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英語:Vitamin)。
是人和動物為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的壹類微量有機物質,在人體生長、代謝、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維生素在體內既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為人體提供能量。
維生素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3大物質不同,在天然食物中僅占極少比例,但又為人體所必需。有些維生素如B6、K等能由動物腸道內的細菌合成,合成量可滿足動物的需要。
動物細胞可將色氨酸轉變成煙酸(壹種B族維生素),但生成量不符合需要;維生素C除靈長類及豚鼠以外,其他動物都可以自身合成。植物和多數微生物都能自己合成維生素,不必由體外供給。許多維生素是輔基或輔酶的組成部分。
維生素是人和動物營養、生長所必需的某些少量有機化合物,對機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健康有極重要作用。如果長期缺乏某種維生素,就會引起生理機能障礙而發生某種疾病。
歷史
由於維生素對人類生命活動的重要作用,人類很早就意識到它的存在。
1747年英國海軍軍醫詹姆斯·林德總結以前的經驗,提出了用檸檬預防壞血病的方法。
1912年,波蘭化學家卡西米爾·馮克從米糠中提取出壹種能夠治療腳氣病的白色物質,由於當時尚不知其化學本質,只知道是維持生命所必須的壹種胺類(amine)。
因此他提出了抗腳氣病、抗壞血病、抗癩皮病、抗佝僂病的四種物質,稱其為“生命胺(Vitamine)”。以後陸續發現很多種維持生命所必須的物質,但他們並不是胺類,因而將其最後壹個字母“e”取消,稱之為Vitamin,這是第壹次對維生素命名。
隨著分析科學和醫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維生素被發現,人們開始用字母來區別不同的維生素,出現了維生素A、維生素B1等名稱(在漢語中,曾經使用維生素甲、維生素乙這樣的說法,但現在已經基本不再被使用)。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