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軟件編程有壹些基礎概念還是需要了解壹下,前段時間雖然用壹些簡單的代碼實現了部分功能,但代碼的質量實在糟糕,是時候補充壹下基礎知識了。
1.面向過程(結構化程序設計)
“面向結構”的程序設計方法即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是“面向過程”方法的改進, 結構上將軟件系統劃分為若幹個功能模塊, 各模塊按要求單獨編程, 再由各模塊連接, 組合構成相應的軟件系統。 該方法強調程序的結構性, 所以容易做到易讀, 易懂。 該方法思路清晰, 做法規範, 深受設計者青睞。
結構化程序設計(STRUCTURED PROGRAMING,簡稱SP)思想是最早由E.W.Dijikstra在1965年提出的,結構化程序設計思想確實使程序執行效率提高。程序的出錯率和維護費用大大減少結構程序設計就是壹種進行程序設計的原則和方法,按照這種原則和方法可設計出結構清晰、容易理解、容易修改、容易驗證的程序結構化程序設計的目標在於使程序具有壹個合理結構,以保證和驗證程序的正確性,從而開發出正確、合理的程序。
(1)設計原則
結構化程序設計采用自頂向下、逐步求精的設計方法,各個模塊通過“順序、選擇、循環”的控制結構進行連接,並且只有壹個入口、壹個出口。
結構化程序設計的原則可表示為:程序=(算法)+(數據結構)。
算法是壹個獨立的整體,數據結構(包含數據類型與數據)也是壹個獨立的整體。兩者分開設計,以算法(函數或過程)為主。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軟件工程師越來越註重於系統整體關系的表述,於是出現了數據模型技術(把數據結構與算法看做壹個獨立功能模塊),這便是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雛形。
(2)基本結構
順序結構
順序結構表示程序中的各種操作是按照它們出現的先後順序執行的。
選擇結構
選擇結構表示程序的處理步驟出現了分支,它需要根據某壹特定的條件選擇其中的壹個分支執行。選擇結構有單選擇、雙選擇和多選擇三種形式。
循環結構
循環結構表示程序反復執行某個或某些操作,直到某條件為假(或為真)時才可終止循環。在循環結構中最主要的是:什麽情況下執行循環?哪些操作需要循環執行?循環結構的基本形式有兩種:當型循環和直到型循環。
(3)設計方法
自頂向下
程序設計時,應先考慮總體,然後考慮細節;先考慮全局目標,後考慮局部目標。不要壹開始就過多追求眾多的細節,先從最上層總目標開始設計,逐步使問題具體化。
逐步細化
對復雜問題,應設計壹些子目標作為過渡,逐步細化。
模塊化
壹個復雜問題,肯定是由若幹稍簡單的問題構成的。模塊化是把程序要解決的總目標分解為子目標,再進壹步分解為具體的小目標,把每壹個小目標稱為壹個模塊。
2.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強調直接以現實世界中的物體為中心來思考和認識問題,並按照這些事物的本質特征把它們抽象為類。采用數據抽象和數據隱藏,類之間互相交互,***同構成大型的面向對象基礎。
(1) 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
(2) 面向對象編程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