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巴托爾迪、維雷勃杜克
時間:1874~1884年
材質:鋼、銅
規格:高46米(加基座為93米),重200多噸
地理坐標:40.41°N,74.04°W
簡介:
是法國在1876年贈送給美國的獨立100周年禮物,位於美國紐約市哈德遜河口附近。是雕像所在的自由島的重要觀光景點。(原來法國計劃送給埃及的,因為神像是女性被埃及拒絕,後轉送給美國成為紐約市甚至全美國的標誌。)
法國著名雕塑家巴托爾迪歷時10年艱辛完成了雕像的雕塑工作,女神的外貌設計來源於雕塑家的母親,而女神高舉火炬的右手則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為藍本。
自由女神穿著古希臘風格的服裝,頭戴光芒四射的冠冕,有象征世界七大洲及四大洋的七道尖芒。女神右手高舉象征自由的長達12米的火炬,左手捧著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獨立宣言》,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鐐和鎖鏈。她象征著自由、掙脫暴政的約束。花崗巖構築的神像基座上,鐫刻著美國女詩人埃瑪·娜莎羅其的壹首膾炙人口的詩。雕像鍛鐵的內部結構是由後來建造了巴黎埃菲爾鐵塔的居斯塔夫·埃菲爾設計的。它在1886年10月28日落成並揭幕。
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基座為93米,重200多噸,是金屬鑄造,置於壹座混凝土制的臺基上。自由女神的底座是著名的約瑟夫·普利策籌集10萬美金建成的,現在的底座是壹個美國移民史博物館。
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整座銅像以120噸的鋼鐵為骨架,80噸銅片為外皮,以30萬只鉚釘裝配固定在支架上,總重量達225噸。
歷史
自由女神像的鋼鐵骨架由設計巴黎鐵塔的埃菲爾設計,雕像由法國雕刻家維雷勃杜克設計,並在巴黎完成。法國政府將這壹標誌自由的紀念像,作為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贈給美國。
1869年,巴特爾完成了自由女神像的草圖設計。1874年造像工程開工,到1884年完全竣工,前後歷時十年。
1884年7月6日,自由女神像正式贈送給美國。8月5日,神像底座奠基工程開始,基座高約27米,由花崗石混凝土制成。基座下面是打入弗特伍德古堡中心部位6米深處的混凝土巨柱。該古堡是壹座軍用炮臺,呈八角星狀,於1808-1811年為加強紐約港的防衛而建,1840年翻新。1885年6月,整個塑像被分成200多塊裝箱,用拖輪從法國裏昂運到了紐約。1886年10月中旬,75名工人在腳手架上將30只鉚釘和約100塊零件組合在了壹起。
1886年10月28日,紐約港輪船汽笛齊鳴,煙花四起,在21響禮炮聲中,格羅弗·克利夫蘭總統將北美洲或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雕像贈送給了美國人民。從此,進入紐約港的船只上的乘客可以看見屹立的自由女神高舉自由火炬。對成千上萬個來美國的移民來說,自由女神是擺脫舊世界的貧困和壓迫的保證, 自由女神像成了美國的象征。
1916年,威爾遜總統為女神像安裝了晝夜不滅的照明系統並主持了竣工儀式。
1942年美國政府做出決定,將自由女神像列為美國國家級文物。
1984年~1986年,曾進行整修。
象征意義
壹個多世紀以來,聳立在自由島上的自由女神銅像已成為美利堅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誼的象征,永遠表達著美國人民爭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
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動了推翻法蘭西第二***和國的政變。壹天,壹群***和國黨人在街頭築起防禦公事,與政變者展開巷戰。暮色時分,壹位忠於***和政權的年輕姑娘,手持燃燒的火炬,躍過障礙物,高呼“前進”的口號向敵人沖去,不幸中彈犧牲。從此,這位高擎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了雕塑家心中追求自由的象征,另外,女神像的形體以巴特爾迪後來的妻子為原型創作,面容則取自他的母親。
自由女神像基石上銘刻的猶太女詩人愛瑪·拉紮露絲的十四行詩《新巨人》中的詩句:
歡迎妳,
那些疲乏了的和貧困的,
擠在壹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眾,
那熙熙攘攘的被遺棄了的,
可憐的人們。
把這些無家可歸的
飽受顛沛的人們
壹起交給我。
我高舉起自由的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