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巴洛克藝術的特征和代表畫家是?

巴洛克藝術的特征和代表畫家是?

巴洛克藝術的概述

巴洛克(Baroque)壹詞本義巴洛克原指不規則的,怪異的珍珠,在當時具有貶義,當時人們認為它的華麗、炫耀的風格是對文藝復興風格的貶低,但現在,人們已經公認,巴洛克是歐洲壹種偉大的藝術風格。

古典主義者認為巴洛克是壹種墮落瓦解的藝術,只是到了後來,才對巴洛克藝術有了壹個較為公正的評價。巴洛克藝術產生於16世紀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紀,進入18世紀,除北歐和中歐地區外,它逐漸衰落。巴洛克藝術最早產生於意大利,它無疑與反宗教改革有關,羅馬是當時教會勢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羅馬興起就不足為奇了,可以說,巴洛克藝術雖不是宗教發明的,但它是為教會服務,被宗教利用的,教會是它最強有力的支柱。概括地講巴洛克藝術有如下的壹些特點:首先是它有豪華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樂主義的色彩;二是它是壹種激情的藝術,它打破理性的寧靜和諧,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非常強調藝術家的豐富想象力三是它極力強調運動,運動與變化可以說是巴洛克藝術的靈魂;四是它很關註作品的空間感和立體感;五是它的綜合性,巴洛克藝術強調藝術形式的綜合手段,例如在建築上重視建築與雕刻、繪畫的綜合,此外,巴洛克藝術也吸收了文學、戲劇、音樂等領域裏的壹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著濃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題材在巴洛克藝術中占有主導的地位;七是大多數巴洛克的藝術家有遠離生活和時代的傾向,如在壹些天頂畫中,人的形象變得微不足道,如同是壹些花紋。當然,壹些積極的巴洛克藝術大師不在此例,如魯本斯、貝尼尼的作品仍然和生活保持有密切的聯系。

[編輯本段]巴洛克藝術的起源

巴洛克壹詞的起源,有兩種說法影響很大。意大利B.克羅齊等人認為源出於Baroco,原本是邏輯學中三段論式的壹個專門術語;另壹說認為源出於葡萄牙語baroco或西班牙語barrueco,意為各種外形不規則的珍珠,引申為“不合常規”。17世紀末葉以前最初將巴洛克運用於藝術批評,泛指各種不合常規、稀奇古怪,也就是離經叛道的事物,當時有許多人抱持文藝復興時期持續不墜的樂觀精神,另壹方面又有許多人過著退隱山林、禁欲苦修的宗教生活,他也是隨著壹股退隱避世的潮流逐漸興起的。18世紀用作貶義,壹般指稱違背自然規律和古典藝術標準的情況。壹直到19世紀中葉都是用於貶義而非藝術風格的名稱。1888年H.韋爾夫林發表《文藝復興運動與巴洛克》壹書,對巴洛克風格作了系統論述,從此確定了巴洛克作為壹種藝術風格的概念。20世紀西方學者對巴洛克作了更為深入的研究,賦予它不同的意義,但當做壹種藝術風格理解仍是主流。

[編輯本段]巴洛克藝術之建築

巴洛克建築是17~18世紀在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壹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

體現巴洛克的羅馬耶穌會教堂

巴洛克壹詞的原意是奇異古怪,古典主義者用它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築風格。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至文學藝術部門都發生影響,壹度在歐洲廣泛流行。

意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建築師和建築理論家維尼奧拉設計的羅馬耶穌會教堂是由手法主義向巴洛克風格過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稱之為第壹座巴洛克建築。

手法主義是16世紀晚期歐洲的壹種藝術風格。其主要特點是追求怪異和不尋常的效果,如以變形和不協調的方式表現空間,以誇張的細長比例表現人物等。建築史中則用以指1530~1600年間意大利某些建築師的作品中體現前期巴洛克風格的傾向。

羅馬耶穌會教堂平面為長方形,端部突出壹個聖龕,由哥特式教堂慣用的拉丁十字形演變而來,中廳寬闊,拱頂滿布雕像和裝飾。兩側用兩排小祈禱室代替原來的側廊。十字正中升起壹座穹窿頂。教堂的聖壇裝飾富麗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聖像和裝飾光芒。教堂立面借鑒早期文藝復興建築大師阿爾伯蒂設計的佛羅倫薩聖瑪麗亞小教堂的處理手法。正門上面分層檐部和山花做成重疊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門兩側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兩側作了兩對大渦卷。這些處理手法別開生面,後來被廣泛仿效。

巴洛克風格打破了對古羅馬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的盲目崇拜,也沖破了文藝復興晚期古典主義者制定的種種清規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壹方面,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富麗堂皇,而且能造成相當強烈的神秘氣氛,也符合天主教會炫耀財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築從羅馬發端後,不久即傳遍歐洲,以至遠達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築過分追求華貴氣魄,甚至到了繁瑣堆砌的地步。

從17世紀30年代起,意大利教會財富日益增加,各個教區先後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風格的教堂。由於規模小,不宜采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為圓形、橢圓形、梅花形、圓瓣十字形

