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做官主要靠科舉,軍功,繼承祖上的官職(有世襲和壹代壹降級兩種)。
2、 先秦時期:世卿世祿制。
世卿,指天子或諸侯國君之下的貴族;祿,指貴族們所得的財物。世卿世祿制說得通俗點,就是子承父業,父死子繼。先秦時對血統極為看重,貴族們的子嗣世世代代都能擁有所封的土地和賦稅,關於這種制度最早出現的時間學界說法不壹,壹些學者認為出現在春秋末年,根據《左傳》記載,春秋初年曾有大夫求取太宰的官職,可見那時還未實行世卿世祿制,大夫也可以求取當時的執政之卿。
其實這樣選拔人才的弊病很明顯,這樣的方式導致了當時的階級固化,貴族永遠是貴族,平民永遠是平民,官職永遠對庶民封閉,努力發奮不如投個好胎。如果哪個貴族生出了個傻兒子,也無可選擇;而那些真正有才學的人也會被埋沒,永無出頭之日。戰國時期,世卿世祿制漸漸崩潰,客卿、食客開始出現,但這些人也多是落魄的貴族,底層民眾很少能夠出人頭地。
3、 秦朝:軍功爵位制。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領導秦國滅掉六國,壹統中國,可謂盛極壹時。秦朝之所以如此強大,商鞅變法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秦國在各個方面適應了歷史發展的需求,使國力大增,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二十級軍功爵位制,這種制度順應了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
此制度不論出身門第,貴族與平民壹致對待,按照軍功的多少接受封賞,只要斬獲敵軍軍官的壹個首級,就能獲得爵位,斬殺越多,爵位越高。奴隸可因軍功變為平民,平民可因軍功變為高官,血統傳承變為以客觀的價值進行等級評定,極大地鼓舞了人民的積極性。
這種制度在戰時確實提升了軍隊的戰鬥力,但是當天下壹統後,國家對武將的需求降低,這時需要的是能夠治理國家的文臣,如果還從軍人中選官,只會激化社會矛盾。
4、 漢代:察舉制。
公元前134年,既漢武帝元光元年,察舉制確立。察舉制是自上而下推選官員的壹種制度:首先由地方官員在各地考察、選舉人才,舉薦給皇室,而後經過考核,入朝為官。考試是察舉制的重要環節,被推薦的人只有通過考試,才能被錄用,如此保證了競爭的公平,能夠選出真正有學識的人。
漢朝察舉科目很多,有孝廉、茂才、賢良方正、文學、明經、尤異等,在這眾多的科目中。以前四種為主流。
漢朝的察舉制度不拘壹格地選拔人才,優秀人才不再是出生於貴族之家。來自社會各個地方的人才能夠更好地了解百姓,體察坊間之苦,對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產生了很大的推進作用。
5、 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的選官制度,具體的選官方式是各個州郡推選大中正壹名,由大中正選出小中正,中正負責品評人才,人才的等級以家世、行狀和定品為依據,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個等級,而後由中正將審定的等級呈交吏部,吏部以此為據,決定官員的升遷和罷免。
這種選拔人才的方式,既重家世,又重德才,同時將官員任免權收歸中央,加強了皇室對地方的統治。
不過這種制度到了後期,官吏選拔的定品完全由門閥世族掌控,才學與品德漸漸被忽略,家世變得尤為重要,基本上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尷尬局面。隨著門閥制度衰落,九品中正制在隋朝廢除。
6、 隋唐時期: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始於隋唐時期,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是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方法。唐朝時,考試分為常科、制科,常科既分期舉行的考試,制科是聖人下昭臨時舉行的考試。唐玄宗時,詩賦是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或許這是為何唐朝出了那麽多詩人的壹個原因。
宋朝時的科舉制度,並無太大的變化,因為重文輕武的原因,故而對科舉十分重視,並開始將試卷進行糊名和謄寫,以防止徇私舞弊。糊名相當於現在試卷的裝訂線。
科舉制度在元朝衰落,制度依然延續宋代,但通過科舉所選擇的人才沒有得到重用,元朝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建立的國家,對漢人的這個制度並不重視。
明清時,科舉進入鼎盛時期,這時不得不提的就是八股文之害:明代鄉試、會試頭場考八股文,讀書人往往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只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