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古拉格群島

古拉格群島

作者: 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

出版社: 群眾出版社

原作名: Архипелаг ГУЛАГ

譯者: 田大畏 / 錢誠 / 陳漢章 等

出版年: 2015-8-19

頁數: 1928

定價: CNY 198.00

裝幀: 精裝

ISBN: 9787501453580

所謂“古拉格”,即“勞動改造營管理總局”,是蘇聯勞改制度的象征。從1918年到1956年,那些分散在蘇聯廣袤大地上的各個勞改營像“群島”壹般構成了這個國家的“第二領土”。

本書以“群島居民”的苦難經歷為線索,同時穿插了 蘇聯勞改制度發展史 中的大量資料, 結構宏大,卷帙浩繁,充分 顯示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仁尼琴駕馭寫作的才華。

書中既有 激昂的控訴、憤怒的吶喊,也有尖銳的嘲諷、深切的訴說 ,是壹部深刻理解蘇聯政治體制的重要的參考著作。

“獻給沒有生存下來的諸君,要敘述此事他們已無能為力。但願他們原諒我,沒有看到壹切,沒有想起壹切,沒有猜到壹切。”

197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的史詩般巨著《古拉格群島》就是以這樣沈痛的題辭開篇。1973年,索爾仁尼琴決定將這本書秘密送往西方發表,這成了蘇聯政治史研究的壹個重要事件。可以說,蘇聯當局決定剝奪索爾仁尼琴的國籍,並將其強行驅逐到歐洲,與這本書的出版關系極大。

這部長達140 萬字的巨著,堪稱蘇聯列寧和斯大林時期法制歷史最精煉的描摹。所謂“古拉格”,即“勞動改造營管理總局”,原是蘇聯勞改制度的象征。作者將其比喻為“群島”,意在指出 這種制度已經滲透到蘇聯政治生活的每個領域,變成了蘇聯的“第二領土” 。全書分監獄工業、永恒的運動、勞動消滅營、靈魂與鐵絲網、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後7部。

作者親自在古拉格集中營中生活過,並且是書中事件的目擊者和第壹手材料的獲得者,出獄後采訪了270位人士,為書中所寫的事提供了證詞。《古拉格群島》創作於1962年至1973年間,於1973年在西方出版。

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1918~2008.8.3)前蘇聯俄羅斯作家。生於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1924年,隨寡母遷居到頓河上的羅斯托夫市。在這裏,他讀完了中學,考入羅斯托夫大學的物理數學系,1941年以優異成績畢業。與此同時,因酷愛 文學 ,他還在莫斯科文史哲學院函授班攻習文學。

蘇德戰爭爆發後,索爾仁尼琴應征入伍,曾任大尉炮兵連長,兩次立功受獎。1945年2月,作者在東普魯士的前線被捕,因為他同壹個老朋友通信中批評了斯大林,內務人民委員部以“進行反蘇宣傳和陰謀建立反蘇組織”的罪名判處他8年勞改。刑滿後被流放到 哈薩克斯坦 。1956年解除流放,次年恢復名譽,後定居梁贊市,任中學數學教員。

1962年11月,經赫魯曉夫親自批準,索爾仁尼琴的處女作中篇小說《伊凡·傑尼索維奇的壹天》在《新世界》上刊出。這部蘇聯文學中第壹部描寫斯大林時代勞改營生活的作品,立即引起國內外的強烈反響。1963年,作者加入蘇聯作協。這以後,他又寫了好些作品,但隨著政治形勢的變化,除了《馬特遼娜的家》等四個短篇外,其余均未能在蘇聯境內發表。1965年3月,《伊凡·傑尼索維奇的壹天》受到公開批判。

1967年5月,第四次蘇聯作家代表大會前夕,索爾仁尼琴給大會寫了壹封公開信,要求“取消對文藝創作的壹切公開和秘密的檢查制度”,遭到當局指責。1968年,長篇小說《癌病房》和《第壹圈》在西歐發表。1969年11月,作家被蘇聯作協開除會籍。

