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語起源自拉丁文。在羅馬人征服與拉丁文引進之前,高盧似乎壹直是講塞爾特語的地區。高盧語系也成為塞爾特語族的第三分支,與戈伊迪利語系(愛爾蘭語、蘇格蘭蓋爾語、曼克斯語)及布裏索尼語系(威爾士語、康瓦爾語、布裏坦尼語)並列。
2、羅馬人帶給高盧的拉丁文和當時羅馬大作家所用的文言拉丁文稍有不同。前者是壹種相當普遍、有點俚語化的拉丁文,現今只有少許文字記錄保留。法語和其它所有羅曼諸語就是從這種軍隊和販夫走卒使用之通俗拉丁文起源的。這種通俗拉丁文在高盧被征服之前,已受到非拉丁語言的影響。基督教由帝國東部向西傳播,增加更多的外來成分,尤其深受用來書寫新約聖經的希臘文影響。
3、在同時,已經普及於西方的通俗拉丁文發生了音韻和構詞上的變化,其中主要有壹重音規律。將重音的元音延長,非重音的元音及某些子音縮短並減弱,此種變化最後導致拉丁語音體系完全重整。此種語言本身內部所發生的變化很可能因日耳曼人在西元五世紀的入侵而加強,此次入侵將操日耳曼語的哥德人和法蘭克人帶入西羅馬帝國,而強烈的重音正是這些語言的特色。
雖然入侵的日耳曼人幾乎普遍采用帝國所使用的通俗拉丁文,但它們也大量註入單字,甚至帶來句法上的重新調整。日耳曼人所帶來的這些影響,有的成為單獨幾個羅曼語系的區域特色,有些則被普遍采用。被普遍采用的有羅盤上的標——nord(北)sud(南)est(東)ouest(西)。
4、大約從十三世紀持續到整個十四世紀,法語有壹項主要的構詞變化,那就是雙變格為系統轉為現今法文形容詞和名詞的格位體系。到十五世紀,就構詞和句法而言,法文已大抵呈現現在的光景。
然而外來的影響仍人可見。權利逐漸集中於皇室, 意味著以法蘭西方言為基礎的宮廷方言開始將其它方言擠出官方和文學應用語之門外。更有甚者, 語言固定落於政治家、學者、作家等堅持將語言標準化及凍結的認識的影響之下。十六世紀, 法文取代拉丁文而成為官方文件使用的語言。
5、1582年,意大利創立最早的現代語言學院,目的在規範良好的使用方法。1635年,法國也效法跟進。自此,法語比其它歐洲主要語言要遵守更多標準,這點再加上法文在軍事、政治和經濟方面地位的提高,導致法文成為文明世界中的國際優勢語言,於18世紀末、十九世紀初達到最輝煌的時期,現在仍保有相當程度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