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客”壹詞,源於英文單詞Blog/Blogger。Blog,是Weblog的簡稱。Weblog,其實是Web 和Log的組合詞。Web,指World Wide Web,當然是指互聯網了;Log的原義則是“航海日誌”,後指任何類型的流水記錄。合在壹起來理解,Weblog就是在網絡上的壹種流水記錄形式或者簡稱“網絡日誌”。Blogger或Weblogger,是指習慣於日常記錄並使用Weblog工具的人。雖然在大陸早些時候或者臺灣等地,對此概念的譯名不盡相同(有的稱為“網誌”,有的稱之為“網錄”等等),但目前已基本統壹到“博客”壹詞上來。該詞最早是在2002年8月8日由著名的網絡評論家王俊秀和方興東***同撰文提出來的。博客也好,網誌也罷,僅僅是壹種名稱而已,它的本義還是逃不過Weblog的範圍。只是,通常我們所說的“博客”,既可用作名詞Blogger或weblogger——指具有博客行為的壹類人;也可以作動詞用(相當於英文中的Weblog或blog),指博客采取的具有博客行為反映、是第三方可以用視覺感受到的行為,即博客們所撰寫的Blog。因此,“他/她是壹位博客,他/她天天在博客”及“博客博什麽客?”在中文語法與邏輯上都是正確。只是不同場合的用法不同罷了。
Blog究竟是什麽?說了半天,其實壹個Blog就是壹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帖子(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鏈接、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的新聞,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許多Blogs只是記錄著blog個人所見、所聞、所想,還有壹些Blogs則是壹群人基於某個特定主題或***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撰寫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博客存在的方式,壹般分為三種類型:壹是托管博客,無須自己註冊域名、租用空間和編制網頁,博客們只要去免費註冊申請即可擁有自己的博客空間,是最“多快好省”的方式。如英文的www.blogger.com、中文的“博客中文站”(www.blogcn.com)等都提供這樣的服務;二是自建獨立網站的博客,有自己的域名、空間和頁面風格,需要壹定的條件。如方興東建立的“博客中國”站(www.blogchina.com);三是附屬博客,將自己的博客作為某壹個網站的壹部分(如壹個欄目、壹個頻道或者壹個地址)。這三類之間可以演變,甚至可以兼得,壹人擁有多種博客網站。
⒉博客與黑客的區別
博客壹詞的創始人方興東先生對於博客與黑客的區別有這樣壹段論述:①博客與黑客壹樣,也是“知識工人”的壹種類型(註:這裏所說的黑客,是指像Linux社區成員那樣的生產性而非破壞性黑客)。黑客的力量與其說來自於他本人作為“知識個體戶”的智力,不如說來自於壹種組織機制。而這種組織機制——開放性、自組織、自我優化,恰恰是由知識的充分***享——源代碼的開放——來保證的。在這個意義上,黑客與其說是指人,不如說是指壹種全新的知識的生產方式和交流方式。與黑客不壹樣的是,博客從壹開始首先就是指壹種網絡交流方式——繼Email、BBS、IM(即時通訊)之後出現的第四種網絡交流方式,壹種媒體形式——自媒體(we media,或者叫“個人媒體”)。換言之,僅從字面上講,博客首先是指壹群人,其次才是指某個人,首先是指“我們”,其次才是指“我”——通過多鏈接的、“序曲——導言”式的網絡日誌,使“我”成為“我們”,並讓更多的人匯入到“我們”中來的“我”。知識***同體”是他們***同的血緣。在博客和黑客的世界裏,借用鄧恩的詩句來說,“沒有人是孤島”,每個人都是同壹個大地的壹部分。單個的博客不是壹個自足的點,而是壹個知識網絡上的節點。相對而言,博客比黑客更明顯地表現出“節點”的性質來。②與黑客相比,博客的知識門檻低得多。任何人都可以在幾分鐘之類迅速成長為壹名博客——只要他有這個興趣即可。博客的文本提供了不少信息,但博客本人往往可能不是作者(版權所有者),他所做的,可能僅僅是提供了壹些鏈接而已。另外,博客的讀者也可以加上自己的鏈接。因此,與傳統媒體不壹樣,博客往往不是把讀者的註意力引向自己,而是通過已有或潛在(有可能被其他人加上)的鏈接,把註意力引向壹個個“他者”。最重要的是,博客通過把讀者引向讀者自己,讓讀者逐漸成為作者。從知識和信息的消費者變成提供者。