1970年,“因為他在追求俄羅斯文學不可或缺的傳統時所具有的道義力量”,索爾仁尼琴獲諾貝爾文學獎。但迫於形勢,索爾仁尼琴沒有前往斯德哥爾摩領獎。1971年,德、法兩國同時出版他的長篇小說《1914年8月》。1973年12月,巴黎出版了他的《古拉格群島》第壹卷,披露了從1918年到1956年間蘇聯監獄與勞改營的內幕。1974年2月12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宣布剝奪其蘇聯國籍,把他 驅逐出境 。同年10月,美國參議院授予他“美國榮譽公民”稱號,隨後他移居美國。

1989年,蘇聯作協書記處接受《新世界》雜誌社和蘇聯作家出版社的倡議,撤消作協書記處於1969年11月5日批準的把索爾仁尼琴開除出蘇聯作協的“不公正的、與社會主義民主原則相抵觸的決定”,同時委托當選為蘇聯人民代表的作家們向最高蘇維埃提出撤消最高蘇維埃主席團1974年2月12日的命令。根據蘇聯作協的決定,索爾仁尼琴的作品開始在蘇聯國內陸續出版。

langoufei:

終於回到俄國蘇聯的大部頭, 沈重艱辛 但卻有種親切自然, 深刻與沈重才是生活的本質? 還未開篇的序言就已經重擊到我了:“為此書提供了資料的,還有以馬克西姆·高爾基為首的三十六名蘇聯作家,他們是俄國文學史上破天荒第壹次頌揚奴隸勞動的關於白海運河的那本可恥書籍的作者。”盛名在外的《古拉格群島》通過紀實文學真實再現蘇聯歷史中最黑暗的壹面並產生了觀看災難電影般的效果, 就是格外珍惜今日的富足與自由,簡單到隨自己意願上廁所,能夠平躺下來休息都是值得珍惜的。 相較之下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屋手記》裏的苦役場和列夫托爾斯泰《復活》中的監獄猶如養老院,鮮明反差到令人咋舌,蘇維埃社會主義下的產物比起半個多世紀前萬惡的沙皇制度下的監禁苦役還要倒退許多。紀實文學也好,監獄文學也罷,索爾仁尼琴在書中明確表明這並非壹部政治反對派的書,讀者不要指望通過其尋找太多的政治因素,但無心插柳,正是因為被無數人解讀的政治意義,才使得《古拉格群島》摘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如同古拉格旅程壹樣,本書開篇第壹章就是“逮捕”,如此猝不及防的當頭壹棒,告別了正常生活,告別了光明與自由,無數人在不同的場景下面臨了同壹個組織的系統逮捕。緊接著就是用地下水流來代表流向古拉格的不同人群類型,再接著就是刑訊手段與刑訊人員的描寫,每壹行字都仿佛壓垮正常人的最後壹點良知。集權下的集體喪失理智, 烏合之眾 ,導致在開明現代的二十世紀,同壹個社會的壹部分人能夠對另壹部分人施加無以復加的殘酷行為。作者壹語道破,這些偵察人員不覺得自己在作惡,蘇維埃賦予他們的思想體系或者準信仰使得他們欣然面對著施加於被審訊人員的行為,更為可怕的是,由於思想體系加持,群體犯罪無意識的光環掩護,他們要比莎士比亞式的惡人更為持久自若。

