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在核戰爭中使用坦克,世界很多國家都相繼開展了裝甲車核爆試驗,主要目的是為了搜集數據、總結經驗和使用方法,不打無準備之仗。但是,除了日本那個變態的民族吃過原子彈以外,其它國家很難有機會體驗壹把核爆炸的刺激。我國在60年代曾經組織過核爆試驗,在本人較早前的壹篇文章《中國裝甲兵押運美軍坦克的故事》當中,提到了與孔偉壹起去接車的付福祿,他曾經親自駕駛59式坦克沖向核爆中心。老爺子現在已經80多歲了,身體很健康,看來當年我們國家的坦克是能夠滿足核戰爭條件下使用需要的。
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當初被五大國當作“殺威棒”的核武器及其技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家直接或者間接掌握。還有壹些造不起核武器的小國家,壹直傾情於生化武器的研究。雖然現在“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口號已經過時了,全球化的核戰爭幾十年內也打不起來,但在局部戰場上,小規模的使用生化武器和貧鈾武器的情況屢見不鮮。所以,這些都要求核生化防護技術有壹個相應的發展,這是必然的。核生化武器的實戰應用和針對它的防護技術就是壹對相互對立又相互促進的矛盾,而在核汙染或化學汙染的條件下,單兵活動會受到極大限制,危險性也極高,所以坦克裝甲車輛是核生化汙染條件下局部戰場上最主要的突擊力量,而核生化武器的主要攻擊目標同時也是這些裝甲部隊。所以,坦克裝甲車輛三防系統的發展受到了越來越多軍事強國的重視。
天下武功出少林,三防系統蘇聯造
早在上世紀50年代後期,集體防護裝置就已經成為了蘇聯軍隊的坦克裝甲車輛的標準裝備。當時的蘇軍認為,坦克厚重的裝甲能夠使戰術核爆炸的輻射衰減。因此,蘇聯當時研制的車用集體防護裝置,其主要功能是保護車內人員不會受到沖擊波和放射性微粒的傷害。根據這壹思路,蘇聯研制出了世界上第壹套車用集體防護裝置,簡稱PAZ。從上世紀50年代末期至六十年代中期,PAZ系統先後被裝配在T-54/55、T-62坦克和BTR裝甲車上。防護裝置位於炮塔內,采用壹部RBZ-IM輻射探測儀,當探測儀探測到伽瑪射線和中子流時,立即向車體各關閉機關發送指令,指令通過各關閉機構的小電爆管來執行操作,使坦克裝甲車輛的人員艙和動力艙完全密閉,從而確保坦克裝甲車輛的人員和機械不會受到沖擊波的傷害。此時安裝在炮塔上的除塵增壓風機開始工作,在人員艙內形成壹定超壓,排出空氣中的雜質,以防止放射性汙染物進入人員艙。但是由於這種三防裝置沒有過濾裝置,所以它算不上是壹套完整的坦克三方系統。
還有壹點需要註意的是,對於坦克而言,開炮必然有硝煙進入車內,而火炮抽煙裝置不屬於三防裝置,那麽火炮又是如何做到防止核生化汙染的?這主要歸功於火炮抽煙裝置(就是炮管上突出來的那壹段),現代的火炮抽煙裝置基本上都是空氣引射式的,結構上類似壹個單口儲氣筒。在炮彈發射時,膛壓升高,高壓空氣進入抽氣裝置內,炮彈飛出炮膛後,膛壓下降,此時抽煙裝置內的高壓氣體因為壓力差噴出,方向向前,因為空氣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於是在炮膛前部形成低壓區,而此時炮拴已經打開與車內相同,於是抽煙裝置形成的低壓區迫使膛內殘余的火藥燃氣向前流動,從而防止燃氣和有毒煙霧進入車內。
來自戰場的意外發現
1973年,以色列在戰場上繳獲了壹輛蘇聯制造的BTR裝甲車,從這兩裝甲車上發現其安裝的三防系統,據此猜測到蘇聯可能會在未來戰爭中使用核武器,以色列軍方立即把這壹重要情報交給了美國,美軍意識到了車輛集體防護的重要性,由此全面開始了坦克裝甲車輛三防系統的發展計劃。並且明確指出,自1981年開始,美軍所有坦克裝甲車輛必須安裝三防系統。
以目前世界上坦克裝甲車輛三防技術最近先進的美軍為例,其坦克裝甲車輛三防系統主要分為兩大類,壹類是個體防護,另壹類是集體防護。當今的坦克裝甲車輛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
所謂“超壓集體防護裝置”,簡單的說就是從車外吸入的空氣通過過濾裝置凈化後由壓縮機向車內供氣,先在車內形成超壓,呈超壓式工作狀態,即使是在打開艙蓋的時候,氣流也會隨著壓力向車外吹,這就避免或者減少汙染顆粒進入車內,同時,個人防毒面具保留備用。
美軍第壹代核生化集防系統構造比較簡單,主要由超壓式集體防護裝置和單兵裝備的過濾式防毒面具組合而成。
