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天下第壹泉,又名中泠泉、南泠泉。在這裏泠是水勢曲折的意思。以前此泉在揚子江中,江水由西向東奔流,受到前面石山的阻擋,到這裏就形成三泠,即南泠、中泠、北泠,而泉水就在中泠以下,故名“中泠泉”。因它的位置在金山的西南面,故又稱“南泠泉”。 唐宋時,天下第壹泉與金山同在江中,汲取泉水須在每日子、午兩個時辰,將帶蓋的銅瓶用繩垂下泉中,迅速拉開蓋子,才能汲到中泠泉水。宋人陸遊有詩句提及汲取泉水之難:“銅瓶愁汲中濡水,不見茶山九十翁。”後來由於長江岸線北移,到了清代鹹豐、同治年間與陸地連為壹體,被人們鑿池保護。清代光緒年間,鎮江知府、著名書法家王仁堪在池的四周造起石欄,並拓地40畝,構築土堤,抵擋江水侵蝕,開塘種植荷花、紅菱、揚柳。在池南建有壹座八角亭,取名“鑒亭”,取以水為鏡,以泉為鑒的意思;在池北建有中泠閣,作為茶樓,供遊人品茗觀賞。
鎮江的“天下第壹泉”在唐代即已聞名天下。這與當時的茶聖陸羽、劉伯芻有關,唐、宋時期是我國茶藝發展的巔峰時間,好茶須要好水泡,泡茶用的好水壹般要強調源清、水甘、品活、質輕,四者同時具備,才能稱為好水。品茶、鑒水壹時成為文人雅士、達官貴人的時髦愛好,有關這方面的故事傳說很多。在這裏,我介紹兩個與鎮江天下第壹泉有關的神奇故事。 李德裕明辨建業水。李德裕(787—850年)唐憲宗時的著名宰相,內他削弱專橫跋扈的宦官勢力,對外竭力強化朝廷權威,抑制藩鎮割劇勢力和宗教寺廟經濟發展,抵禦北方少數民族侵略,政績卓越,被封為“衛國公”。李德裕曾經三次到鎮江任潤州刺史,所以非常嗜好鎮江天下第壹泉水。據五代南唐時期尉遲 所著的《中朝故事》記載,有壹天他的壹位好朋友要到京口公幹,他非常高興,說“妳哪天回來的時候,請為我取壹壺金山附近的南泠水”。誰知那人辦完公差後,開懷暢飲而醉,待船到南京時才想起宰相要的水還沒取呢!咋辦?於是在石頭城下取了壹壺送給李德裕交差。李德裕見水取到,即刻烹茶品茗,誰知嘗了壹口即嘆道:“唉!這南泠水怎麽不如從前了,味道差多了。”接著又嘗了壹口,說:“這水倒像是建業石頭城下的水!”那人聞言大驚失色,只好以實相告,壹再謝罪。 陸羽精辨南泠水。根據唐代張又新《煎茶水記》記載,大歷元年(766年),禦史李季卿出任湖州刺史,路過揚州時與陸羽相逢,便邀他同行,到了鎮江,又聽說鎮江南泠泉為天下第壹名水,泡茶最佳,心想:壹個是茶聖,又遇到天下第壹的泉水,二妙相聚真是選千年難得壹遇,於是便派士兵去取。士兵到南泠泉取水後,到岸邊不小心灑了壹半,便用江水補充。陸羽“用杓揚其水”,便說:“江則江矣,非南泠水,似臨岸之水。”於是倒掉壹半,再“用杓揚之”,才點頭說“這才是南泠之水矣!”士兵大驚,乃據實相告。於是陸羽當場把全國的好水分為二十等,他認為廬山谷簾泉為天下第壹,鎮江的中泠泉為天下第七。而劉伯芻把全國的水分為七等,認為鎮江的中泠泉為天下第壹。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又稱北京玉泉山的玉泉為“天下第壹泉”。後來又由於《老殘遊記》的藝術渲染,濟南的趵突泉又被世人稱為“天下第壹泉”。至於各地自定的名泉就更多了。究竟誰屬天下第壹,只有讓各位遊客自己去品定了。 不過,用鎮江天下第壹泉沏茶,確實清香甘洌,並且盈杯不溢。妳把泉水倒入杯中,水高出杯口二三分也不會溢出,在水面上放壹枚硬幣,也不會沈下。不信,妳試試!
轉自 ?6?2匣w≒w孖。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