逮捕、水流、偵訊手段、偵訊人員幾大要素介紹之後(這哪裏是介紹啊,這是悲痛的再現與控訴),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主線推進。拷打、辱罵、老虎凳、辣椒水?這種是拍影視劇給和平年代淳樸觀眾看的,真正震懾的偵訊手段就其表明形式而言是那樣平淡無奇,罰跪、罰站幾十小時,不讓躺坐甚至是變換姿勢,妳自己試幾小時看看?坐在齊腰深的露天土坑裏,壹晝夜壹百克面包,連續十五天。罰跪罰站罰坐,在二十壹世紀可以是學校的普通體罰,也可以是二十世紀古拉格的慘無人道。通過這些饑餓、剝奪睡眠、恫嚇,偵訊人員在開始審訊前已經摧垮了大多數人的意誌。尤為諷刺的是,被逮捕者能夠記得所有的過程細節,唯獨對逮捕偵訊自己的契卡人員沒有印象。最初的監室最初的愛-作者的這壹形容是那麽貼切而諷刺,在經歷了突如其來的逮捕和壹陣令人昏厥無助的偵訊之後,終於可以靜下心來回顧這壹切,和活生生的與自己同樣遭遇的人群相處,雖然仍舊是骯臟擁擠寒冷的環境以及縈繞不開的饑餓感,可至少有自由的睡眠及與室友的談話。在此之後會轉換許多次監室直至勞改營,唯有第壹間卡盧加的監室在作者眼裏符合納蘭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見。至於政治法庭這部審判機器,直接被作者定義為“沒有法庭有點奇怪,所以搞個法庭”,不公開的審判,當然是預先決定好了結果的審判,毋寧說是通知比審判更確切。那麽從逮捕、偵訊到“審判”這壹閉環所覆蓋的人群對象即水流呢?那自然是無所不包的,領導、普通人、中東鐵路人員、朝鮮人、拉脫維亞人、知識分子、犯人家屬、捷克人波蘭人烏克蘭人、將軍、未逃難的莫斯科人、敵占區居民、勾搭外國人的女郎、神甫、去過歐洲的軍人或平民,總之是海納百川。

長達連續三章是在說斯大林時期的法律,依然用的是反義,法律在繈褓中、壯大、成熟,意味著其作為政治高壓和異己勢力清洗的鎮壓工具,別說 司法獨立公正 無法保證,就連 最基本的法律精神 也已蕩然無存,法可以及既往、無證據鏈的純口供可以定罪、罪刑不相等也就是量刑極為加重,基本可以算作是壹幕幕荒誕劇。整整十三個 令今天任何司法從業人員汗顏 的案例,借用其中壹位被告毫不客氣的言論“我不認為妳們是法庭,我認為妳們是壹群戲子,正在按寫好的臺詞演壹出審判的鬧劇。妳們是內務人民委員部卑鄙挑釁勾當的執行者。不管我對妳們說些什麽,反正妳們都會把我判處槍決,我只是相信,時間壹到,妳們也會站到我們的地位上來。”如此犀利準確精煉,我還能說什麽呢。法律既然已經失控到這般地步,那麽所謂最高措施的死刑數量,自然也就如同脫韁野馬般迅速飆升!被蘇維埃痛斥為愚昧殘忍專制的沙皇時代,伊麗莎白女皇在位的二十年間沒有處死過壹人,1876-1905年的這三十年內***處死了486人,平均壹年17人。斯大林時代,槍斃數以百萬計……而就這還不是全部,死囚在被處死前的待遇糟糕到普遍覺得等死的時間太長,希望快點行刑!而因為 營養不良、嚴寒、過勞、疾病得不到救治 死去的人們更是不計其數。

永恒的運動這部分描述了犯人的遞解和轉運過程。通過鐵路的叫“澤克車廂”通過汽車的叫“烏鴉車”。人滿為患壹個常規火車小包間至少二三十人,給鹹魚做食物,又不給水,因為給水就意味著要上廁所,上百人的解手壹次需要耗用大量的人力護送到廁所並看守全過程。無數的遞解站構成蘇聯地圖上密密麻麻的分布點,群島之舟就是將犯人運送或轉運於這些群島之港。運送路途條件之慘無人道讓我想起了《辛德勒的名單》裏納粹通過火車皮運送猶太人至集中營的場景,運送途中死人必是家常便飯,更多的是幾個晝夜的非人道運輸,摧垮了老弱病殘的最後壹根稻草,他們中很多到了目的地不久便死去。 本書沈重的地方就在於每個環節都充滿了沈重 。

