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文藝批評家、美學家浮龍·李(1856-1935)根據自己的研究成果,獨立地做出了與谷魯斯觀點十分接近的理論闡述,因而被視為“內模仿說”在英國的主要代表。浮龍·李的主張與谷魯斯的看法十分接近,只不過谷魯斯更側重內模仿中筋肉運動的感覺,而浮龍·李更側重內模仿中情緒反應涉及到的內臟器官感覺,例如呼吸循環系統的變化等。浮龍·李認為,內模仿是指當審美主體面對審美對象時,人的全身包括筋肉和呼吸系統都會產生明顯的反應,同時產生壹種相應的情感。浮龍·李還以她自己觀賞花瓶時的這種“內模仿”行為作為例子來加以闡述。浮龍·李說:“這裏有壹個花瓶,是古玩中和近代農家順路車器皿中所常見的。看這花瓶時我特別感覺到它是壹個整體。我的身體感覺是很平靜、很勻稱的,各部分都互相對應。眼睛註視瓶底時,我的腳緊按在地上。看到瓶底向上升起時,我的身體也隨之向上升起;看到瓶腰逐漸擴大時,我微覺頭部有壹種壓力向下垂引。瓶是左右對稱的,兩肺的活動也因而左右平衡。瓶腰的曲線左右同時向外突出,眼光移到瓶腰最粗部時,我隨即作吸氣運動;看到曲線凹入時,我隨即作呼氣運動,於是兩肺都同時馳懈起來,壹直看瓶頸由細轉粗時,我又微作吸氣運動。瓶的形樣又使我左右擺動以保持平衡”。可見,浮龍·李用她自己觀賞花瓶時的這個例子,來說明“內模仿”不光是谷魯斯所講的筋肉運動,其實是身體中各個系統的***同效果。只不過隨著審美客體的不同,以及審美主體個體的差異,“內模仿”的身體運動有的在這方面突出,有的在那方面突出罷了。
此外,浮龍·李認為,她的“內模仿說”強調的是“線性運動”,在這點上也同谷魯斯的“內模仿說”強調的“人物運動”,形成了十分鮮明的區別。線性運動不同於人物運動,人物運動是具體的動作如奔跑、跳躍等,而線性運動是抽象的形式如曲線、直線等。線性運動產生的是美感,而人物運動就未必壹定會帶來美感,例如前面谷魯斯舉過的例子如踢球、跑馬等就未必有美感。浮龍·李還舉了壹個具體例子來說明她自己的這種“線性運動”的內模仿理論,例如當人們說“山在升起”時,就是由於當我們觀賞面前這座高山時,我們既擡頭又仰脖,這些上升運動正是在內模仿活動中完成的。於是,當我們在觀賞這座高山時,我們自身的眼、頭、頸便產生了“線性運動”的內模仿,這些上升運動就形成了壹個總的感覺即:“某種東西在升起。這種在升起的過程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