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幾乎被歷史湮沒的音樂大師巴赫與他的名作——《G弦上的詠嘆調》

幾乎被歷史湮沒的音樂大師巴赫與他的名作——《G弦上的詠嘆調》

巴赫是巴洛克時期的德國著名音樂家,由於他的創作和演奏活動,為後來歐洲啟蒙時期的音樂藝術發展奠定了基礎,因此,他被譽為“歐洲音樂之父”;又因為他篤信宗教,是個虔誠的路德教徒,他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宗教音樂,所以,他還被稱為“歐洲最後壹位偉大的宗教藝術家”。

巴赫出生在壹個歐洲著名的音樂世家,父親和祖父都是優秀的樂手和極具天賦的作曲家,他有著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然而,巴赫是不幸的,在他童年時,父母雙亡,是哥哥把他撫養成人,並指導了他的音樂學習。

巴赫壹生中的大多數時間都在充當宮廷和教堂的樂師以及樂隊指揮,壹直忍受著教會和封建貴族的壓迫和剝削,他經常因為違背教會嚴苛的戒律而受到懲罰和責難。巴赫壹輩子都沒能擺脫厄運的困擾,他的創作環境十分壓抑,工作待遇也很惡劣。晚年境遇更是悲慘,他雙目失明,在痛苦中去世了。

巴赫生活的歐洲十八世紀中前期,宗教勢力仍然十分強大,因此巴赫的創作中,宗教題材的作品比重很大。但是巴赫受到當時正在興起的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影響,在處理宗教題材時並不刻意宣揚宗教的神秘和莊嚴,而是將音樂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融入了許多世俗因素。他的音樂經常從民間音樂中汲取營養,並以此來反映資產階級所追求的民主自由信念,歌頌勇於自我犧牲的精神面貌。

就像歷史上許多天才藝術家壹樣,巴赫生前並不被人重視,他的作品也很少出版。巴赫去世後,他和他的音樂很快就被人們遺忘了。正如梵高的畫被用來鋪雞窩壹樣,巴赫的作品也成了廢紙,被拿來包各種雜物。直到五十多年後的壹天,門德爾松到肉鋪去買肉,發現包肉的紙居然是壹張樂譜,出於壹個音樂家的本能,他仔細地看了這張樂譜,結果驚喜地發現,這張樂譜的創作水平極高,已經被湮沒在歷史中的壹代音樂大師,由此重見天日。

當時歐洲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方興未艾,巴赫的作品被再次發現後,因其世俗性和人民性,立即引起了新興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重視,尤其深受以門德爾松為代表的浪漫派音樂家們的推崇。

巴赫有過許多在音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作品,《G弦上的詠嘆調》是巴赫的代表作之壹,可在我這個普通音樂愛好者看來,這是他最優美的作品,沒有之壹!

在音樂史上,經常有壹種有趣的現象,就是壹部作品並不為人熟知,而這部作品中的某壹段旋律,卻因深受人們的喜愛而被廣為傳頌。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和巴赫的《G弦上的詠嘆調》就是這種現象中的典範。

巴赫寫過四部《管弦樂組曲》,以第三部《D大調第三組曲》流傳最廣。它由五首小曲組成,第二首小曲名叫《詠嘆調》。《G弦上的詠嘆調》就是在這首《詠嘆調》基礎上改編而成的。

這首曲子原來是D大調,4/4拍子,二部曲式,速度緩慢,沈著平穩。雖然我們如今聽來,顯得這種曲調很古老,但在當時已經是經過創新的,與中世紀音樂有了很大不同。

這部作品的意境廣闊深沈,令人遐想。既像壹個思想者在沈思冥想,又像壹個詩人在低聲吟唱。

壹般的二部曲式,第二段在速度、強度、情緒上會與第壹段形成鮮明的對比。但這首曲子不同,第二段仍保持了第壹段舒緩的速度和沈思的意境。然而我們在傾聽時,卻能感覺到作者內心感情上的波動和起伏。這是作者采用了將曲調不斷往上推動的手法所取得的效果,這樣就使樂曲顯得更加委婉動聽了。

《D大調第三組曲》寫成後的壹百年裏,壹直無人問津。直到1838年,德國音樂大師門德爾松指揮演奏了這首作品後,它才為人所熟知。人們更被其中的第二段《詠嘆調》,那優美而流暢的旋律和詩壹般的意境深深吸引。後來德國小提琴家海密把它改編成了小提琴曲,並將原來的D大調改成C大調,而且限定只能用G弦來演奏,因此這首曲子從此被叫做《G弦上的詠嘆調》。由於在大提琴的G弦上演奏這支曲子的效果也很動人,大提琴演奏家們也把它當做了保留曲目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