第三部是勞動消滅營,這才開始正經八百切入 勞改營內的悲慘生活 。群島的起源索洛維茨露出海面,擴散並逐漸硬結。這每壹章的標題串聯在壹起就已經勾畫出了勞改營的發展線路。諷刺的是索洛維茨勞改營是基於幾個世紀以來僧侶修行所建造的地方,由於距離大陸的距離近得適合供應物資而對於逃跑的犯人又足夠得遠,且全年的壹半時間幾乎與大陸斷絕聯系(想必是極寒造成的),才成為群島的最佳源頭。 饑餓、挨凍、過度擁擠、衛生狀況 糟糕可以說是標準狀態,而這些名詞代表的悲慘,需要按照 正常自由人 所能想象的程度再乘上幾倍,壹般公民設想的挨凍是衣服不夠渾身直打哆嗦吧,才不是嘞,索洛維茨的挨凍是赤身裸體在北極的寒冷中呆上幾個小時。最令人深刻的是高爾基的造訪,顯然是斯大林想借用高爾基的聲譽對蘇聯人民還有國外媒體證明古拉格的健康、仁慈、道德。犯人們故意拿反報紙,高爾基只是重又翻過來並未說什麽,直到壹位道破“皇帝的新衣”的少年犯撕破了壹切假象與高爾基閉門獨處了壹個多小時,依然未能改變高爾基事後發表道:“古拉格的犯人們生活得非常好,改造得非常好”。高爾基的無奈?還是為了保住名聲與富貴而主動配合蘇維埃喉舌?令人唏噓。二十年代末開始索洛維茨不再只是必遭毀滅的反革命分子,而是來了越來越多的勞動人民中的危險分子、普通刑事犯、竊賊、妓女、甚至是未成年人。形勢自然是愈發嚴峻的,人民的敵人需要被更嚴格對待,故勞動是沒有報酬的(雖然原有的也已經少得可憐),勞動強度應該更大從而使得國家有經濟利益,自然地,必須擴大勞動營的容量以容納更多的“水流”。這樣的話索洛維茨從三千人增至五萬,水流溢出,首先在北方成癌癥擴散之勢。

自此古拉格的核心部分登場,“壹般勞動”。多麽樸素平實的用語,實際所代表的是超級強勞,是那種為了避免不加入其中男人願意弄殘自己女人願意被任何人所睡和生孩子的恐怖強老。壹天工作13小時以上的強勞不夠的話,就經常組織突擊隊,還不夠,比如在白波運河沖刺階段,那就三萬人48小時不睡覺突擊。二十世紀用石器時代的工具,因為社會主義的機械和拖拉機是不會浪費在勞改營的。數以十萬計的人 累死、凍死、營養不良 而死或是兼而有之,但新補充的“水流”確保工地上的總人數永遠不會減少。而三十年代的群島仍舊在擴散,甚至是消滅富農運動過程中的整村整村的人被鐵絲網圈起來就地成立勞改點,這壹增加又是幾百萬而且是農民大軍啊。修建白波運河的時期現在看來過分“寬松”了,需要更加嚴整紀律,小到增加瞭望密集程度拒絕探視取消公休日,大到坐“死亡馬車”和就地槍斃(很難說哪個更殘忍)。由此作者將勞改營囚犯與過去幾個世紀的俄國農奴相比,得出的結論果不其然,農奴要幸福得多。此外,讓饑餓的恐怖來得更猛烈些吧,分級竈和食品分級表應運而生。本已非常捉襟見肘的勞改犯食物被再次壓縮,只有生產突擊手等優秀班子才能吃到原來的定額食物,然後根據生產完成率依次減少…這真是拿活人圈在勞改營的實驗室進行 人性試驗 。完不成定額任務(國家定額根本不是地球上的人能夠完成的)的固然口糧壹少再少,但突擊手們則更為短命,因為其多付出的令人咋舌的體力勞動遠大於多獲得的那壹百克面包和兩碗菜湯。人間悲劇莫過於此。舉例:凡完成定額不足百分之三十者吃禁閉竈:壹天三百克面包,壹缽菜湯;完成百分之三十至八十者吃懲戒竈:四百克面包,兩缽菜湯;完成百分之八十壹至壹百者吃生產竈:五百至六百克面包,三缽菜湯;再高就是突擊工作者竈,那也有差別:面包七百到八百克,外加稀粥壹至二份,獎勵菜壹份-壹個又黑又苦的黑麥面做的豌豆陷包子。在這期間,“弄虛作假”成了最溫馨的壹幕。不少作業班長虛報生產數據(比如伐木的立方數)讓勞改犯少做活多吃東西得以存活,虛假的數據被壹環接壹環地傳遞出去。累計錯誤總有爆表的時候,但正如壞賬壹筆勾銷那樣,生產出的木料可能因為積雪還在原地,或者腐壞,派誰去驗證呢?難不成還專程審計?這樣很多情況下就壹筆勾銷了。這壹幕,在官場現形記,在現代企業治理中或許是違法罪惡的,但在古拉格,卻是那樣溫暖人心但十分偶爾存活的花骨朵。

