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經濟體制,又稱指令型經濟,是對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事先進行計劃的經濟體制。由於幾乎所有計劃經濟體制都依賴於指令性計劃,因此計劃經濟也被稱為指令性經濟。計劃經濟體制具有以下重要特征:公有制經濟在所有制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基於經典馬克思主義對於社會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描述,公有制壹直被認為是社會主義經濟的主要財產形態。各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計劃經濟體制的過程,本質上就是生產資料公有化和國有化的過程。
新中國實行計劃經濟是從1953年開始的,是在當時那種特定的背景下進行的,可以說,如果沒有新中國初期的計劃經濟,中國就難以快速進入工業化。
我們都知道,新中國建立前,壹方面由於近壹百多年的內外戰爭,使中國飽受戰爭創傷,國家千孔百瘡。另壹方面,蔣介石國民黨在臨逃時,國民黨“四大家族”大肆掠奪人民財富,把國庫全部掏空,導致新中國剛建立時國民經濟基礎空虛,各地經濟都陷入停滯狀態。這是新中國建設所面臨的極其艱難狀況。在國際上,美國及其盟友對我國采取敵對措施,對我國進行全面的經濟封鎖。不能從國外進口糧食和其他工業產品,國家處境非常艱難。
同時,當時我國自身來看,農業產能不足,我國當時是壹個落後的農業國,要想國家迅速發展,國家只有獨立自主的發展自己的民族工業。但是,搞工業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這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尷尬局面。怎麽改變這種狀況,對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是壹個十分嚴峻的考驗。
在這種情況下,在毛主席的領導下,采取了壹系列方針政策,壹是進行“壹化三改”的社會主義改造,通過“壹化三改”全面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二是實行計劃經濟。因為當時在經濟建設上面臨的嚴峻形勢嚴重困擾著我們。當時,我們借鑒蘇聯計劃經濟的經驗,毛主席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提出了“五年計劃”的國民經濟發展方針。從1953年開始,我國開始了第壹個五年計劃。這就標誌著計劃經濟時代開始了。
既然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經濟法不是真正的經濟法,屬於拋棄之列,為何又納入理論探討的範圍,從而造成“如何分析和看待前蘇聯、東歐國家社會主義時期的經濟法,是經濟法理論研究需要跨越的壹個時空難題”?又如,如果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經濟法不是真正的經濟法,那麽就會導致理解經濟法歷史的困難。
“計劃經濟”這個概念出自弗拉基米爾·伊裏奇。伊裏奇先生在1906年寫的《土地問題和爭取自由的鬥爭》中說道:
“只要存在著市場經濟,只要還保持著貨幣權力和資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無力消滅不平等和剝削。只有實行巨大的社會化的計劃經濟制度,同時把所有的土地、工廠、工具的所有權轉交給工人階級,才能消滅壹切剝削。”
這話說了兩層意思。第壹層意思表達了壹個殘酷的現實;第二層意思表達了壹個輝煌的夢想。
在殘酷的現實中,帝國主義演繹成為超帝國主義(如考茨基曾經預言的那樣),制定規則,避免戰爭,開始解決絕對貧困問題。但世界上壹部分人為了實現那個輝煌的夢想,先後破裂了第三第四國際,有了爭奪利益的各類戰事,如布達佩斯、布拉格、仰光等,以及科索沃與阿族之爭,等等;也有了上百萬上千萬人的流血,如斯大林的肅反,波爾布特的清洗,等等。
列寧曾經自詡:俄羅斯人是世界上最富首創精神的民族。這話說得極是。
俄羅斯人,由彼得大帝開始,率先推行了西方化的政治制度,那時,貴族與宮廷官員們紛紛學習法國話(《戰爭與和平》開頭就是壹大段法國話),上行下效。葉卡捷琳娜時代,又有了農奴解放運動,這是壹個國家自行解決國內矛盾的偉大舉措。隨後,俄國有了資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嘗試,二月政府的成立,脆弱而又純潔。接下來,列寧領導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壹個蘇維埃國家,實行了人類歷史上從未實行過的計劃經濟制度。最後,又是這個俄羅斯民族,自行解體了這個國家,在“休克療法”中,計劃經濟制度消亡,完成了向市場經濟制度的過渡。
計劃經濟,是人類夢想中的產物。實現夢想,需要首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