⒊博客的產生的背景及歷史簡介
理解了博客與黑客的區別,也就明白了博客的核心其實就是超文本語言的再現。這種理念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猶太人的壹部法典《塔木德》。這是壹種看起來多少有些奇怪的法典。表面上,它由正文與後人的註釋兩部分構成,但兩部分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兩部分互為正文和註釋。而且,註釋也是多層次的,包括對註釋的註釋,對註釋的註釋的註釋……《塔木德》的特點就是:它是壹種開放的文本而不是壹本“只讀文本”;原創者(立法者)與再創者(法律的解釋者)只有先後之分,但在權威性上沒有差別,從而也就沒有嚴格的作者和讀者的差別。正因為《塔木德》的所有讀者(即所有的猶太居民)都參與了作品的創作(也就是修改和完善),使這樣的壹部法律在不斷延伸的時間長河中不斷優化、升級。
但如果僅憑這些就說《塔木德》的作者們是最早的博客,恐怕有點讓人貽笑大方了。畢竟當時只知道什麽叫“蜘蛛網”,呵呵。不過,它的理念是博客的理念沒錯。真正的互聯網上最早的博客是誰,現在已無從考證了。不過,2000年,臺灣阿堅發表的《網錄:壹種新內容形式的崛起》,是壹篇比較早的系統介紹博客的文章,該文發表於2000年1月7日。時隔不久,國內門戶之首的新浪也在“新浪科技”的業界新聞中,報道了博客現象,題為《直播網站和日誌網站在美國盛行》,作者署名“少巖”。由此可以看出,當時Blog現象已經引起多方註意。同年發生的震驚世界的“9.11”事件想必大家都記得吧,它不僅以人類社會歷史上的壹次重大悲劇災難永載於史冊,同時,它也直接推動了Blog的普及和發展,使Blog開始正式進入普通人的視野。在“9.11”事件發生後的幾小時裏,幾乎所有的主要傳統媒體網站都由於訪問量過大而近乎癱瘓,這中間包括CNN、紐約時報和BBC重量級的媒體網站,而更加傳統的電視媒體的報道內容卻被很多人認為不夠深入和全面。其實,互聯網在這種突如其來的“打擊”下並沒有死,而是以其他方式或者在其他地方重生了,這就是Blog。其中最著名的幾個Blog站點就是戴夫.溫納斯(Dave Winers)的Scripting News網站(.com
中文Blog心得:blog.org/blog
數字部落:/
Hi!PDA::.blogspot.com/
中國茶:/
互聯教育體系:/
⒌關於博客的壹些說法和比喻
我搜索了壹下,對於博客的說法,網上有如下壹些論調和比喻,列舉出來,對大家理解博客是有好處的:
——博客是繼Email、BBS、ICQ之後出現的第四種網絡交流方式。
——博客是網絡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
——博客是以超級鏈接為武器的網絡日記。
——博客是信息時代的麥哲倫。
——博客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著新的學習方式。通過博客,讓自己學到很多,讓別人學到更多。
——博客代表著“新聞媒體3.0版”:舊媒體(old media)→ 新媒體(new media)→ 自媒體(we media)。
總之,博客是壹個正處於快速發展和快速演變中的互聯網新應用。在《市場術語》中對博客的定義為:壹種表達個人思想和網絡鏈接,內容按照時間順序排列,並且不斷更新的出版方式。Pyra創始人EvanWilliams認為博客概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頻繁更新(Frequency)、簡潔明了(Brevity)和個性化(Personality)。佩姬?努南的解釋是: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時運轉的言論網站,這種網站以其率真、野性、無保留、富於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無拘無束的言論。其他說法還有:博客是壹個“快捷易用的知識管理系統”(Dylan Tweney),博客是新型的“協同媒體”,博客是“不停息的網上旅程”,是“個人網上出版物(社區)”,是“網絡中的信息雷達系統”,是“人工搜索引擎”,是“專家過濾器”,是“自組織網絡生態”,是“草根記者”……
成為壹名博客是壹件非常容易的事。只要妳原意,任何人都可以在幾分鐘之內成長為壹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