緊接著是許多章節的人物分類,女人、雜役、社會異己分子即政治犯、社會親近分子即盜賊、思想純正分子、娃娃犯人即未成年犯人、告密者和營吏,可謂古拉格眾生相大全。女人在古拉格的境遇,作為男性讀者基本能夠預判得八九不離十,甚至都想到了她們中的許多人用懷孕來逃脫壹般勞動,可唯獨想不到的是,其中的相當壹部分生完孩子完全沒有任何感情,任其自生自滅,這就是古拉格的 獸性化魔力 。在這些親身骨肉都能拒絕放棄的女人們面前,爭相充當雜役從而免除“壹般勞動”的男人們,真猶如契訶夫筆下的可笑人物組成的舞臺劇,可悲的滑稽。將政治犯與社會親近分子區分開的偉大的五十八條才是真正的鴻溝,適用於男人女人未成年人等壹切分類。盜賊充其量不過是犯了些小錯的同為無產階級人士,況且他們的偷盜本意是消滅資產階級(最好笑的嚴肅笑話之壹了),最重要的是他們沒有顛覆蘇維埃的企圖,所以總體上屬於社會親近分子。政治犯那就性質完全不同,顛覆蘇維埃的反動行為企圖甚至是可能,超越了壹切的勞改犯,做最苦最累的活,在勞改營中被社會親近分子盤剝欺壓,盜賊可以偷政治犯的物件衣服乃至口糧,占據遠離窗口靠近火堆的鋪位,獄吏自然是睜只眼閉只眼,壹方面他們是親近分子,壹方面縱容這些盜賊盤剝政治犯的物品最終和獄吏還得二壹添作五。盜賊面對“壹般勞動”甚至可以拖可以賴,但政治犯試壹個看看?妥妥地被加刑期、鞭打甚至是摧殘致死。就連政治犯本身的含義(通常指社會精英和知識分子持有不同政見)也因為無限制套用在群眾中,使得政治犯逐漸等於其意義的反義詞-庸人。這也沒有辦法,凡是不能套用刑事條款但又要帶進去的人,就只得套上五十八條歸為政治犯了。思想純正分子,說白了就是體制內壹定級別以上的官僚落入了古拉格,既然是壹個系統的當然是被優待的,他們表現出對蘇維埃至死不渝的忠誠和信仰,是否是欺騙世界欺騙到自己的內心都被欺騙了,真的是純潔無暇的“思想純正分子”了呢。告密者和獄吏還是人們印象中對告密者和獄吏的設定沒錯,只不過沙皇時代資產階級監獄或苦役營裏的升級版。各勞改營的長官就是 農奴時代莊園主的升級版,絕對的權力、貪財、傲慢、殘忍、淫蕩 等壹個不缺,且由於其作為體制內公務員是有期限的,不像莊園主那樣有絕對所有權和繼承權,故貪財和殘忍變本加厲,沙皇時代的莊園主不需要格外貪財因為這壹切都是他的,更不會殘忍到隨意讓農奴致殘致死因為到頭來是自己承擔損失。最令人觸目驚心的莫過於娃娃犯人,偉大的領袖壹聲令下,16歲、14歲、12歲甚至是6歲的政治犯誕生了。成人都無法承受的古拉格,未能年的娃娃犯人怎能 堅守自己 ?那自然是墜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整個人的心靈與靈魂都喪失了。如果說成年人進入古拉格有個蛻變扭曲獸化的過程,那麽娃娃犯人可以說 直接作為壹個野獸成長了,無知、貪婪、暴力、懶惰、過早的淫蕩、毫無基本人倫和憐憫之心 在他們身上作為自然而然的特點。這樣壹個特定時期下的娃娃犯人,構成了人類現代史中最為灰暗的節點之壹,這批人刑滿釋放時該是如何悲慘地進入了正常人類的社會,令人想都不敢想。