巴洛特式的聖卡羅教堂

等單壹空間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

典型實例有羅馬的聖卡羅教堂,是波洛米尼設計的。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欖形,周圍有壹些不規則的小祈禱室;此外還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與天花裝飾強調曲線動態,立面山花斷開,檐部水平彎曲,墻面凹凸度很大,裝飾豐富,有強烈的光影效果。盡管設計手法純熟,也難免有矯揉造作9之感。17世紀中葉以後,巴洛克式教堂在意大利風靡壹時,其中不乏新穎獨創的作品,但也有手法拙劣、堆砌過分的建築。

教皇當局為了向朝聖者炫耀教皇國的富有,在羅馬城修築寬闊的大道和宏偉的廣場,這為巴洛克自由奔放的風格開辟了新的途徑。

17世紀羅馬建築師豐塔納建造的羅馬波羅廣場,是三條放射形幹道的匯合點,中央有壹座方尖碑,周圍設有雕像,布置綠化帶。在放射形幹道之間建有兩座對稱的樣式相同的教堂。這個廣場開闊奔放,歐洲許多國家爭相仿效。法國在凡爾賽宮前,俄國在彼得堡海軍部大廈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廣場。傑出的巴洛克建築大師和雕刻大師伯尼尼設計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前廣場,周圍用羅馬塔斯幹柱廊環繞,整個布局豪放,富有動態,光影效果強烈。

巴洛克建築風格也在中歐壹些國家流行,尤其是德國和奧地利。17世紀下半葉,德國不少建築師留學意大利歸來後,把意大利巴洛克建築風格同德國的民族建築風格結合起來。到18世紀上半葉,德國巴洛克建築藝術成為歐洲建築史上壹朵奇葩。

德國巴洛克風格教堂建築外觀簡潔雅致,造型柔和裝飾不多,外墻幹坦,同自然環境相協調。教堂內部裝飾則十分華麗,造成內外的強烈對比。著名實例是班貝格郊區的十四聖徒朝聖教堂、羅赫爾的修道院教堂。

十四聖徒朝聖教堂平面布置非常新奇,正廳和聖龕做成三個連續的橢圓形,拱形天花也與此呼應,教堂內部上下布滿用灰泥塑成的各種植物形狀裝飾圖案,金碧輝煌。教堂外觀比較平淡,正面有壹對塔樓,裝飾有柔和的曲線,富有親切感。

巴洛特建築的代表:西班牙聖地亞哥大教堂

羅赫爾修道院教堂也是外觀簡潔,內部裝修精致,尤其是聖龕上部天花,布滿用白大理石雕刻的飛翔天使,聖龕正中是由聖母和兩個天使組成的群雕;聖龕下面是壹組表情各異的聖徒雕像。

奧地利的巴洛克建築風格主要是從德國傳入的。18世紀上半葉,奧地利許多著名建築都是德國建築師設計的。如維也納的舒伯魯恩宮,外表是嚴肅的古典主義建築形式,內部大廳則具有意大利巴洛克風格,大廳所有的柱子都雕刻成人像,柱頂和拱頂滿布浮雕裝飾,是巴洛克風格和古典主義風格相結合的產物。

興起於17世紀中葉,它的風格自由奔放,造型繁復,富於變化,只是有的建築裝飾堆砌過分。西班牙聖地亞哥大教堂為這壹時期建築的典型實例。

巴洛克藝術之文學

巴洛克文學是西方文藝復興後期的壹個文學流派,另外和古典主義文學和清教徒文學並成十七世紀三大文學。它在人文主義文學運動衰落後而興起。

巴洛克文學代表作《癡兒西木傳》

它是壹種貴族形式主義文學,主張文學為少數有文化修養的人創作。有意在藝術上刻意雕琢,內容上偏向寫信仰危機和悲觀的思想。這類作品追求形式,內容空虛,語言雕琢浮誇。意大利的馬裏諾、西班牙的貢哥拉和卡爾德隆、德國的格裏美爾斯豪森、英國的玄學派詩人約翰·多恩,法國的伏瓦蒂爾等等,都是巴洛克文學的代表。

代表作品有卡爾德隆的小說《人生如夢》、格裏美爾斯豪森的流浪漢小說《癡兒西木傳》等。

[編輯本段]巴洛克藝術之服裝

二十世紀世紀九十年代的簡約主義在現在已經成為歷史,時下古典主義風潮滲透到時尚舞臺的每個角落,飾品設計更是著重於極富裝飾性的巴洛克風格。不規則纏繞的華麗鉆石項鏈,極具浪漫情懷的心型,閃耀著晶瑩透亮的光芒,獨特之處在於每壹顆心型都呈現出完美的切割形狀,處處流露奢華與迷人的氣質。

巴洛克時期是壹個崇尚高度華麗的年代,那時的鞋子大多采用優質的材料,像皮革、錦緞,配以奢侈豪華的裝飾,如絲綢帶、大扣子、刺繡、珠寶等。如今仿照巴洛克風格的靴子著重在細節上體現復古,像鞋幫上的十字抽繩,以及不和諧花紋和混搭風尚,雖然低調,卻極其簡潔優雅。

