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經簡介
次經(Apocryphal/Deuterocanonical Books),Apocryphal(外經、旁經、次經、偽經、偽書)壹詞來自希臘文αποκρυφο?,原意是指被隱藏的事物(hidden things)。在古代,用這個辭匯指稱的作品有三種:壹、極為重要與珍貴的作品,作品內容深奧並涉及密傳,因此僅供教團內部成員閱讀,外教人與初歸信者禁止閱讀;二、指內容未臻完美、不夠好的作品,多半因其內容被認為有問題、甚或染有異端色彩,盡管有參考價值,但重要性居次;三、公元4、5世紀之交的教會的聖經學者聖熱羅尼莫(St. Jerome約342-420)將希臘文舊約——即:七十賢士譯本(The Septuagint, LXX)——中,未見於希伯來正典中的古代作品,稱為apocryphal。自5世紀以降,apocryphal壹詞的意義,基本上延續聖熱羅尼莫的用法。
被聖熱羅尼莫稱為apocryphal的作品,雖然未被古代巴勒斯坦猶太人視為(希伯來)正典,可是它們於公元前3、2世紀以希臘文翻譯經書時,被采錄成為希臘文譯本之希伯來經書的壹部份,供海外猶太人(the Diaspora Jews)通行使用,並在1世紀基督宗教興起時,成為基督徒「經書」(scriptures)的壹部份,因此後來成為基督徒《聖經》「舊約」(Old Testament)的壹部份,不僅與梅瑟五書(Torah)、先知書(books of the prophets)、智慧文學(the wisdom literature)等並列具有「經書」的同樣地位,更常被早期教父們(例如:奧力振、亞歷山大的亞大納修、耶路撒冷的濟利祿等)援引,聖奧思定(St. Augustine of Hippo 354-430)也曾清楚表明這些作品與舊約其他作品同等重要。因此,5世紀初教會聖經學家聖熱羅尼莫所稱之apocryphal,事實上自教會肇始之初開始,即屬於《聖經》舊約的壹部份,並且是因教會的緣故才被保留至今(而非猶太教)。聖熱羅尼莫亦承認這些作品的權威性,在其負責之拉丁文譯本聖經(the Latin Vulgate Bible)中,他收錄這些作品並翻譯成為拉丁文(除了The First and Second Books of Esdras以及The Prayer of Manasseh之外)。
聖熱羅尼莫稱apocryphal的作品,後來被天主教稱為「次經」(deuterocanonical books, second canon)。這些作品有:《厄斯德拉上、下》(1 and 2 Esdras)、《多俾亞》(Tobit)、《友弟德傳》(Judith)、《艾斯德爾傳》尾章(Book of Esther)、《智慧篇》(Wisdom of Solomon)、《德訓篇》(Ecclesiastius)、《巴路克》(Baruch)、《耶肋米亞書信》(A Letter of Jeremiah)、「阿匝黎雅禱詞與三少年之歌」(The Prayer of Azariah and the Song of the Three)、「達尼爾蘇撒納」(Daniel and Susanna)、「達尼爾、貝耳與大龍」(Daniel, Bel, and the Snake)、「默納舍的禱詞」(Prayer of Manasseh)、《瑪加伯上、下》(1 and 2 Maccabees)。也因此,羅馬天主教會與基督正教稱apocryphal的作品,是針對不在上述「次經」(deuterocanonical)名單中的作品,例如:《禧年之書》( The Book of Jubilees)、《亞當厄娃之書》(Life of Adam and Eve)、《依撒依亞殉道與升天》(Ascension of Isaiah)、《厄諾赫之書》( The Secrets of Enoch)、《梅瑟約書》(Testament of Moses)、《撒羅滿聖詠》(The Odes of Solomon)等等,這些作品天主教稱為「偽經」,基督新教稱為「偽書」(pseudepigrapha),房誌榮神父指出,「偽經」的寫作動機是把舊約聖經所報導的是加以補充說明,以推廣宗教教導、堅定讀者信仰,對研究新約時期前後各二百年的猶太民間信仰、及教會初期的某些異端暗流,仍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希臘文與拉丁文的舊約聖經抄本,apocryphal作品分散在各本經書與各書章節中,與其他正典作品並無明顯區隔,羅馬天主教會與基督正教的聖經至今仍沿用此方式。