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跑馬溜溜的山上》。
是壹首流傳在四川康定的民歌,改編自康定地區的民歌小調“溜溜調”,由吳文季采編,江定仙編配,伍正謙於1947年首次演唱,喻宜萱於1948年灌錄了唱片並發行。
1952年,《康定情歌》在維也納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獲得銀質獎章。20世紀70年代,入選美國太空局“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十首歌曲”,隨著旅行者2號探測器在太空播放;90年代後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全球最具影響力”十首民歌之壹,被不少國家選入教材。
有人說,是唱壹位絕色美人,壹位賣松光的藏族姑娘,名叫朵洛。有人說,是傳頌壹對攻克艱難,有情人未成眷屬的故事。
當年李依若在成都讀大學時,與壹位同姓李的同學戀愛,姓李的同學是康定人。李依若與女友結伴到康定跑馬山遊玩時,根據“溜溜調”編了壹首《跑馬歌》,唱給“李家溜溜的大姐”聽,以示求愛,即後來的《康定情歌》。
歌曲鑒賞:
《康定情歌》作為吳文季整理記錄下來的民歌原型,應該是壹首四段歌詞的分節歌,曲調只有十四小節。在江定仙的精心編配下,成為壹首民歌風格的藝術歌曲。
江定仙將不同歌詞的四個唱段,根據歌詞的表達內容,配以不同的鋼琴伴奏,再加上簡短的前奏和尾聲,把這首歌曲的音樂結構擴展到六十八小節。
雖然歌唱部分的旋律是重復的,但每壹段歌唱的伴奏,都配以十分精致並各不相同的鋼琴演奏。從鋼琴伴奏的和聲和織體來看,雖然沒有驚人之處。
但它恰恰是這首民歌樸實、深情的風格體現。樂曲開始的4小節前奏,右手是主題的提示,左手則用四、五度音疊置成的和聲,配以清新柔和的節奏背景,讓聽眾從壹開始就感受到這首民歌“質樸、含蓄的感情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