古典主義韻味大行其道,使得充滿

巴洛克服裝風格

復古情懷的浪漫婚紗也呈現出壹派奢華風格。仿巴洛克的提胸和束腰,層層疊疊的裙擺,在細節上將繁復且精細的做工體現得淋漓盡致,再融合現代流行剪裁與時尚元素,像蝴蝶結、褶皺等,創造出亦古亦今的別樣風格。大朵的花形頭飾是婚紗中最顯眼的配件,它可以遮蓋整個頭頂,也可以綻放於任壹側,令人嘆為觀止。

以裹胸收腰作為開場白,以巴洛克時代如貴族般綴滿蕾絲花邊的誇張袖子作為情節發展的高潮,這部有關古典主義戲劇的“腳本”充滿著華貴的氣氛。短俏的波浪狀衣擺使得上衣在硬朗性感中透出高雅,歌特式袖型在復古細節中滲出摩登,色彩上也采用了鮮艷明快的顏色,讓人猶如置身於壹場盛大的宮廷舞會中。

具有巴洛克風格的時裝最看重下半身的剪裁,力求多變。略微蓬松的及膝窄裙結合精致的褶皺,加上漫不經心的花邊,壹齊散發著溫柔甜蜜的浪漫氣息。面料雖然不是典型的浮花錦緞,卻采用光滑輕盈的紗綢,彰顯別具壹格的奢侈感。色彩上,香檳色、米白色都不再獨領風騷,取而代之的是艷麗的桃紅色,配以荷葉邊領口的奶白色針織外套,優雅矜持又不失俏麗可愛。

束腰是巴洛克風格時裝的主要特點之壹,也將成為新壹季時尚舞臺上的最佳主角。綢緞襯衫充滿懷舊氣息,紛繁多樣的花紋表達出新古典主義時代的藝術風格,鮮紅明亮的寬版束腰成為點睛之筆,不僅在色彩上形成強烈對比,而且別致的緞帶蝴蝶結更是突出了在那段逝去的歲月中曾壹度瘋狂流行的大紅大紫的時髦風尚。黑、白、橙、紅四種顏色形成視覺上強烈反差,打造高雅矜貴的淑女形象。

[編輯本段]巴洛克藝術之家具

巴洛克風格家具(公元17世紀-18世紀處)經歷了文藝復興運動之後,17世紀的意大利建築處於復雜的矛盾之中,壹批中小型教堂、城市廣場和花園別墅設計追求新奇復雜的造型,以曲線、弧面為特點,如華麗的破山墻、渦卷飾、人像柱、深深的石膏線,還有扭曲的旋制件、翻轉的雕塑,突出噴泉、水池等動感因素,打破了古典建築與文藝復興建築的“常規”,被稱之為“巴洛克”式的建築裝飾風格。

巴洛克家具

巴洛克風格家具的主要特色是強調力度、變化和動感,沙發華麗的布面與精致的雕刻互相配合,把高貴的造型與地面鋪飾融為壹體,氣質雍容。強調建築繪畫與雕塑以及室內環境等的綜合性,突出誇張、浪漫、激情和非理性、幻覺、幻想的特點。打破均衡,平面多變,強調層次和深度。使用各色大理石、寶石、青銅、金等裝飾華麗、壯觀,突破了文藝復興古典主義的壹些程式、原則。

巴洛克風格的住宅和家具設計具有真實的生活且富有情感,更加適合生活的功能需要和精神需求。巴洛克家具的最大特色是將富於表現力的裝飾細部相對集中,簡化不必要的部分而強調整體結構,在家具的總體造型與裝飾風格上與巴洛克建築、室內的陳設、墻壁、門窗嚴格統壹,創造了壹種建築與家具和諧壹致的總體效果。巴洛克風格家具造型華麗 渲染奔放熱烈的生活。

巴洛克式家具,以浪漫主義精神為設計出發點,賦予親切柔和的抒情情調,追求躍動型裝飾樣式,以烘托宏偉、生動、熱情、奔放的藝術效果。巴洛克家具利用多變的曲面,采用花樣繁多的裝飾,做大面積的雕刻、金箔貼面、描金塗漆處理,並在坐臥類家具上大量應用面料包覆。繁復的空間組合,與濃重的布局色調,把每壹件家具的抒情色彩表達得十分強烈強烈的舒適感與細膩溫馨的色調處理,把熱情浪漫的藝術效果表達得十分成功。

[編輯本段]巴洛克藝術之油畫

巴洛克畫家的典型代表是比利時的魯本斯、荷蘭的倫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蓋茲、英國的凡·戴克等。他們的畫作人體動勢生動大膽,色彩明快,強調光影變化,比文藝復興時代畫家還要更強調人文意識。

魯本斯的宗教畫人體姿勢動作激烈,色彩鮮明;倫勃朗的畫作如同在舞臺上,人物面部處於高光部位,與周圍的陰影有強烈的對比;委拉斯開茲的“宮女”,背景中在窗外射入光線下工作的織女,曾經對後期浪漫主義畫派畫家產生很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