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李氏砭法 | “痧”的基本概念與解讀

李氏砭法 | “痧”的基本概念與解讀

在中醫古籍中,“痧”所指壹般有三層含義:

壹是指痧癥,即多發於夏秋兩季,因感受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氣或疫癘之穢濁出現的壹些病癥。如頭痛、咳嗽、煩悶、頭面腫痛、眩暈胸悶、手足腫痛、身體腫痛、脘腹痞滿、惡心嘔吐、腹瀉、指甲青黑等等,稱之為痧證,又稱痧氣或痧脹。《痧脹玉衡?卷上》曾論述其發病與癥狀的關系時說:“痧癥先吐瀉而心腹絞痛者,從穢氣痧發者多;先心腹絞痛而吐瀉者,從暑氣痧發者多;心胸昏悶,痰涎膠結,從傷暑伏熱痧發者多;遍身腫脹,疼痛難忍,四肢不舉,舌強不言,從寒氣冰伏過時、郁為火毒而發痧者多。”

再考察“痧”字來歷,可知“痧”是從“沙”字而來,這是由於壹些古代醫家認為痧癥的致病物是所謂“糞土沙穢”之類。如《痧癥全書?論痧》說:“古無痧……惟霍亂條下有不吐瀉而腹絞痛者,曰幹霍亂,亦名絞腸痧。緣南方體氣不實之人,偶觸糞土沙穢之氣,多腹痛悶亂,名之曰痧,即沙字之訛也。”至於痧脹的“脹”字,則是由於痧毒可脹塞腸胃、壅阻經絡而來。

痧癥可從不同角度加以分類,如按證候屬性可分為熱痧、寒痧、陰痧、陽痧等,按發病原因可分為暑痧、瘟痧、絞腸痧等。《痧脹玉衡》從臨床實用的角度出發,比較重視按發病緩急來分類,如分成慢痧、緊痧、急痧之類。

二指麻疹,也即麻疹的別稱。《臨癥指南醫案》邵新甫按:“痧者,疹之通稱,有頭粒而如粟象;癮者,即疹之屬,腫而易癢。”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發疹性傳染病,多見於小兒,易流行於冬春季節。在《痧脹玉衡》作者郭誌邃的家鄉,就把麻疹叫作痧子,所以郭氏特地指出說:“麻疹在他方,有名厝子,有名蚤疹,在櫍李則名痧子,而痧脹亦名為痧,不可不辨。”並在書中設立專節加以辨析。

三指痧象。現代中醫學所說的“痧”,就是指所謂“痧象”。痧象是經刮拭治療後,在相應部位皮膚上所出現的充血性改變,如紅色粟粒狀、片狀潮紅,紫紅色或暗紅色的血斑、血泡等。如《保健刮痧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中,明確痧是通過刮拭人體以後,在皮膚上出現的皮下充血和出血改變。其顏色形態為紅色栗粒狀、丘疹樣、大片狀潮紅高起、紫紅色或紅色血斑、血包或血管浮起成串。

壹般情況下,身體健康者出痧較少,且均勻,多為紅色;出痧的部位壹般多在頭面、背部及四肢外側容易出痧;胸腹及四肢內側不易出痧,若出痧說明手法偏重。慢性病患者,多伴有紫痧或血包;急性病多為栗粒狀,大面積;若為血斑、血包,說明病情較重。另外,通過出痧部位判斷健康狀況:凡經絡線路和穴位區域容易出現痧,提示相應經絡所聯系的內臟功能病變。

例如在背部膀胱經循行路線上均勻刮拭,心俞穴區出現紫痧或痧斑,則說明心臟功能變化,應提早預防和保健。了解痧象判斷康復程度,若出痧散在,顏色淺淡,說明病情較輕,容易康復;若出痧較多,而且點大成塊、紫色血包等,說明病情較重,不易康復,需多次刮痧才能有效。若刮痧時,局部立即出現痧跡,宜改為輕手法刮拭,使痧慢慢透發出來,以減輕疼痛,簡稱“透痧”。還有壹些神經肌肉癱瘓之人,刮痧後不易出痧,切不可硬刮、重刮,強求出痧,若多刮幾次,痧象自然浮現,說明病情好轉,這亦稱“透痧”。

參考文獻:

1.楊金生,王瑩瑩等. 刮痧現代研究.中國中醫基礎醫學研究,2007,13(2)

2.郭誌邃.痧脹玉衡?卷上[M]刻本.書業堂,1675(清康熙十四年乙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