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蒲甘王國簡介及詳細資料

蒲甘王國簡介及詳細資料

歷史

849年,披因比亞建立蒲甘王國。

1004年,蒲甘王國遣使到中國向北宋朝貢。

1044年,阿努律陀即位為國王;當時緬甸地區列國爭霸,蒲甘王國很落後,民眾信奉大乘佛教的支派阿利僧派(Ari)。阿努律陀有心拯興國家,積極向外發展。1057年阿努律陀興兵南征,攻真臘、羅斛、滅直通國。占領直通國後,阿努律陀把上座部佛教傳入蒲甘王國,並立為國教。

蒲甘大彬奴塔

而後,阿努律陀四處擴張:西征若開(Arakan),占領了若開的北部地區。接著,又南征勃固,勢力南達德林達依地區(舊譯"丹那沙林",英文Tenasserim,即德林達依山區附近)。之後阿努律陀北侵,其軍隊越過八莫(Bhamo),直搗於中國雲南的大理,之後兩國和解。阿努律陀回軍途中,順道撣邦地區,使區內各酋長向其進貢。而後阿努律陀還以物質援助錫蘭,讓其擊退南印度註輦國的侵犯。

文治方面,阿努律陀為了提倡佛教,大量建造佛塔,其中以瑞海宮佛塔(Shwezigon Pagoda)最為著名。阿努律陀又參考孟族與驃族的文字,創立了自己的文字。阿努律陀還用三年的時間,開鑿皎施運河(Kyaukse),以利灌溉。

1077年阿努律陀被野牛撞死,太子修羅繼位。修羅出兵討伐孟族耶曼幹(Yamankan),修羅在庇固地區的叛亂中被俘,蒲甘王國的大將江喜陀逃回蒲甘,後打敗耶曼乾,繼承蒲甘王位。江喜陀在位時期,28年內蒲甘王國的經濟,文化都有很大發展。江喜陀建立了很多佛寺及佛塔,其中有著名的阿難陀寺(Anande Temple),落成時由江喜陀親自主持開光典禮,當時各地佛教徒雲集。

1106年(中國北宋宋徽宗崇寧五年),蒲甘國王江喜陀遣使到中國向北宋朝貢。自江喜陀之後的諸王,或縱情奢華宴樂,或廣建寺廟,結果勞民傷財,國勢日微。

1254年,那羅梯訶波帝即位,暴虐無道,叛亂四起。蒲甘國北部的撣族勢力盛起,不斷南侵蒲甘國。

1271年,蒙古人忽必烈在中國北方建立元朝。元朝建立後,忽必烈多次遣使到蒲甘國招降,蒲甘國王不理會。

1277年,元兵進攻八莫,因氣候炎熱退兵,而後元兵又多次進攻蒲甘國。

1279年,元滅南宋,國力大增。1287年,元兵自雲南地區進攻蒲甘國,蒲甘城破,蒲甘國成為元朝的藩屬,那羅梯訶波帝失去王位,他之後的蒲甘國王都是元朝傀儡。

元朝敗蒲甘國後,其領土就開始分裂。撣族乘機發展勢力,1368年於緬甸東部阿瓦(英文:Ara)建立阿瓦王國。而孟族也在緬甸南部發展勢力,建都於馬達班(Martaban),1369年遷都勃固,建立勃固王國。二王國建立後南北交戰。

蒲甘國王

中文譯名

英文譯名

關系

在位 (公元)

附註

披因比亞

Pyinbya

克魯王之子

846-878

(874-906)

將首都從坦巴瓦底(今日的普瓦薩)遷往蒲甘。

坦內 Tan 子 878-906(906-934)

Sale Ngahkwe

篡位者

906–915

(934–943)

Theinhko

915–931

(943–959)

Nyaung-u Sawrahan

篡位者

931–964

(959–992)

Kunhsaw Kyaunghpyu

Tan之子

964–986

(992–1014)

Kyiso

Nyaung-u Sawrahan之子

986–992

(1014–1020)

Sokkate

兄弟

992–1044

(1020–1044)

阿努律陀

Anawratha

Kunsaw Kyaunghpyu之子

1044-1077

令蒲甘王國統壹緬甸,立上座部佛教為國教,創造蒲甘王國文字。

修羅

Sawlu

1077-1084

江喜陀

Kyanzittha

兄弟

1084-1113

阿拿翁薛胡

Alaungsithu

1113-1167

1113-1160(?)

拿勒胡

Narathu

1167-1170

1160-1165(?)

拿勒地哈

Naratheinkha

1170-1173

拿那拔地薛胡

Narapatisithu

兄弟

1174-1211

赫掉盧敏盧

Htilominlo

1211-1234

基亞斯華

Kyaswa

1234-1250

余山拿

Uzana

1250-1254

那羅梯訶波帝

Narathihapati

1254-1287

1287年元兵攻破蒲甘城,那羅梯訶波帝是最後壹個正式的蒲甘國王,之後蒲甘國成為元朝的藩屬。

交斯華

Kyawswa

1287-1298

修列

Sawhnit

1298-1325

修門列

Sawmunnit

Uzana II

1325-1369

對外關系

公園1106年,蒲甘王朝同中國的宋朝正式 *** 。宋朝據尚書省意見待以大國之禮。另外還與雲南大理國關系密切。中國的大乘佛教在蒲甘有壹些影響,在11世紀建造的辛尼耶塔中,塑有中國式的彌勒佛和阿彌陀佛像。瑞喜宮塔的輔助建築瑞陶辛塔,也具有中國塔的風格。

