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福建傳統曲藝民俗文化有哪些

福建傳統曲藝民俗文化有哪些

摘要:曲藝是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稱,它是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的壹種獨特的藝術形式。而戲劇則是曲藝花園中壹朵璀璨的奇葩。那麽在福建這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地區裏,屬於福建的傳統曲藝有哪些呢?除了大家都知道的閩劇之外,妳還知道福建還有哪些傳統曲藝麽?本文將為大家介紹福建著名的傳統曲藝民俗文化。下面我們就壹起來看看吧!1.福建莆仙戲

莆仙戲原名興化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戲曲劇種之壹。南宋時期,在宋雜劇的影響下,福建莆田、仙遊壹帶出現了將歌舞念白綜合起來搬演故事的興化雜劇。明代初年,興化雜劇吸收昆山、弋陽、余姚、海鹽等聲腔的藝術因素,形成興化腔,用以演出興化戲。明清時期,這壹戲曲樣式又有了進壹步的發展。1954年,興化戲正式改稱莆仙戲。莆仙戲主要流行於福建莆田、仙遊地區,在閩中、閩南的興化方言地區也有流傳。

莆仙戲現存傳統劇目五千多個,其中《王魁》、《張協狀元》、《劉知遠》、《蔡伯喈》等劇目在壹定程度上保留了南戲的藝術風貌,連演七天的《目連戲》明顯保留著中國戲曲初期的表演形態。

在莆仙戲的表演體系中,有壹些具有鮮明地方色彩的程序動作,如牽步蛇、雀鳥跳、掃地裙、摸田螺、七下溜等,還有壹些動作遺留著傀儡戲表演的痕跡。莆仙戲的唱腔結構屬於曲牌體,有音樂曲牌壹千多支,鑼鼓經三百多種。

莆仙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紮根於民間土壤之內,積澱著由宋到清各個歷史時期的大量戲劇藝術因子,傳遞出豐富的信息,是研究中國古代戲曲藝術形態的“活化石”。此外,莆仙戲對莆田、仙遊地區的民俗、語言、社會心理、生活習慣、文化藝術等也具有影響。

進入新世紀以來,由於種種原因,莆仙戲人才流失嚴重,後繼乏人,傳統的表演藝術瀕臨失傳,臉譜、服飾和音樂聲腔正在被外來劇種和其他藝術形態同化,藝術的獨特性正在削弱。莆仙戲這壹古老的劇種正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急需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扶持和保護。

2.福建梨園戲

梨園戲發源於宋元時期的泉州,與浙江的南戲並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念聲腔”的“閩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歷史,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梨園戲廣泛流播於福建泉州、漳州、廈門,廣東潮汕及港澳臺地區,還有東南亞各國閩南語系華僑居住地。

梨園戲保存了宋元南戲的諸多劇作、唱腔和演出規制。它分小梨園(七子班)和大梨園的“上路”、“下南”三個流派,每個流派各有號稱“十八棚頭”的保留劇目,保存了《朱文》、《劉文龍》、《蔡伯喈》、《王魁》等25種南戲劇目。梨園戲至今仍存在於舞臺之上,並基本保留了原生態的戲劇樣式。它有壹整套嚴格規範的表演形式,基本動作稱為“十八步科母”,各個行當都須遵守這種規範;梨園戲音樂保留了南戲以鼓、簫、弦伴奏為主的形式,其唱腔源於晉唐古樂的唱腔用泉州音演唱,壹字多腔,屬曲牌體,至今仍沿用摩珂兜勒、霓裳羽衣曲等古曲牌名;梨園戲所用琵琶系南琶,橫彈,與唐制相仿;上弦為晉代奚琴遺制;洞簫即唐之尺八;打擊樂以南鼓(壓腳鼓)為主,打法獨特。

“棚”是梨園戲傳統的演出場地,演出前需要舉行“獻棚”儀式,供奉戲祖師田都元帥,之後才開始扮角、跳加官。與壹般戲曲舞臺的壹桌二椅不同,棚的正後方只擺設長條椅;南宋雜劇《眼藥酸》的砌末至今仍可在梨園戲凈、醜兩個行當的表演中見到。

