儈子手:kuài zi shǒu。
劊子手:guì zi shǒu。
儈子手是“劊子手”的錯別字,儈的讀音是kuài(市儈:買賣中間人),劊的讀音是guì(劊子手)。劊子手的讀音是gui zi shǒu,指古時的壹種職業稱呼。現泛指以各種方式殺人的兇手,比喻鎮壓人民、屠殺人民的專制統治者的爪牙,也可以用來當作罵人“殘忍,作惡多端”的意思。
相關歷史:
廣州的殺人刑場,位於人口稠密的南郊鬧市中。那是壹塊窄狹之地,南北向,長約四十五六米,北端寬七米多,向南漸窄,最南端寬不過四米五左右。
頂頭是壹扇極厚實的門,行刑的時候關閉並派人把守。刑場的東側是壹堵封死的磚墻,約有三米半高,是壹些民居和小貨棧的後墻。靠著此墻,離刑場兩頭差不多同樣距離的地方,豎著壹個架子,上面總掛著壹些腐爛程度不壹的人頭。
架子北邊,沿著磚墻搭了壹個棚子,那是劊子手等候犯人到來的地方。行刑時,監刑官就坐在此棚下。1851年的前八個月裏,已有四百人被處死。 汪先生曾對“切”腦袋的認識,寫進了小說《曇花、鶴和鬼火》,以及回憶文章《我的初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