就算囚犯適應了勞改營的環境希望如此熬到刑滿釋放,如此卑微的對穩定(哪怕是極悲慘的穩定)的渴求也是壹種奢望。壹、能否活到刑滿釋放;二、壹旦忍受不住那就抵制不住逃跑的沖動;三、自殺的可能性,好在考慮到大部分五十八條是 無辜的那種對正義公正充滿自信的精神狀態 ,顯著減少了他們墮入自殺的概率;四、無法預測的再次審判,可能因為新的人告發或者新的證據或者新的政治運動,超出常人預測的,勞改犯的二次審判比初次逮捕後的初次審判,令人更無法忍受;五、由於各種原因的更換勞改營,又回到了長距離惡劣條件的遞解與轉運,這與逃跑壹樣又增加了死亡率;六、即使上述五點均未發生,那也可能面臨莫名其妙地增加刑期,說好的十年不知怎地變成了二十五年。當然沒有事物是百分百的弊端,總有那麽壹絲最後渺茫的希望或者近乎於迷信,那就是大赦,尤其是到了春天,在未知因素的世界中,就靠著這壹點來對抗前六點。

古拉格的血盆大口再大畢竟無法吞噬全蘇聯人民,因此其更廣泛的作用在於震懾古拉格之外的正常世界,而這種震懾很快也將正常世界拖入了精神糜爛的深淵。恐懼、冷漠、不信任、告密,所有的壹切變化趨勢都符合最高統治者的意圖,心滿意足。既然擔心因親人戰友的問題被株連、可能被朝夕相處的同事鄰居告密、懼怕因自己的壹句話或壹封信而遭受飛來橫禍,那還怎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同智慧的建立?被剝奪思想的自由豬們,還用擔心妳們聯合起來探究這壹切的根源,改正或索性推倒重來嗎?

至於古拉格勞改犯們的精神世界,雖然作者間斷性地說了許多,其中也不乏自相矛盾之處,我不想也不能置評。這個絕無可能通過紙上得來,到了那樣的局面,人的生理和精神狀態異化扭曲到能不能叫人還兩說(作者自己都單獨開了壹章叫“澤克民族”),我這個和平年代衣食富足闔家幸福的人敢奢望自己能理解其中哪怕壹成的意思?

逃跑與暴動章節,是整部著作中難得地具備傳統小說風格的“精彩情節”部分。逃跑是小規模或多數情況下純個人的,與大範圍的暴動相比呈現出極富創意和刺激的狀態。1994年的好萊塢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和2005年的美劇《Prison Break》正好壹個從個人壹個從小團隊來精準地呈現了獄中的逃跑。不過這裏僅限於逃跑層面的技術再現,從被迫害的程度及整個社會政治高壓氛圍方面自然無法還原古拉格的情形。逃跑部分裏給了滕諾壹人便達五十多頁,單獨拍成壹部大片不在話下。意想不到的還在後面,繼滕諾的孤膽英雄,肯吉爾營暴亂那更是壹部史詩級大片,面臨著所有都知道的註定失敗以及墻外軍隊軍警的包圍騷擾,多達八千名囚犯在四十天內形成了近乎魔幻的祥和生活,分工協作,甚至理發店和修鞋鋪也正常營業。尾聲,作者引用了羅伯特彭斯的話“暴亂不可能取得成功。因為,它壹旦勝利,人們就不再用這個名稱……”。不過我認為作者本人的話更為意味深長“每當您在莫斯科走過多爾戈魯基的紀念碑前時,請您想壹想吧:這座紀念碑是在肯吉爾暴亂的日子裏揭幕的。這樣,它似乎就成了為肯吉爾建立的紀念碑。”