梨園戲保存了宋元時期戲劇的文獻和活態資料,從中可體察出南戲文化及閩南地域文化的重要特色。從歷史文化的意義上說,梨園戲是壹座無形的綜合藝術寶庫。由於時代的變遷,梨園戲觀眾日漸減少,使得梨園戲的生存出現了嚴重的危機。

3.福建閩劇

閩劇又稱福州戲,是現存惟壹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閩中、閩東、閩北地區,並傳播到臺灣和東南亞各地。明代末年,弋陽腔傳入閩中,與當地的方言小調逐漸融合,形成江湖調,隨後出現了演唱江湖調的江湖班及以江湖調和歌為主要唱腔的平講班。清末,平講班和演唱昆腔、徽戲等外來聲腔的嘮嘮班及福州演唱儒林戲的儒林班合流,最終形成閩劇。辛亥革命後,閩劇進入興盛時期,湧現出眾多班社及有“閩劇梅蘭芳”之稱的鄭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馬狄藩等“四大名旦”。

閩劇的傳統劇目有壹千多種,大都取材於民間傳說、歷史演義或古代傳奇、雜劇,其中有的源於儒林班,有的源於江湖班,有的源於平講班,還有的是從徽班繼承而來,常見的代表性劇目有《煉印》、《荔枝換絳桃》、《紫玉釵》、《女運骸》、《開封府》、《珍珠塔》、《儲問記》、《招姐做新婦》、《孟姜女》、《秦香蓮》、《杜十娘》、《梁山伯與祝英臺》、《萬花蓮船》、《邱麗玉》、《秋蘭送飯》等。

閩劇的音樂唱腔由洋歌、江湖調、逗腔和小調等組成,演唱時男女均用本嗓,以高亢激越、樸實粗獷為主要特點,同時亦不乏細膩柔婉之處。閩劇演唱講求樸素自然,幹凈利落,同時亦註意恰當運用喉腔、鼻腔、腹腔、胸腔***鳴交替的變化以增進效果。閩劇的曲牌大部分從弋陽腔、四平腔、徽調和昆曲衍變而來,不少唱腔仍保留著弋陽腔的特點,可以幫腔和“夾滾”。主要伴奏樂器有橫簫、嗩吶、頭管、二胡、椰胡、青鼓、戰鼓、大小鑼等。

閩劇的腳色早期只有生、旦、醜三個行當,後來吸收徽班、京班的行當體制,逐漸發展出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貼、末、雜等“十二腳色”。演員表演中重視運用手、眼、身、法、步的基本程式,力求展現優美的身段,通過外形體現人物的內心世界。閩劇居福建五大劇種之首,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在戲曲聲腔流變史和福州地方文化發展史的研究中,它是不可忽視的壹個重要環節。目前閩劇已在現代社會經濟大潮的沖擊下日漸走到瀕危狀態,亟待搶救、保護。

4.福建高甲戲

高甲戲是閩南地方戲曲劇種之壹,又名弋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流行於福建省閩南方言地區和臺灣,以及東南亞各國華僑、華人聚居地。高甲戲孕育於明末清初,早期只是在民間樂曲伴奏下作即興的化裝表演,後來發展成專業戲班,主要演宋江故事,被稱為宋江戲。清代中葉,宋江戲吸收了其他藝術門類的表演形式,發展成有文有武的合興戲;清末又吸收徽劇、昆腔、弋陽腔和京劇的藝術因素,形成具有獨特風格的閩南地方戲曲劇種高甲戲。

高甲戲的劇目分為大氣戲、繡房戲和醜旦戲三大類,以武戲、醜旦戲和公案戲居多。它有六百多種傳統劇目,包括《大鬧花府》、《困河東》、《斬黃袍》、《林文生告禦狀》、《管甫送》、《杏元思釵》、《孟姜女》、《番婆弄》、《唐二別》及連臺本戲《三國》、《嶽傳》等。高甲戲的音樂曲牌屬南音系統,大都來自南音和木偶戲,但節奏、旋律有所變化。演員演唱時用本嗓,行腔雄渾高昂,也不乏清婉細膩的音韻。高甲戲使用的樂器分文樂和武樂兩種,文樂以嗩吶為主,輔以品簫、洞簫、二弦、三弦、琵琶等;武樂包括百鼓、大小鼓、大小鑼、大小鈸、響盞、小叫等,顯示出濃厚的地方特色。

