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何為膠質瘤,它的分類知多少?

何為膠質瘤,它的分類知多少?

膠質瘤(Glioma)是指起源於神經膠質細胞的腫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顱內腫瘤。目前膠質瘤的病因並不十分明確,但可能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電離輻射、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根據惡性程度不同,WHO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分類將膠質瘤分為I-IV級,I、II級為低級別膠質瘤,III、IV級為高級別膠質瘤。

根據細胞種類不同,膠質瘤可分為星形細胞腫瘤、少突膠質細胞腫瘤、室管膜細胞腫瘤和髓母細胞瘤等。不同類型膠質瘤的治療及預後不同,但由於絕大多數為惡性腫瘤,總體預後較差。

那麽什麽是低級別膠質瘤?

1、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醫學術語簡稱“毛星”,這壹亞型專門盯上25歲以下的年輕人,但是,它是發展最慢最慢的,可以說是膠質瘤中為數不多的“可塑之才”;

2、彌漫星形細胞瘤最常見的低級別膠質瘤,此類腫瘤好發生在35-40歲之間的人群中,根據是否有IDH基因突變,又分為兩種亞型(後期再詳述);

3、少突膠質細胞瘤這家夥的特點是,同時有IDH的突變和1p/19q的***缺失,而且,腫瘤生長得也很緩慢;

4、節細胞膠質瘤這類罕見的腫瘤夾雜著膠質瘤和神經元來源的腫瘤成分,壹般長得也不快。

綜上,這部分腫瘤患者雖然鮮有完全治愈的,但大多數患者只要積極配合治療,控制好繼發的癲癇、腦水腫和相關並發癥,均能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具有較高的生活質量。

惡性膠質瘤又有哪些分類?

膠質瘤是發生於神經外胚層的腫瘤,故亦稱神經外胚層腫瘤或神經上皮腫瘤。腫瘤起源於神經間質細胞,即神經膠質、室管膜、脈絡叢上皮和神經實質細胞,即神經元。大多數腫瘤起源於不同類型的神經膠質,但根據組織發生學來源及生物學特征類似,對發生於神經外胚層的各種復查腫瘤病,壹般都稱為神經膠質瘤 。

惡性腦膠質瘤按組織發生原則進行分類,分為星形細胞瘤、成星形細胞瘤、成髓細胞瘤、少支膠質細胞瘤、室管膜瘤、松果體瘤、神經上皮瘤。

1.星形膠質細胞瘤

這是惡性腦膠質瘤中最多見者,占惡性腦膠質瘤的51.2%,本病在成人中最常見發生部位是額頂、顳葉等,兒童多發生在小腦半球。星形細胞瘤生長緩慢,病程較長,若腫瘤位於在大腦半球,其臨床特點則多出現癲癇、肢體癱瘓及感覺障礙等,顱內壓增高征出現較晚,故有長期癲癇發作而無其他體征者。

2.多形性成膠質細胞瘤

本病為成人大腦半球常見的腫瘤,占惡性腦膠質瘤的23.5%,多發生在40歲左右的成年人,常位於大腦半球,從白質長出伸展到皮質,甚至可達腦膜。兒童少見,且多生長在腦幹。此種惡性腦膠質瘤是壹種惡性度很高的腫瘤,其臨床特征為病情進展快,病程常在1年以內,由於腫瘤生長在大腦半球,可迅速出現偏癱、失語及各種感覺障礙等。

3.室管膜瘤

此種腦瘤占惡性腦膠質瘤的11.3%,為惡性腦膠質瘤的第3位,較常見於兒童及成年人,本病的特點為絕大多數腫瘤位於第四腦室內,腦瘤位於幕上者,主要位於側腦室和第三腦室,其癥狀因腫瘤所在部位不同而異,以頭痛、嘔吐、視力減退及視神經乳頭水腫等顱內壓增高癥狀最為多見。

4.成髓膠質細胞瘤

此種惡性腦膠質瘤為兒童顱後凹中線最常見的腫瘤,占惡性腦膠質瘤的4.2%,占兒童顱內腫瘤的15.1%至18%。臨床特點為常迅速出現小腦中線的癥狀與體征。早期即出現頭痛、嘔吐、視力減退、視神經乳頭水腫等顱內壓增高癥狀。因腫瘤位於小腦蚓部,故多表現為軀幹型***濟失調,下肢比上肢嚴重,出現走路不穩、步態蹣跚、昂伯氏征陽等。

5.少支膠質細胞瘤

本病為成人少見的生長緩慢的腫瘤,僅占膠質瘤的2.99%。其臨床特點為大多生長在大腦半球,因其生長很慢,顱內壓增高征出現較晚,常表現有癲癇、失語、偏癱、錐體束征及感覺障礙等,而無明顯顱內壓增高癥狀。X光片有68%可見到腫瘤鈣化。個別惡性度高的病例可有頭皮下、頸淋巴結等顱外轉移,並可循蛛網膜下腔播散。

6.松果體瘤

本病較少見,約占惡性腦膠質瘤的1.3%,主要見於兒童或青年人。其臨床特點為早期即引起顱內壓增高,出現頭痛、嘔吐、視力減退、視神經乳頭水腫等。腫瘤壓迫鄰近腦組織時,則產生壹系列癥狀與局限性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