流放,在通常情況,照理應該同入獄或勞改營並列成為壹種刑罰手段,可到了古拉格則成為刑滿釋放的壹種自然延伸。流放地偏遠困苦自不待言,流放地戶籍制度以及數不清的嚴酷經濟制約使得脫離古拉格的勞改犯們仍舊處於吃不飽穿不暖,並從事著當地自由人們最不願意承擔的工作。賺取著微不足道的收入,房子勉強可以稱為有四面蓋板和壹塊頂板的封閉空間。就算是這樣,還必須依靠謹小慎微的言行與任勞任怨的努力工作才得以維持。作者在流放部分仍舊將其與沙俄時代的流放做對比,結論自然是萬惡的沙俄時代的流放,簡直如同“養老院”般的幸福而閑散,政治犯們的收入與時間充足,乃至可以自由聚會交流或獨自思索研讀,不少著名人物都是在流放期間得以建立自己的革命思想體系並寫出不少著作的。

最後的部分是斯大林死後以及今天的法律(指六七十年代的蘇聯)。赫魯曉夫解放了斯大林時期古拉格最黑暗的部分是肯定的,作者尤為惋惜的是他錯將過多精力放在了古巴和玉米上,而在古拉格自由化或索性廢除上半途而廢。赫魯曉夫以為索爾仁尼琴筆下的古拉格都是斯大林時代的事,但事實是五十年代後的古拉格經過短暫的解凍與緩釋,很快又走回了 欺上瞞下殘暴冷漠 的獨立王國中。當外界質疑如今的古拉格乃至整個司法體系時,處於信息與資源強勢地位的相關部門自然能夠巧妙應對輿論,接受妳訪談,接待妳參觀示範定點等等。現實往往如此,每個個體私下交流都認同的真理,在官方層面卻被扭曲到另壹個軌道,而對此妳又無可奈何。

看了作者的後記,更印證了我的想法,那就是這本書的架構並不十分清晰,許多單點內容都彼此重復如遞解與審訊、蘇聯的法律的荒唐之處、苦役勞改營與特種勞改營、迫害宗教人士及信徒等等。因為直到寫完本書最後壹行,作者甚至仍沒有機會將全書所有章節放在同壹張桌上。加上 創作的大部分歲月處於何等惡劣的環境中 ,故完全無法用對壹般大作家的要求來衡量,比如托爾斯泰創作《戰爭與和平》時所具備的富足的物質條件、穩定的生活狀態與查閱詳實資料的便利性。所以純文學角度的諸多瑕疵恰恰是本書的難能可貴之處,反映了創作它的時期的特征,我想諾貝爾評獎委員會看重的也絕非此書的文學性。

看著看著無法不覺得我之後采取的路線驚人相似:對個人財產的直接公有化,生產上盲目大躍進造成災難,法律完全服務於行政以至於根本無法按法理去推敲,十年動蕩後普通民眾間喪失信任風聲鶴唳,任何經濟建設與科技舉措的失敗都能歸因於人民的敵人在暗中作祟卻又抓不出這樣的敵人……好在我黨具備黨內凈化功能,雖然接近照搬蘇聯壹套卻又能摸著石頭過自己的河,及時止損,不僅避免了蘇聯解體的命運還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奇跡。

沒有監督,絕對的權力就會產生貪財、傲慢、殘忍、淫蕩。還有為未成年人如果作惡更是直接作為壹個野獸成長了,無知、貪婪、暴力、懶惰、過早的淫蕩、毫無基本人倫和憐憫之心。動物。還有集體的公司化的作惡,比如電信詐騙要嚴懲,讓罪犯根本不敢建立這樣的公司。恐懼、冷漠、不信任、告密。作為人,要壹直保持自己的良知,和堅守做事的底線和規範。這部書裏人性的光芒也存在,無辜的那種對正義公正充滿自信的精神狀態,要相信正義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