卷的難度在筆者的印象裏是高於全國卷的。閩省的英語水平也算不得弱,今年還出了多年未見的英語滿分考生,這壹個學科應該不是弱點。(另壹個主頁默默吐槽,這狀元語文英語分數都和我差不多,真是藥丸)
對於語文學科,安徽、湖北的理科狀元都考在在125-130,這也和筆者的認知相符。唯有河北省的狀元134分壹枝獨秀。對比往年河北狀元的語文分數128/717(2015年),138/715(2014年),124/703(2013年)。可以看出河北省在語文科給分還是頗為爽快的(人那麽多再壓縮分數段,就沒有區分度啦)。
從結果來看,福建在語文改卷上應該還是遵循了以往的原則,例如作文給到58-60/70就是全省寥寥無幾的滿分作文了,大多數高分作文分數集中在55-56/70上,52/70以上就可以算是比較好的分數了,故而以這樣的評卷標準的話語文單科拿到130以上的成績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主頁曾經在某次福州市質檢考出福州市語文單科第壹名(理科)的成績,當時成績也沒有到130分。今年狀元的122分,算是壹個比較正常的福建語文高分了。
從理科狀元分數這個維度上來看,福建的理科狀元並沒有比其他省份的狀元差。當然相比河北這樣的省份錘煉出來的沒有弱點的狀元,綜合改卷尺度問題和首次全國卷的發揮問題,福建的最高分還有上升空間。
但是在福建高考,並不是百利無壹害的。相比其他省有吃虧的地方在於,廈門大學的整體實力是顯然不及浙江廣東的當家高校;而廈大-福大的組合顯然與廣東的中大-華工組合、湖北的武大-華科組合不可比擬。
其次,廈門大學的整體招生規模小,在閩屬地招生比例也不大。2016年廈門大學計劃全國招生4730人,福建計劃投放1196人,占比25.29%。而中山大學今年計劃招生7730人,在粵投放3542人,占比45.82。
同樣考2-3k名,在福建只能去廈大,在浙江就可以去全國第壹(流)的浙江大學;而在廣東,中大只需要廣東省5k名,華工8k名。
就算留在家裏念本省最好的大學的難度是差不多的,但是念到的大學卻差得很多啊!
不可否認的是,福建的高考壓力是比很多省份輕得多,但是高考錄取上顯然也沒有達到北京上海天津那樣的傾斜程度。福建的經濟還算發達,教育風氣較為開放和健康,人口不多考生又越來越少,這種沒什麽包袱的發展基礎下,學生比較輕松是正常的。
主頁2014年高考成績是福建省理科前兩百名,從來沒有周末在校內外補習過,感覺扣掉上課睡覺和打2048的時間,每天學習時間和高壹高二聽課的時間是差不多的。
另壹個主頁補充:在高中三年內,每天只做2個小時晚自習的作業壹定能完成當天的任務量,11點以後不允許在宿舍開燈讀書(學校規定),高中三年的時光每天能從11點睡到7點,中午還有壹個小時以上的午睡時間,所謂每天挑燈夜戰對於主頁而言簡直是另壹個世界的事情。
然而主頁的學校又習慣性聲稱自己是福建省內高考整體水平最好的高中。也許閩南地區的學生會更努力壹些,但福建省整體的高考競爭壓力大抵就是這樣。
還有壹點是所謂的復讀現象。主頁高中同學裏有平時考試排名在年級前20(全省前200左右)的同學到高考只考到全省6000名左右。然而她依然選擇直接進入大學。
這不單是個個例,據筆者所知,福建省整體的復讀率極為低下。主頁的高中壹屆復讀的人數為十來個(主頁壹個年級是800人),老師們也習慣性勸阻有復讀傾向的同學。而在省城,復讀的學生只能去培訓機構開設的復讀班學習,幾乎沒有插班跟讀的現象。
選擇復讀的學生大部分為沒有考上本壹線等總體學力較弱的學生,並沒有高考大省存在的大量次高分段考生因為發揮壹般反復復讀獲得理想分數的現象。總體水平而言,復讀是能夠在高考分數上有提升的,所以復讀現象的罕見導致未嘗不是高考分數走低的壹個誘因。
從高中來看,除福州廈門相對集中外,各地區教育資源分配還算均衡,每個縣市自己的學校也都可圈可點。學生方面,大家基本都過得比較開心,多搞搞文體活動全面發展基本成為省內壹流高中的***識,學業負擔整體較輕。教育理念在沿海省份裏算不得先進,但是配合高考壓力來看,能貫徹始終的恐怕除了福建無出其右(請自覺排除上海市)。
答案引自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