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的天空之下,有壹片寧靜的湖泊。湖中有壹葉扁舟在隨波逐流。扁舟之上,是壹位正在小憩的漁夫。微風吹拂,帶來了清涼的水氣。漁夫懶洋洋地睜開眼,打了個哈欠。
在漁夫的不遠處的岸邊,有壹位樵夫。他腰間別著斧子,粗糙的手掌上有幾道劃痕,身著寬松的素衣,腳穿草鞋,憨厚而威武。
漁夫和樵夫兩個人都怡然自得,盡情享受著山水之間的美妙景色,絲毫不為世俗名利所煩惱,開始談天說地:
漁問樵曰:“子何求?”樵答漁曰:“數椽茅屋,綠樹青山,時出時還;生涯不在西方;斧斤丁丁,雲中之巒。”漁又詰之:“草木逢春,生意不然不可遏;代之為薪,生長莫達!”
樵又答之曰:“木能生火,火能熟物,火與木,天下古今誰沒?況山木之為性也當生當枯;伐之而後更夭喬,取之而後枝葉愈茂。”
漁乃笑曰:“因木求財,心多嗜欲;因財發身,心必恒辱。”
樵曰:“昔日朱買臣未遇富貴時,攜書挾卷行讀之,壹且高車駟馬驅馳,芻蕘脫跡,於子豈有不知?我今執柯以伐柯,雲龍風虎,終有會期;雲龍風虎,終有會期。”
樵曰:“子亦何易?”漁顧而答曰:“壹竿壹釣壹扁舟;五湖四海,任我自在遨遊;得魚貫柳而歸,樂觥籌。”樵曰:“人在世,行樂好太平,魚在水,揚鰭鼓髡受不警;子垂陸具,過用許極心,傷生害命何深!”漁又曰:“不專取利拋綸餌,惟愛江山風景清。”樵曰:“誌不在漁垂直釣?心無貪利坐家吟;子今正是巖邊獺,何道忘私弄月明?”
漁乃喜曰:“呂望當年渭水濱,絲綸半卷海霞清;有朝得遇文王日,載上安車賫闕京;嘉言讜論為時法,大展鷹揚敦太平。”
樵擊擔而對曰:“子在江兮我在山,計來兩物壹般般;息肩罷釣相逢話,莫把江山比等閑;我是子非休再辯,我非子是莫虛談;不如得個紅鱗鯉,灼火新蒸***笑顏。”
漁乃喜曰:“不惟萃老溪山;還期異日得誌見龍顏,投卻雲峰煙水業,大旱施霖雨,巨川行舟楫,衣錦而還;嘆人生能有幾何歡。”
他們之間的問答,後來被人記錄下來,成了名曲《漁樵問答》的歌詞。《漁樵問答》的曲譜最早見於古代琴譜《杏莊太音續譜》: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漁樵壹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