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大合唱創作背景:1938年11月,著名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三隊,從陜西宜川縣的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中目睹了黃河船夫們與狂風惡浪搏鬥的情景,聆聽了高亢、悠揚的船工號子。在次年1月抵達延安後,寫出了《黃河》詞作,並在這年的除夕聯歡會上朗誦了這部詩篇。
1939年冼星海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詩人光未然,聽其朗誦《黃河吟》,並講述黃河呼嘯奔騰的壯麗景象遂蕩其***鳴,樂思如潮。冼星海聽後非常興奮,表示要為演劇隊創作《黃河大合唱》。
在延安壹座簡陋的土窯裏,冼星海抱病連續寫作六天,完成了這部具有歷史意義的大型聲樂作品《黃河大合唱》。之後,在延安陜北公學大禮堂首演,引起巨大反響,很快傳遍整個中國。
中國雄奇的山川,戰士們英勇的身姿激發了作者的創作靈感,時代的呼喚促使他懷著高漲的愛國熱情譜寫了壹篇大型朗誦詩《黃河吟》,後來被改寫成《黃河大合唱》的歌詞。作品由八個樂章組成,它以豐富的藝術形象,壯闊的歷史場景和磅礴的氣勢,表現出黃河兒女的英雄氣概。
《黃河大合唱》創作特色
《黃河大合唱》借助了壹個永流不息的黃河形象,把我們的民族之魂、中華之魂凝聚到這個作品中,黃河不息它就不息。黃河不沈默它就永遠不會沈默。黃河因為有了這首作品,有了黃河精神的審美形態,《黃河大合唱》因為黃河,又有了長流不息的現實形態,這兩者相得益彰。
節目特點:大型網絡眾籌節目《黃河大合唱》在編曲創意上,以《黃河大合唱》原作為基礎,選取《黃河船夫曲》、《黃河頌》及《保衛黃河》三個樂章的精華部分,進行重新編曲、配樂,通過融入古琴、琵琶、阮、二胡、編鐘等中國傳統民族樂器,和鋼琴、大提琴、小提琴等西方樂器,以及吉他、架子鼓、電子音樂等現代流行音樂元素。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在中華大地傳唱了70余年的《黃河大合唱》,2015年9月1日起由10096名華人以3D虛擬的形式在全球網絡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