高甲戲的腳色行當原只有生、旦、醜三個行當,後來陸續增加了凈、貼、外、末和北(凈)、雜等。這些行當中,以醜最為突出。醜行有男醜、女醜之分,男醜又分文、武醜。文醜有長衫醜和短衫醜,武醜有師爺醜和捆身醜。女醜則有夫人醜、媒人醜、老婆醜、婢醜等幾十種。醜行表演藝術豐富多姿,藝人們從生活中提取素材,創造設計了公子醜、破衫醜、傀儡醜等表演類型,以對不同人物典型行為的擬示或以對木偶戲和動物動作的模仿作為表現人物性格的手段,輕松幽默,妙趣橫生,誇張而不失實,帶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高甲戲的武打中吸收了提線木偶和民間舞獅的技藝,形成“冷煎盤”、“大碰場”、“鳳擺尾”等動作,別具特色。在中國傳統戲曲中獨樹壹幟的高甲戲是閩南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海內外有著極大的影響。

5.福建屏南平講戲

屏南平講戲是以福建漢族地方方言演唱戲文的高腔劇種,是福建特有的地方劇種,起源於屏南,流傳在寧德、福州地區,可以說是閩劇的前身之壹。平講戲多吸收當地民歌俚語,演出內容大多表現愛情婚姻和勞動生活,深受群眾喜歡。2008年6月,屏南平講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屏南平講戲系閩劇前身之壹,是明末清初流行於閩東民間的“馱故事”(也稱“肩頭棚”)表演藝術演變而成的,形成於清代初期,鼎盛於清鹹豐、同治年間;起源於福建屏南,流行於閩東北及福州等廣大地區。它用當地方言唱,平俗如講話,因而得此名。經調查發現,自清初以來,屏南全縣有壹百壹十五個村莊辦過平講戲。從屏南平講戲的班社發展情況來看,福建平講戲的發祥地就在屏南。龍際平講班建於康熙年間,前身由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的耿軍和屏南龍崗寨寨主張良瑞兄弟策劃反清復明時引進的“江湖班”逐漸衍成。明末平講戲名旦張誌慎,二十歲從藝,三十歲成名,被後人稱為平講戲“壹代宗師”,就是從龍際平講班出道的。

1984年,在屏南棠口鄉龍源村陸姓老藝人家裏,發現了清嘉慶年間該村龍源平講班遺留下來的兩箱戲裝,***三十壹件,內有生、旦、凈、末等角色穿戴的衣裙、莽掛、帽盔等,刺繡精美,距今已有壹百多年的歷史。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建所發現的數量最多、有明確年代記載的古戲裝。

“東山崗,平講班,臺搭後門山,丈夫去做戲,婦女管田山,演過六月四,還有八月三。”當地漢族民間流傳的歌謠,可見屏南平講戲的盛極壹時。在清光緒末年到民國初期,平講戲與儒林戲、江湖戲開始結合俗稱“三合響”,形成今日閩劇的雛形。

屏南平講戲是壹種已有400年歷史的漢族戲曲劇種,作為閩劇的前身,劇種主要特點是道白歌唱皆用福州土官話,前臺唱,後臺幫,即“壹人啟口,眾人接和”的壹種十分古老的漢族民間演唱形式,如同民間的夯歌號子和秧歌。

屏南平講戲唱腔源於閩東北的漢族民歌,由“柴牌”和“訴牌”組成,屬板腔體,“壹人唱,眾人和”,壹般為上下句結構反復,平白如話,適於敘事、抒情、哭訴、哀求,唱腔旋律為五音階,羽調式為最多,徽、商次之。板式為壹眼板,散板以“刀鞘板”敲節拍,多襯詞,有幫腔。江湖調由閩東北民歌糅合外來聲腔四平、徽調、亂彈、__等衍變而成,適於大段敘述。漢族民間小調包括本地民歌和方言化的外來民歌,旋律優美動聽,多用於歌舞場面。其他雜曲由亂彈、梆子等外來戲的曲調組成,演唱時前臺壹人唱,後臺眾人齊幫。唱詞每句中間都有二三處穿插“唉”音嘆詞,尾句三字多由後臺演員幫腔。

屏南平講戲音樂屬高腔系統,由弋陽高腔、亂彈和民間小調組成,唱腔分為平講、江湖、小調和其他雜曲,用閩東北或福州方言演唱,平白如講,通俗易懂,極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