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耳鼻咽喉科學的建立和發展簡介

耳鼻咽喉科學的建立和發展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簡介 3 耳科學的發展 4 咽喉科學的發展 5 鼻科學的發展 1 拼音

ěr bí yān hóu kē xué de jiàn lì hé fā zhǎn

2 簡介

現代耳鼻咽喉科的建立,經歷了壹個由分到合的過程。十九世紀前後,這些學科相繼從內、外科中分化出來。耳科學發展較早,此後,咽喉科學、鼻科學也相繼分化出來。約十九世紀中葉,耳鼻咽喉才合並,成為壹門獨立的醫學分科。

3 耳科學的發展

耳的知識,在十九世紀以前已有初步的認識和臨床方面的成果。歐斯塔修(Eustachius,B.)、瓦爾薩爾瓦(Valsalva,A. M.)、科托諾(Cotugno,D.1736~1822)及斯卡帕(Scarpa,A. 1752~1832)初步奠定了耳的解剖學、病理學基礎,可以說是耳科學的開始。1546年英格拉西亞(Ingrassias,G. F. 1510~1580)發現把振動的音叉放在牙齒上,聲音可以傳到耳內; 同年,原始的氣管切開術獲得初步成功。1563年意大利解剖學家歐斯塔修(Eustachius,B.)發表了第壹篇關於咽鼓管的詳細論述(雖非他第壹個發現),故迄今,咽鼓管又稱為歐氏管。1724年凡爾賽的古約特(Guyot,E. G.十八世紀上半葉)第壹個經口腔,又1741年英國外科學家克萊蘭(Cleland,A.)經鼻腔進行咽鼓管插管分別取得成功,1640年班澤(Banzer)最初報道,他采用豬的膀胱內膜修補鼓膜。當時,以為若阻止耳內膿性病的自然病程,就會引起腦膜炎及腦膿腫,因而認為讓耳膿自然流出是有益於病情的。以後拋棄了這種錯誤認識,手術治療耳病的方法才得到更新。穆斯(Moos,S.1831~1895)是明確耳內化膿與顱內病變之間真正關系的醫學家。直到1774年法國佩蒂特(Petit十八世紀)為引流中耳膿液,首先施行了乳突鑿開術,以後德國賈塞(Jasser,J. L.1782)、菲利茲(Fielitz, J. G. 1785)、萊夫勒(L?effler, A. F.1790)及丹麥科爾平(K?lpin, A. 1731~1801, 1796)也先後做了乳突手術,但這壹重要手術此後竟被遺忘了近半個世紀。1801年庫珀(Cooper,A. P.1768~1843)試行了中耳炎的鼓膜穿刺術。

十九世紀,耳鼻喉科學取得了較大的進展,1821年法國伊塔德(Itard,J. M. G. 1775~1838)發表了第壹篇關於耳科疾病的論文,他用導管插入咽鼓管,研究確定了施行鼓膜穿刺術的條件。1825年音叉正式成為聽力檢查工具。十九世紀後半葉由於聲學物理學的創立,經韋伯(Weber,A. 1829~1915)、林尼 (Rinne)、施瓦巴克(Schwarback)和波立特澤(Politzer,A. 1835~1920)改進補充,以及1870年約翰·盧凱(Johann Lucae)將聲音的骨傳導應用於臨床的耳病診斷,音叉試驗始成為臨床重要測聽方法之壹。1851年科蒂(Corti,A. 1822~1888)發現了內耳螺旋器的構造。聽覺適應與疲勞是達夫(Dove)於1857年首次報道的。十九世紀,對於鼓膜修補的治療經歷了逐步深入的過程; 1841年耶斯萊(Yearsley )用濕棉球填塞鼓膜穿孔來提高聽力;1853年托因比(Toynbee,J.1815~1866)用橡皮片固定在銀絲圈上制成人工鼓膜覆蓋穿孔; 1876年羅薩(Rossa)用硝酸鹽溶液和三氯醋酸溶液燒灼鼓膜穿孔邊緣使之逐漸封閉愈合。愛爾蘭人王爾德(Wilde)特別研究了中耳解剖,認為大多數耳疾患起自中耳。沃登(Warden,A.)是照明耳鏡的發明者。耶斯萊(Yearsley)是英國第壹位耳科專家,著有耳科專論,也是首先提出咽、鼻病可引起耳聾這壹概念的醫學家。特羅爾楚(Troeltsch,F.von 1829~1890)是耳部解剖、病理知識的重要貢獻者,耳窺鏡的介紹者,1861年著有《耳科病手冊》,並成功地發展了乳突環鉆術。1861年法國的婦科學者美尼爾(Meniére, P. 1799~1862)發現壹位少女月經時患感冒,突然有壹過性意識不清,重度眩暈發作,伴嘔吐、耳鳴、耳聾、出汗、顏面蒼白和步履蹣跚等癥候群,五天後死亡,屍檢證明有迷路出血,並肯定此癥不同於腦出血,他首次記載了耳源性眩暈,因而對該癥命名為美尼爾氏綜合征。當時對於耳科學從臨床到理論的研究已較深入,由沃爾托利尼(Voltolini,F. E. R.1819~1889)創辦有《耳科學月刊》,托因比曾發表了壹本包括從屍體制成的內耳的和中耳的約2,000個標本的解說錄,特羅爾楚關於耳科學的論著曾先後七次出版。洛溫伯格(Loewenberg,B.B. 1836~1905)自1863年以來在巴黎專門從事耳科研究,先後發明了耳鏡及咽鼓管插管新法。1869年著名生理學家赫爾姆霍茨(Helmholtz)發表了關於鼓膜及聽骨機能的研究,他的學生戈爾齊(Goltz,F.L.1834~1902)發表了關於半規管與身體平衡關系的論述。1865年波立特澤最早在照明下獲得了詳細的鼓膜象,1873年德國施瓦茲(Schwartz,H.1837~1900)等施行並記述了乳突鑿開術及鼓膜穿刺術。以後布拉格的耳科診所所長佐福爾(Zaufal,E.1833~1910)改進了耳科手術,使乳突鑿開術簡易化,成功地結紮了頸內靜脈,並對急性中耳炎加以研究,證明致病菌有肺炎桿菌、雙球菌等。從耳科臨床的觀點看,維也納教授波立特澤壹般被認為是當時的耳科領袖,著有《耳科手冊》(1878)、《耳科學史》(1913)。1877年貝佐得(Bezold,F.1842~1908)對乳突炎進行了描述; 1893年德國施塔克(Stacke,L. 1859~1918)施行了槌骨、砧骨切除及中耳乳突手術。1894年斯坦(Stein,S.)發表了關於迷路機能的研究。

