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初唐時期宮體詩的三個階段及特點

初唐時期宮體詩的三個階段及特點

第壹階段貞觀之治貞觀年間是唐王朝基業初創、力求鞏固的時期,當時宮廷詩歌的主要內容是應制頌聖、潤色鴻業和以隋為鑒、諫議諷喻兩個方面,詩風開始由六朝綺靡浮艷向典雅中和轉變。這壹大批宮廷文人絕大多數是元老重臣。

他們深受圍繞在太宗周圍,深受賞識,身居要職,參與新朝的重大政治和文化學術建設,不僅對實現貞觀之治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形成了當時的文學中心,以他們較為鮮明的文學觀念和大量的宮廷詩作,領導著當時文學創作的主要潮流。其中成就較大的詩人當推唐太宗李世民和虞世南、魏徵、李百藥等人。

第二階段龍朔時期。上官儀對詩歌體制的創新,主要在體物圖貌的細膩、精巧方面。他以高度純熟的技巧,沖淡了齊梁詩風的浮艷雕琢,但詩的題材內容還局限於宮廷文學應制詠物的範圍之內,缺乏慷慨激情和雄傑之氣。

第三階段武則天後期。出現兩個大的宮廷詩群,“文章四友”和“沈宋”。文章四友指杜審言、李嶠、崔融、蘇味道,簡稱“崔李蘇杜”,他們的文學創作主要在於數量多、比例大。

宮體詩的作用

從詩歌發展史上看,宮體詩起的作用有兩個方面。壹方面,隋及唐初的詩風流於靡弱,多少是受它的影響;另壹方面,它在形式上更趨格律化。

據有的學者統計,宮體詩中符合律詩格律的約占百分之四十左右;基本符合的數量尤多。這說明宮體詩對後來律詩的形式,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至於它用典多、辭藻艷麗的特點,對後世也有壹定的積極作用,如唐代的李賀和李商隱的詩,顯然曾吸取過宮體詩的某些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