蒲甘阿難陀寺南門

《漢書·地理誌》有夫甘都盧國。法國漢學家費瑯認為"夫甘"就是"蒲甘"。

"蒲甘"最早見於成書1178年周去飛所著《嶺外代答》"蒲甘"條:"蒲甘國王、官員皆帶金冠……有寺數十處,僧皆黃衣。"徽宗崇寧五年二月曾入貢" 。

成書於1205年的《雲麓漫鈔》記載有來自蒲甘國的金顏香。

《諸番誌》(宋)蒲甘條:"國有諸葛武侯廟。皇朝景德元年,同三佛齊、大食國來貢,獲預上元觀燈,崇寧五年又貢。""

蒲甘王國交往最為密切的國家是錫蘭(斯裏蘭卡)。阿奴律陀為蒲甘國王時期,錫蘭國王維耶巴胡壹世派遣使者帶著珍貴的禮物去見阿奴律陀,要求蒲甘王朝幫助錫蘭反對入侵者。據說阿奴律陀派出船隊,送回許多禮品,但沒有派軍隊去援助。此後,阿奴律陀又派憎侶去錫蘭,並送去佛教經典。

阿拿翁薛胡時,緬、錫兩國交惡,其主要原因是錫蘭當時在帕拉卡馬巴朗壹世統治時,積極向外發展關系,同信奉大乘佛教的高棉建立了密切的關系,阿拿翁薛胡對此大為不滿,下令由王室立接控制大象的出口,逮捕了在蒲甘的僧伽羅學者和僧侶。1165年,帕拉卡馬巴胡-世派武裝船隊侵襲下緬問,洗劫了勃固城。仍由於緬甸的僧伽羅僧侶出面調停,兩國很快恢復了友好關系。

12世紀中葉以後,緬甸僧侶去錫蘭求法,大寺派僧伽羅僧侶對緬甸的影響越來越大。最後,孟族僧侶在緬甸建立大寺派。

建築

蒲甘的古宗教建築有多種樣式,最常見的包括:古式圓頂塔、北印度式、中印度式、南印度式、僧伽羅式塔、蒙鎮式。

蒙鎮式建築

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曾長期試圖將蒲甘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無果,今後希望也很小,因為緬甸 *** 已將蒲甘的許多古廟、古塔重新裝修,而且在裝修過程中未能保留古建築原來樣貌。

經過蒙古忽必烈入侵及1975年的大地震,蒲甘古城的佛塔數目,由全盛時期的超過5,000座減少至只有2,217座,存留至今,成為東南亞最具考古價值的建築群。為了保存古跡的原貌,馬車是唯壹被準許穿梭在佛塔間的代步交通工具。

宗教

蒲甘王朝之前,緬甸人宗教主要受驃人影響,阿奴律陀南征孟人國家特別是征服直通後,大批孟人佛教憎侶到蒲甘,蒲甘成為緬甸此後800年中的佛教中心。

蒲甘王朝歷代國王郁積極扶持佛教的發展,把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大片的上地贈於寺廟。據不完全統計,在蒲甘王朝的200余年間,投獻給寺院的土地達208000派(36490英畝),勞動力21983,銀119101克拉(緬兩)。都城蒲甘附近大、小寺塔達4000多座,其中許多寺塔如瑞喜宮塔、阿難陀寺、他冰喻寺,規模宏大,結構嚴謹,前後歷時幾十年才建成。上座部佛教由於王室的支持和自己的經濟基礎,得以迅速發展。11世紀末,在蒲甘城就有憎侶4108人。

蒲甘王朝的上座部佛教,開始以南方孟人地區傳入的上座部佛教為主,以直通高僧阿羅漢為宗教首領--國師。因此名為阿羅漢派。阿羅漢死於1115年,終年81歲。此派別的繼承人還有般他求。他與國王那羅都不和,於1167年到錫蘭,住了6年,較多地受到錫蘭大寺派佛教的影響,1173年回到緬甸。從此,緬甸佛教較多受到錫蘭佛教的影響。繼般他求為國師的是烏多羅屍婆,他於1180年去錫蘭,加劇了錫蘭佛教的影響。

與烏多羅屍婆同去錫蘭的,有他的弟子孟族人車波多等人。車波多在錫蘭10年,1190年,車波多同另外四位憎侶,回到緬甸。創立丁緬甸大寺派。當時正是緬甸國王那羅波蒂悉都統治時期,越來越多的土地成為寺院土地,僧伯戒律松弛,而大寺派戒律較嚴,那羅波蒂悉都對於車被多等僧侶的佛法極為推崇,很可能出於純潔佛教界這壹目的。在那羅波蒂悉都的支持下,大寺派在緬甸獲得發展。蒲甘的上座部佛教從此分為兩派,由阿羅漢從直通傳入的壹派,稱為前派;車波多的大寺派佛教,稱為後派。車波多死後,其三個傳人對戒禮和戒律,意見分歧,各成壹派。於是後派又分為三派,其中以阿難陀和室維利派的影響為大。

另外蒲甘王朝時期還有不受王室支持的阿利僧派,該派提倡飲酒食肉和放蕩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