4 咽喉科學的發展

因為怕大量出血,扁桃體切除術進展緩慢,以後由於方法、技術的改進,經博斯沃思(Bosworth,F.H.1843~1925)等學者的努力,扁桃體摘除術得到發展。但當時認為,咽扁桃體是人體中不正常的組織,應該壹律切除,因此扁桃體摘除術更加受到人們的歡迎。1828年菲西克(Physick,Ph.Syng.1768~1837)使用壹種圈套式的扁桃體刀,進行了扁桃體摘除手術。接著,由幾位美國人連續發明了幾種手術工具,例如,1832年馬修斯(Matthews)和法內斯托克(Fahnestock,W.B.1804~?)發明了鏟除式的扁桃體切除刀,扁桃體輪狀刀也是在1832年以後才開始使用的。丹麥醫生邁耶(Meyer)於1868年首先描述了增殖體肥大,1870年發表了《論鼻咽腔腺樣增殖體》壹文。經邁耶潛心研究,在壹年半的時間內,發現了102例這方面的病例,他描述了壹種兒童的所謂腺樣體型(adenoid typus)面容,即口半張著,鼻唇溝變淺,上頜突出,牙列不整,硬腭高拱,還伴有雞胸、耳聾、睡眠時鼾聲發作,註意力分散、記憶力減退。最初以為只有歐洲人才有此癥,後來他發現馬來人有1%發病,1894年他遊歷到羅馬的凡蒂宮,在繪畫雕刻物中又發現了這種容貌。西蒙(Semon)在意大利某藝術館曾發現費迪南(Ferdineat)壹世的肖像畫(1524年)就帶有增殖體面容。

1829年巴賓頓(Babington,B.G. 1794~1866)設計並開始使用喉鏡觀察聲門,但很不完善。1837年利斯特(Lister,R.1794~1847)對聲門形態也進行了初步觀察。十九世紀下半葉,由於喉鏡、可卡因麻醉及X線的應用,喉科學得到很大的發展。1854年西班牙聲樂教師加西亞(Garcia,M.1805~1906)在巴黎獨自發明了喉鏡,他想觀察唱歌時聲帶的位置,便成功地使用兩個牙科小鏡子檢查了自己的喉頭,1857年特克(Türck,L. 1810~1868)在維也納曾發表關於他所發明的喉鏡的文章,他在屍體和患者身上,利用太陽光線檢查喉頭並研究聲帶運動。當時對於加西亞和特克究竟誰是喉鏡的優先發明者曾引起了壹場爭論。1858年查爾麥克(Czermak,J.N. 1828~1873)對喉鏡進行了改進,並在維也納醫學周報上第壹次發表了研究自己聲帶的報道。以後斯托克(Stoerk,K.1832~1899)及格林(Green,H. 1802~1866)將喉鏡檢查進壹步應用於臨床。1860年特勞貝(Traube,L.1818~1876)首先發表動脈瘤壓迫引起喉返神經 *** 病例;1870年以後格哈特(Gerhardt,C.1833~1902)詳細研究了吉帶麻痹現象、喉炎、喉梅毒等。1881年西蒙和羅森巴克(Rosenback)在論著中闡明了雙側喉返神經麻痹(完全性)與聲帶麻痹之間的關系;1884年佛郎克(Frenck,T.R.)完成了喉頭攝象。喉頭手術是1861年布勞斯(Brous,V. von.)最先獲得成功,他首次做了從口腔切除喉腫瘤的手術:他的弟弟患喉腫瘤,不忍心做喉切開術,布勞斯先用探子每天訓練他,使其消除咽反射,然後用鉗子鉗除了喉息肉。自從1884年發現可卡因麻醉劑後,始在局部麻醉下開展了喉內手術療法。斯托克致力於喉的研究,曾參加編寫喉科教科書,1887年論述了喉摘除術,1893年記述了喉頭癌腫,1899年描述了咽喉淋巴肉瘤;伊桑伯特(Isambert,E. 1827~1876)論述了喉結核,西蒙曾論述喉部良性病變手術後惡變問題以及喉瘤早期診斷和根治法。1856年凱伯利(Koeberlé,A. M.) 曾建議全喉摘除術。1866年沃森(Watson,H.)為喉梅毒患者施行過此術。1873年比爾羅斯(Billroth,T.1829~1894)又成功地施行了這種手術,並於次年提出書面報道。至1886年,這壹手術已被多次實施並記述。1864年,埃爾斯伯格(El *** erg)第壹個做了喉癌手術。先做了喉內手術,但不久復發,以後比爾羅斯也做過這方面的手術,術後八個月復發; 他的助手索倫森(S?rensen,G.)對全喉切除術加以改進,使死亡率下降。1895年柯爾斯坦(Kirstein,A.1863~1922)發明了直達喉鏡。1873年成立了紐約喉科學會,1880年創辦了喉科雜誌。

