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德裏克·沃爾科特的寫作特點

德裏克·沃爾科特的寫作特點

沃爾科特的早期詩作大多描寫個人的孤獨和與當地生活習俗的不協調,揭示了多種族社會的矛盾。中近期詩作受英國現代詩人迪倫·托馬斯等人的影響,並吸取了當地民間歌舞的節奏和韻律。詩意象富麗敏感,充滿律動和感性,具有巨大的啟發性。其中《綠色的夜》收錄了詩人壹九四九年至壹九六年的詩作,是加勒比英語文學的裏程碑;作者運用傳統的詩歌體裁,其中包括十四行詩體,表達了他忠於祖國和人民的強烈的思想感情,其特點是把深邃的理性思考和精湛的藝術技巧融為了壹體。

《海葡萄》表明詩人極力沖破歐洲文化傳統的樊籬,走自己獨立的創作道路,開始形成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詩中不再有早期作品中加勒比環境與歐洲文學的沖突意識。

自傳性長詩《另壹種生活》是沃爾科特藝術生命的新起點,他拋棄了短小詩歌中的復雜風格,以新的透視法反思了自己的鄉間生活。壹九九年問世的敘事長詩《奧梅洛斯》是沃爾科特的代表作,它長達三百多頁,分六十四章。作品借鑒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框架,氣勢宏大地敘述了加勒比地區的文化和風情,描繪了加勒比地區廣闊的社會生活圖景,也反映了加勒比人民在向人類文明邁進過程中的命運和所遇到的挑戰。這部作品被稱為“加勒比的莊嚴史詩”,沃爾科特因而也被譽為“當代荷馬”。

沃爾科特的詩是非洲文化、歐洲文化、加勒比文化以及東方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下產生的碩果,是他兼容並蓄、博采眾長的意識和探索開拓、創新獨立精神所取得的成就。詩題材豐富多彩,風格新穎多變,形式厚重,韻律和諧。畫家敏銳的洞察力使他得以真實地描繪自然景物,細致地觀察社會生活,迅捷地捕捉細微感情。感性意象、隱喻的繁富又極大地豐富了他詩歌的表現力。詩的簡潔明晰在壹定程度上得益於中國古詩對他的影響。 沃爾科特的文學生涯始於18歲時初次發表的25首詩,而真正的展露頭角是他在1962年發表的詩集《在綠夜裏》。他酷愛旅遊,但他的作品中,本土氣息同樣很濃郁,其中經常融入非洲、亞洲及歐洲的風土人情與文化特色,使得他的詩作語言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常常帶給人奇異的美感。另有詩集 《海葡萄》、 《海灘余生》 ,劇作《猴山之夢》 、 《最後的狂歡》等,他於1992年被瑞典文學院授予當年諾貝爾文學桂冠。

被譽為“今日英語文學中最好的詩人”(布羅斯基語)。在其作品中,他探索和沈思加勒比海的歷史、政治和民俗、風景,有強烈的歷史感。他的抒情詩則表現了他對愛情、死亡和記憶等有恒主題的思索與感受。他形成了“他自己的詩歌領域,獨立於他繼承的任何傳統”——如果考慮到他的背景,他的加勒比海的出生地,他的非洲與歐洲血統。瑞典文學院認為他“忠於三樣東西——他所生活的加勒比海、英語和他的非洲祖先。”這種似乎矛盾的關系貫穿在他的詩中。他的史詩則力圖再現現代人尋找精神家園的歷程,被稱之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品之壹。 沃爾科特不僅是壹位傑出的詩人,他在戲劇創作上的成就也頗令人矚目。主要的劇作有以英國中世紀歷史傳說為主要情節、表現奴隸獲得新生的歷史劇《亨利·克裏斯朵夫》(1950),通過對探險家哥倫布、征服者雷利、反抗者圖聖和殉難者戈登四位歷史人物的描寫來探索人們對歷史的反應的史詩劇《鑼鼓與色彩》 (1958)。此外,還有風格劇《多芬海域》 (1954)和道德劇《提金和他的兄弟們》(1958)。前者的主人公是個勇敢的加勒比海老漁民,後者的主人公是個擅長利用自己的智慧作弄人的小人物。七十年代發表的《猴山上的夢》 (1971)是沃爾科特的代表作,內容豐富,寓意深刻,具有強烈的象征意義。它通過壹個燒炭老人幻想已當上非洲皇帝的故事,展示了當地人民和殖民主義者在政治、文化等領域相互鬥爭又相互依存的歷史發展過程。沃爾科特的其他戲劇作品還有《沙維爾的小醜》(1974)、 《噢,巴比倫!》(1976)、 《回憶》 (1977)、 《休戰紀念日》 (1978)和《啞劇》(1978)等。其中《噢,巴比倫!》展示了現代世界的墮落,《休戰紀念日》著重剖析了特立尼達中上層人士的性格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