16世紀起分裂的基督新教,由於拒絕承認舊約apocryphal作品正典性,因此在以地方語言(vernacular language)翻譯聖經時,將舊約apocryphal作品(不論經書或是片段章節)抽離出來,或是集結起來放在《聖經》中的他處(例如:1526年出版的荷蘭文聖經、1527-29年的瑞士文——德文聖經等),或直接刪除不印(例如:1599年出版的日內瓦聖經),用以與羅馬天主教會分庭亢禮(例如拒信煉獄存在、為亡者祈禱與獻彌撒的有效性;參:《瑪加伯下》12:43-46),同時借著新教基督徒重新編譯的(新、舊約)《聖經》的正確性,強化其「聖經唯壹」(Sola scriptura)的信理與教導。但由於這個做法造成閱讀(以及聖經研究)的不便,因此近代聖經譯本(尤其是供學術研究使用、或是強調大公合壹精神的譯本)均收錄舊約apocryphal作品,但以不同的方式處理apocryphal經文,例如插入標題、增加註文與說明、或另外集結壹處(en bloc)。舊約apocryphal作品的恢復、翻譯與考證,是近代聖經學界極為重要的課題。
舊約apocryphal作品與《聖經》的關系與其正典性,壹千多年來始終爭論不休,未能有壹致的看法。盡管如此,apocryphal對於後人認識(並且研究)身處上古希臘羅馬時期的猶太教、基督宗教初期時的價值與重要性,則是毋庸置疑的。近代國際學界聖經譯本收錄舊約apocryphal作品,並且不刻意貶低價值與重要性的做法,是壹個重要的時代記號:基督徒(尤其是聖經學者)放下宗派的差異性與神學爭論,***同接納並且深入研究這些古猶太作品,借此壹方面反省基督徒與猶太教徒從壹開始就存在的緊密互動、相互依存的血脈關系,同時,在向古代猶太與基督徒神學家們學習時,也學習欣賞宗派之間的***通性與差異性。在去蕪存菁、存異求同的互動與交流中,向團結合壹的目標邁進。
Apocryphal作品在新約聖經的研究領域中,則與舊約完全不同,而他們盡管具有權威性、或重要參考價值,但至於它們是否具有正典經書地位,則幾乎所有宗派壹律不承認,即便部份作品— —例如被後代學界稱為宗徒教父(the Apostolic Fathers)的若幹作品——被收錄於若幹古聖經抄本中。目前被稱為新約apocryphal的作品,除了宗徒教父作品之外,另外還有以下幾類:耶穌語錄類(agrapha)、亡軼福音書類(lost gospels)、現存福音書補編類(extant apocryphal gospels) 、聖母瑪利亞福音書類(Marian gospels)、耶穌童年故事類(stories about Jesus' birth)、耶穌下降陰府記事類(Descensus ad Inferos)、行傳類(apocryphal Acts)、書信類(apocryphal epistles) 、默示天啟類(apocryphal apocalypses)、聖母升天類(assumption of Mary)等。這些新約apocryphal作品盡管在新約聖經中不具有正典性,但是不可否認,它們依舊影響了中世紀歐洲的宗教生活、神學思想、文化與藝術(例如文學、戲劇、雕塑、繪畫等),並且延續到今日,成為基督信仰的活傳統(living tradition)之壹。
《智慧篇》(Wisdom of Solomon)是重要的「次經」作品之壹,從教會初期開始便成為基督徒的舊約經書之壹。羅馬天主教會與基督正教均承認這部作品的正典性與神聖經書的地位。它的成書年代是公元前1世紀,作者是壹名海外猶太神學家,地點應是在亞歷山大城。這部作品與《德訓篇》(Ecclesiasticus)是海外猶太人在強盛的希臘羅馬文化歷史環境中,對以色列信仰傳統的反思與捍衛之作,內容不僅反映了希臘哲學對海外猶太神學思想的影響,也同時呈現出雅威傳統(Yahwistic tradition)中對「智慧」的教導以及宇宙觀,對初期教會基督徒的影響甚巨。
以《智慧篇》為主的壹本學術專書,內容除了翻譯《智慧篇》的經文內容之外,也提供詳細考證與註釋。本書為The Anchor Yale Bible Commentaries系列叢書,由David Winston博士於1979年出版。David Winston博士是希臘與猶太研究的資深學者,美國加州柏克萊聯合神學院於1968年創設「猶太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Jewish Studies )時,他不僅被邀請擔任教授,並且擔任首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