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特號航空母艦[CV-32]。
萊特號航空母艦(舷號CV-32),由紐波紐斯船廠建造。1944年2月21日開工,1945年8月23日下水,1946年4月11日服役。1959年退役。朝鮮戰爭初期,萊特號曾臨時調到西太平洋,並作壹次朝鮮戰爭巡航。
武器性能。
中文名稱:萊特號航空母艦
外文名:USS Leyte CV-32
國家:美國
級別:艦級埃塞克斯級(15號艦);長艦體埃塞克斯級(5號艦)
標準排水量:27500噸
滿載排水量:36380噸
長度:888米
型寬:147.6米
吃水:26米
續航距離:20000
航速:33節
艦載機:36架F6F 37架SB2C 18架TBF
火炮武器:4門2聯裝5吋/38火炮
其他武器:3座升降臺 2座彈射器
簡介。
雖然新艦名可上溯至美國於美西戰爭俘獲的壹艘西班牙炮艇,但是次更名的目的,亦有視為紀念萊特灣海戰。
萊特號未有進行SCB-27及SCB-125改建,故其仍有建成時的開放式艦艏,亦未有斜角飛行甲板。
建造與服役。
萊特號於1944年2月21日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開始建造,於1945年8月23日下水;其時日本早於八日前向盟軍無條件投降,二次大戰結束,萊特號無緣參戰。1946年4月11日,萊特號正式服役。
服役後萊特號在美國東海岸試航。9月16日,萊特號與威斯康辛號等艦離港,前往訪問南美洲國家港口,於12月12日返回母港諾福克。1947年,萊特號兩次到地中海巡航,然後壹直留在美國東岸活動,直到1949年,才再兩次到地中海。
1959年1月,萊特號被派到紐約布魯克林船廠,並在5月15日於當地退役,並同時改為飛機運輸艦(編號改為AVT-10)。此後萊特號壹直在紐約停泊,直到1969年6月1日除籍,最終於1970年9月出售拆解。
裝備配置。
武器裝備。
4門2聯裝5/38火炮
4門單管5/38火炮
8門4聯裝40毫米高射炮
46挺20毫米機炮
裝甲:? 機庫、防護甲板、裝甲帶、防水壁、指揮塔、舵機
裝甲 。
機庫:2.5
防護甲板:1.5
裝甲帶:2.5-4
防水壁:4
指揮塔:1-1.5
舵機:2.5
艦載機:36架F6F、37架SB2C、18架TBF
其它:3座升降臺、2座彈射器
參與戰役。
朝鮮戰爭。
1950年5月2日,萊特號再次前往地中海。6月25日,朝鮮軍隊越過三八線,突襲韓國,朝鮮戰爭爆發。其時萊特號正在地中海,並繼續前往中東,在8月13日派飛機到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巡遊。由於美軍現役航空母艦不足,24日萊特號返抵諾福克後,隨即搭載戰機及彈藥,準備前往遠東支援。
1951年1月7日,萊特號前往會合艦隊,並在8日嘗試偵察陸上情況,但因天氣惡劣而取消。惡劣天氣令萊特號中止飛行作業,直至13日才恢復,並為水原市、原州市及江陵市附近的美軍及韓國軍隊提供密接支援。
19日萊特號返回佐世保,然後啟程返國,預備重返大西洋艦隊,於2月3日返抵美國西海岸。稍後萊特號再經巴拿馬運河,於25日返抵諾福克,並進入船廠維修,直到5月。
太西洋艦隊。
維修後萊特號留在諾福克,於1951年7月至8月21日期間,到地中海演習。9月3日,萊特號再次到地中海巡邏,並接替到北海演習的胡蜂號,於12月21日返回美國,由塔拉瓦號接替。
1952年8月28日,萊特號再次派到地中海,並在10月1日重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改為CVA-32。1953年2月16日萊特號返抵波士頓,壹度預備退役。
1954年1月4日,萊特號完成改建,將母港改設於羅得島州昆錫點海軍基地(Quonset?Point)。5月萊特號曾外出巡航;又於10月到11月到大西洋作反潛演習。1957年,萊特號留在美國近岸作業,並於4月至5月期間暫時搭載陸戰隊直升機演習,以測試埃塞克斯級是否適合改變為兩棲攻擊艦。
1957年9月3日至11月29日,萊特號再到地中海巡航;並於1958年2月到4月加勒比海,然後預備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