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包括栽桑、養蠶、繅絲、染色和絲織等整個過程的生產技藝,還包括各種巧妙的工具,絢麗多彩的綾絹、紗羅、織錦和緙絲等絲綢產品,以及衍生的相關民俗活動。
嘉興是中國蠶桑絲織的發源地之壹,蠶桑絲織文化源遠流長,距今已有四千七百年的歷史。四千多年來,人們因為蠶桑絲綢而有著***同的生活習俗和生活環境。在這種***同的文化圈中逐漸形成了傳統生產技藝,其中包括栽桑、養蠶、繅絲、剝絲綿、絲織機具、織物設計和織造。而蠶桑絲織技藝的傳承方式則有家族、師徒、群體等形式。當地蠶農把蠶從卵到蛹到蛾的變化與人從生到死,再到靈魂升天的過程相聯系,從而對蠶產生崇拜心理,敬蠶育蠶,逐漸形成了壹系列具有蠶桑絲織特征的民俗活動,涉及節日慶典、人生禮儀、民間信仰、語言文學和傳統藝術。
早在新石器時代,嘉興就有了原始的繅絲、織造技術。唐代中期所產的語兒巾名聞海內外。北宋時秀州綾已列為貢品。嘉興又產錦,後人有詩贊曰:“宋錦由來出秀州。”至明清時,農村“桑林遍野”,集鎮“蠶絲成市”,城鄉“機軸之聲不絕”,濮院綢“日產萬匹”,王江涇被譽為“衣被天下”。絲綢貿易興盛,萬商雲集,塞北、嶺南、西陲以至琉球、呂宋,無不有嘉興絲綢的行蹤。在經濟大流通中,嘉興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被譽為“絲綢之府”。
“清明軋蠶花”、“蠶花水會”、“烏鎮香市”等眾多的蠶桑生產民俗經久不衰。在民間,還普遍保存了剝清水絲綿、扯綿兜、繅土絲等傳統手工技藝。如含山軋蠶花約起於南宋,歷明、清而益盛。時間分頭清明、二清明、三清明,從開始到結束,要鬧上十來天。傳說蠶花娘娘在清明時節化作村姑,踏遍含山,在山上留下“蠶氣”。誰能到含山踏青,誰就能把蠶花喜氣帶回家,便能得到蠶花“廿四分”(即雙倍豐收之意)。因此,八方蠶農每年清明爭相上含山。青年男女穿上節日盛裝,到山上購得蠶花數朵,或別在發髻,或掛在胸前,或插在帽檐,或插在甘蔗上,相互擠軋,熱鬧非凡。家庭的主人還身背蠶種包,意為沾蠶神仙氣,求得蠶繭豐收。
嘉興市是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的重要傳承社區和保護責任地。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文化生態正發生著巨大變化,文化遺產的保護出現了許多新情況。為了在全市範圍內進壹步加強蠶桑絲織保護,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嘉興市政府制定並實施了《嘉興市蠶桑絲織文化生態區保護規劃》,五年內將構建蠶桑絲織文化生態區保護體系、制度體系、產業運作體系和宣傳推廣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