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豹名叫魏豹,魏國王室後人,因滅秦有功被封西魏王,所以史稱魏王豹。魏豹此人朝三暮四、反復無常。他先投項羽,後歸劉邦,因見劉邦勢去再降項羽, 惹得劉邦大怒,發誓踏平魏國 。
伐魏之戰的重任自然是落在大將軍韓信的肩上,韓信還是那些"慣招兒",奇兵、正兵,交替用之,打得魏豹找不到不北。不過 此戰之所以為後人津津樂道,並不在於韓信如何用兵,而是因為此戰的起因,魏豹為什麽見劉邦勢去就再降項羽。
許負是秦漢時期有名的相面師,她相面很準,在當時名氣很大,被漢文帝認作義母,漢高帝劉邦封為"鳴雌侯"。
壹天許負見到了魏豹的愛妃薄姬,說薄姬生的孩子以後肯定能做天子。魏豹聽到這話喜不自勝,心中暗想, 自己的兒子既然能做天子,那麽不就說明自己也應是天子?
天子的老爹壹定是天子?這話本來就不對,哪壹朝的開國皇帝不是憑自己打拼出來的?更何況,許負只說薄姬生的孩子以後能做天子,並沒有說薄姬和誰生的孩子呀。 魏豹壹廂情願的認為他自己就是準天子,真是愚蠢至極。
相面師許負的話並沒有錯,薄姬後來生的兒子果然當了天子,這個天子就是漢文帝劉恒, 劉恒他爹是隔壁的老劉,和魏豹沒有半毛錢關系。
當時魏豹在劉邦手下做事,他壹想到自己是未來的天子,未來的天子怎麽能夠寄人籬下,給別人打工呢,所以借著劉邦勢力漸弱的機會,起兵造反背叛了劉邦。
雖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不過像魏豹這種奇葩人,還真不多見!
黃河臨晉渡口是魏國邊防的險要關口,韓信帶著三萬大軍趕到這裏的時候,正值秋風蕭瑟,黃河河流湍急之時。這還不算,韓信看到對岸,魏兵防備森嚴。原來魏豹得到韓信將帶兵前來攻打的消息後, 早就在此 地 布下重兵幾十萬。
面對這個險關,韓信並不怎麽意外,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這本就是行軍打仗時司空見慣的事兒。既然魏國集重兵於對岸,咱們漢軍就也在岸邊安營紮寨。兩軍中間隔著壹條惡浪洶湧的黃河,魏軍不可能對漢軍發動什麽突然進攻,但漢軍此來就是要"收拾"魏國,對岸的魏軍心裏肯定有個大大的 "鴨梨"!
兩軍相持在黃河兩岸,既然魏軍不能實然進攻漢軍,漢軍肯定也不能輕易進攻魏軍,韓信要解決進攻的實質問題,還得另辟蹊徑。在大多數將士們休息後,韓信帶著少數心腹四處勘查地形和軍情。
韓信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想要尋找出奇制勝的機會。強行渡河攻擊是下下策, 傷敵壹千,自損八百,那種莽夫式的打法,韓信是斷然不會采用的。
很快,韓信等人發現黃河上遊的夏陽地段是魏豹的軟肋,這裏雖然水流湍急,但幾乎沒有什麽魏軍防守。
接下來就剩下怎麽渡河的問題,如果要渡河,就需要船,船從哪來?收集民船,壹時間也收不了那麽多;造船,最快也得三四個月的時間,拖得太久。無論收集民船還是造船,還有壹個致命的弊端,就是動靜太大,動靜壹大,那就成了廣而告之,還怎麽能叫奇兵?
聰明人就是聰明人,韓信想出壹個妙招。他叫人收集了許多木盆、木甕等木質器具,全部口朝下連結起來,這樣的木筏簡單易做,十分實用。
幾天後的壹個黃昏,韓信令人在蒲板佯攻渡河,以吸引魏軍的註意力,然後派五千精兵從上遊的夏陽偷渡過河。也就是幾個時辰,韓信的五千精兵就逼近安邑城。
所謂奇兵,就是神不知、鬼不覺,出奇不意地打擊敵人。 韓信的這五千奇兵,對於魏豹來說就好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或地下冒出來的,魏豹根本就防不勝防。
魏豹趕忙派軍馳援安邑,可他們趕到時,韓信的五千精兵早就攻占了安邑城,等待魏豹的是四處地喊殺聲。
更令魏豹沒有想到的是,他剛派軍馳援安邑,韓信的大部隊馬上就從蒲板渡過黃河,這樣漢軍對魏軍就形成了前後夾擊的勢態。很快,魏豹的二十多萬軍隊,就被韓信的三萬人打得七零八散,魏豹本人也成了無家可歸的喪家之犬。
魏豹壹路逃竄,先敗安邑,再敗曲陽,等他逃到武恒時,身邊只剩下二十騎人馬。韓信壹路追殺,直到把魏豹裝進囚車。
魏豹怕死,他向劉邦寫信求饒,說是願意獻上他的愛妃薄姬。這也叫男人?自己沒本事不說,還要拿老婆來換命!劉邦給魏豹回了封信,"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愛妃我替妳照顧著,妳不必再掛念,好自為之吧。"
這次劉邦沒有殺魏豹,可魏豹很快就死在了劉邦部下的周苛和樅公手中,殺魏豹也沒什麽實質性的罪名,只是"反國之臣,難與***守"!
聽 雪者 說
魏豹不應該埋怨相面人,因為薄姬生出的兒子確實當了皇帝,只是這個兒子不是和魏豹所生。魏豹妄想著君臨天下,結果竹籃打水壹場空不說,最後還因此丟掉性命,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
韓信此番用兵,依舊是奇兵、正兵交替用之,並沒有因為魏豹不懂用兵而輕視他。韓信在用兵方面始終能夠膽大心細,小心謹慎,這恐怕就是他壹生從無敗績的原因吧。
成千上萬人的生死榮枯,被我們壹頁翻過,多少王侯將相在我們的指間輕輕滑去。 歷史 的魅力就在於,我們讀的是真實發生的"故事"。我們研究 歷史 ,是為了傳承文化,更是為了做好自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