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是出自《三國演義》曹操誤殺呂伯奢後,意思是:寧可我對不起天下的所有人,也不能天下人對不起我。寧可犧牲別人,絕不犧牲自己。
歷史資料表明曹操原話是"寧我負人,休教人負我",意思是在不講誠信的環境下,不能輕信人言,過於老實,避免吃虧上當。
擴展資料:
這句話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壹面,他可以錯,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錯,歇後語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為得天下,挾天子以令諸侯,此為孟德之雄才大略之體現,他不急於求成,知道韜光養晦,不掙壹時之得,深謀遠慮,可是智者千濾必有壹失,他的多疑之心無意是他吃敗仗之原因。
該句最早出現在孫盛《雜記》中: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淒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曾經有人理解為 “難道是我對不起別人,沒有別人對不起我嗎?”,但是該理解不符合古漢語的特點,古漢語的反問句會有語氣詞或者賓謂倒敘,但此語明顯沒有。
對於該句的理解,也可以參考清代小說曾樸《孽海花》第34回:“妳不要拉我,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我今天只好學曹孟德!” 的理解。
搜狐網-“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百度百科-寧我負人,毋人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