美軍第二代核生化集體防護裝置將第壹代中過濾器和環境系統進行了整合,形成了防護、生存合二為壹的三防系統。但是主要工作原理仍然沿用第壹代超壓集體防護裝置,每分鐘供氣量100立方英尺。美國加勒公司對此進行了改進,將車內排出的空氣經過氣體循環裝置進入復試過濾的混合式集體防護裝置,形成通風量為每分鐘200立方英尺的已冷卻凈化空氣,這些空氣直接進入每個成員的微氣候冷卻背心和通風面罩,其余的空氣用於人員艙的加壓。這種系統後來被裝備在M1A1主戰坦克上,經過實戰檢驗,能夠基本滿足作戰需要,但是由於結構復雜、價格偏高,以及戰場修理維護不便,後來也被第三代集體防護裝置取代。
美軍第三代核生化集體防護裝置與前兩代有了較大變化,采用了壓力可變吸附技術。使用壓縮空氣將壓力可變吸附系統與空氣循環環境控制系統相匹配。壓縮空氣通常來自於M1坦克的燃氣輪機及其輔助設備。壓力可變吸附系統的優點是能防護大多數穿透性有毒顆粒,使用專門的微粒過濾器,並能長期使用而不需要備份活性炭過濾器。該系統每分鐘能夠供給200立方英尺潔凈空氣。通過模擬實驗,該型過濾器能夠吸附和過濾所有已知毒劑。
但是美軍目前仍有許多戰車裝配的是第壹代三防系統,而且有相當數量的戰車采用的是個人式集體防護裝置。第二代、第三代三防裝置雖然能極大地提高部隊在核生化汙染條件下的作戰靈活性和生存能力,但是成本較高,對車輛要求也比較苛刻,不論是三方系統本身還是裝載的車輛,維護起來都很困難。
實際運用困難多
由於核爆炸試驗機會不多,所以各國特別珍惜能夠檢驗常規兵器在這種特殊條件下測試性能的機會。在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事故後,為蘇聯軍隊第壹次搜集到了裝甲坦克車輛在放射性汙染條件下的使用經驗。在消除切爾諾貝爾核電站事故影響時,曾使用了履帶式排障工程車、裝甲修理-搶救車和裝甲運輸車,還用了輪式戰鬥偵察-巡邏車和BTR-70裝甲運輸車。我們今天透過蘇聯裝甲車輛在放射性汙染條件下的使用測試情況。
由於過去沒有經驗,蘇聯人在準備工作上做得相當充分。所有上述車輛在駛往契爾諾貝爾原子發電站之前,為在真正實現車輛在放射性汙染區內工作,在乘員工作地點區內,車輛內部和外面都裝備了鉛板狀的附加防輻射防護裝置。並且轉門設計了能夠在野外條件下立即安裝在車輛外部的附加防輻射防護裝置,從蘇聯的設計當中可以看出,以鉛版為原材料的防護裝置能夠為車輛有效抵擋γ射線的影響。以後新型車輛設計的時候,可以兼顧這種防γ射線裝置的安裝。
壹般裝甲車輛在放射性汙染輻射下參加戰鬥,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的損害,壹個是正常作戰造成的損壞,另壹個是處在汙染區內的整個車輛和人員遭受輻射的損害。基於這兩點,在設計車輛時,假如汙染的土壤是輻射源和γ輻射作用來自下半球作為出發點考慮乘員防護,那麽在契爾諾貝爾原子發電站區內的工作經驗表明,破壞區內的輻射源不僅在土壤上:而且在建築物的瓦礫上(包含屋頂的保全部分),而在森林中,樹冠乃是輻射源。
經驗表明,由於車輛結構的種種特點,消除放射性汙染是困難的。在工程設備中,存在許多敞開的內腔和難以達到的部位,放射性塵埃和汙染物很容易從這些地方落入車內,並且以後不可能完全清除。結果,在完成任務後,消除放射性汙染的過程中,不可能將此車完全洗凈,達到允許從汙染區將其牽出的標準。針對這壹問題,工程師們曾提出過針對放射性汙染區工作的車輛(輪式和履帶)的改進計劃,主要方法是安裝發動機空氣濾清器。在汙染區工作時,空氣濾清器變成放射性塵埃的過濾器,而且需要設計壹款專用的壹次性濾芯,對於這款濾芯的性能要求是很簡單——盡量延長工作時間、減少更換次數。對於沒有更換濾芯條件的車輛而言,應該嚴格控制工作時間,並保證其有效清洗。
根據前蘇聯在後來深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地區的人員記載,他們乘坐的車輛分為兩隊進入核放射區域。第壹隊車於1986年4月29日駛入,第二隊車於1986年5月6日駛入。兩隊車輛都參加了以下幾項工作:搜集和埋葬具有放射源的汙染物;伐木、清掃汙染的死亡森林;安裝保護生物墻屋頂板。個別情況下,車輛要進入輻射級達到360倫琴/小時的區內工作。此時,車輛內部輻射級能夠達到15倫琴/小時。至1986年6月1日,第壹隊車輛的工作時間平均為150小時,第二隊為100小時。經過消除放射性汙染的試行後,車輛結構中的單個組部件仍然能夠檢測出輻射。即便清洗車輛,也未能洗去滯留的放射性“汙物”。而且在保養車輛期間,未直接參予消除事故影響的三名軍官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輻射。
除此之外,還發生過幾起事件,進入汙染地域的車輛履帶輻射級急劇地上升。仔細檢查後發現,履帶板的花紋之間壓入了土塊或石墨塊,它們的輻射級竟達到150倫琴/小時。為取出它們,曾制造了2米長的專用尖鐵棒,靠鐵棒費勁地撬出了土塊,然後放入擡鬥,送到臨時存放處。從以上資料得知,在核戰爭條線下使用裝甲車輛時,必須保證實現消除這些車輛上放射性汙染的可能性,以便於在放射性汙染區外繼續使用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