5 鼻科學的發展

主要是十九世紀下半葉。鼻息肉絞斷術的創始者片倉元周(鶴陵1751~1822)於1794年用三根絲線伸於筆桿內,壹端露出來套住息肉,然後進行絞斷,取得成功。1805年羅伯遜(Robertson,A. 1739~1809)始創造了現在使用的絞斷器。鼻鏡的發明是1807年由博津尼(Bozzini,P. 1773~1809)開始的,1859年由查爾麥克(Czermak,J. N.)進行了改進。直到1880年之後,由於可卡因麻醉法的發明,圈套器等鼻腔手術器械的發明與改進,以及苛性藥和烙器療法的更新,使得鼻科學的發展向前邁進了壹步。1885年洛溫伯格對臭鼻癥的原因和治療進行了研究,發現了臭鼻癥的特殊細菌。1855年錫爾(Theile)認識到鼻中隔偏曲是壹種常見情況,但當時尚乏人研究此病的病因、類型。1882年哈特曼(Hartmann,A. 1849~1931)、彼得森(Petersen,J. J. 1840~1912)等人進行了鼻中隔偏曲矯正手術,以後克裏格(Krieg,R. 1848~1933)(1889)、邦寧漢斯(Bonninghaus 1899)、弗裏爾(Freer,O. T. 1903)以及基利安(Killian,G.1860~1921)(1904)分別對此手術進行了改進。1892年波蒂奎特(Potiquet,F. A. 1849~?)根據莫幹尼的觀點,認為這種畸形除因鼻梁受傷外,還和青少年時期面骨發育有關。首次對額竇炎施行外科手術的是基利安;1893年格魯尼沃爾德(Grünewald,L.1863~?)對鼻內化膿癥首次施行手術。1895年斯托克記述了鼻病的顱內並發癥。

氣管切開術是歷史悠久的急癥手術,在十六世紀已經能做原始的氣管切開。後經不斷完善,逐步應用於臨床,1825年圖爾的布雷托諾(Brétonneau,D.P.1778~1862)為了治療白喉,首次成功地施行了氣管切開術。1856年法國鮑丘特(Bouchut,E. 1818~1891)在巴黎首次對格魯布(哮吼)患者進行了氣管插管,他用套管樣的小管放在喉內,由於治療效果不佳,未能代替切開術;1884年美國奧德懷爾(O'Dwyer,J. 1841~1898)在紐約第壹次實施喉插管成功,經過四年試驗,制成了壹種使人滿意的器械。幾年後,插管術經不斷的革新,終於取得了決定性成功。1897年德國基利安首次將氣管鏡檢查法應用於臨床,從而可以自呼吸道窺見氣管。他用壹個直管送入氣管內,給壹位六十三歲的男病人取出右側支氣管內魚骨,成為當時轟動醫界的新聞。以後他曾在倫敦世界耳鼻喉科學大會上,宣讀了直達氣管檢查法的論文。

食道內窺鏡檢查法發展較晚。德索謬薩克斯(Desomeaus)於1853年曾用制成的尿道鏡試用於食道檢查,但未成功。1868年庫斯摩爾(Kus *** oul,A. 1822~1902)在街上發現壹位吞刀藝人的 *** 正適合直管送入食道內,成功地進行了食道檢查法,到了1881年由米寇裏茲(Mikǔliz)完成了食道鏡檢查法。1895年柯爾斯坦(Kirstein)曾用壓舌板窺視到喉部,但成功者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