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下遊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如下:
由於黃河中遊黃土高原植被破壞嚴重,使水土大量流失註入黃河,使黃河河水含沙量增大至下遊地區。由於黃河下遊進入華北平原,地形平坦、河道變寬、水流變慢,致使大量泥沙沈積,積年累月使河床逐漸擡高,形成“地上河”。
黃河源
青海省瑪多縣多石峽以上地區為河源區,面積為2.28萬平方公裏,是青海高原的壹部分,屬湖盆寬谷帶,海拔在4200米以上。
盆地四周,山勢雄渾,西有雅拉達澤山,東有阿尼瑪卿山又稱積石山,北有布爾汗布達山脈,南以巴顏喀拉山與長江流域為界。湖盆西端的約古宗列,是黃河發源地。
最早有關黃河源的記載是戰國時代的《尚書·禹貢》,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之說。所指“積石”,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距河源尚有相當的距離。
唐太宗貞觀九年公元635年,侯君集與李道宗奉命征擊吐谷渾,兵次星宿川即星宿海達柏海即紮陵湖望積石山,觀覽河源。唐穆宗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劉元鼎奉使入蕃,途經河源區,得知河源出紫山即今巴顏喀拉山。
正式派員勘察河源,是在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世祖命榮祿公都實為招討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歷時4個月,查明兩大湖的位置元史稱“二巨澤”,合稱“阿剌腦兒”,並上溯到星宿海,之後繪出黃河源地區最早的地圖。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命拉錫、舒蘭探河源。探源後他們繪有《星宿河源圖》,並撰有《河源記》,指出“源出三支河”東流入紮陵湖,均可當作黃河源。康熙五十六年,遣喇嘛楚爾沁藏布、蘭木占巴等前往河源測圖。
乾隆年間齊召南撰寫的《水道提綱》中指出:黃河上源三條河黃河源頭北源為紮曲,中源為約古宗列曲即瑪曲,南源為卡日曲,中間壹條叫阿爾坦河即瑪曲是黃河的“本源”。
1952年黃委會組織黃河河源查勘隊,進行黃河河源及從通天河調水入黃可能性的查勘測量,歷時4個月,確認歷史上所指的瑪曲是黃河正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