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裏斯托弗·威利巴爾德·格魯克 (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7.2-1787.11.15),德國作曲家。 格魯克年輕時師從捷克作曲家、管風琴家車爾諾霍爾斯基鉆研音樂。1736年後去過維也納,寓居過意大利,到過倫敦;隨薩馬爾蒂尼學過作曲,結識亨德爾,並從亨德爾的清唱劇風格中得到啟發。1750年重返維也納後任維也納宮廷樂長及歌劇指揮。著手歌劇改革與意大利詩人卡紮比基合作歌劇《奧菲歐與優麗狄茜》、《阿爾西斯特》等。 18世紀中葉,雖然意大利歌劇在歐洲廣泛流行,但是它的表演形式日趨呆板,歌唱演員過分炫耀聲樂演唱技巧從而破壞了戲劇的連貫。這與啟蒙時代倡導的“質樸、自然”的藝術原則想違背,壹些有見地的歌劇藝術家提出要對其進行改革,其中歌劇改革的重要人物就是格魯克,他的核心主張是:“質樸和真實是壹切藝術作品的偉大原則,歌劇必須有深刻的內容,音樂必須從屬於戲劇”。格魯克的歌劇代表作尚有:《伊菲姬尼在奧利德》、《阿爾米德》,芭蕾舞劇《唐璜》等。 格魯克是當時集意大利、法國和德奧音樂風格特點於壹身的絕無僅有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以質樸、典雅、莊重而著稱。格魯克的歌劇改革,對法國、意大利、奧地利、瑞典、英國音樂戲劇的發展產生了顯著影響,是歌劇發展史上的壹個裏程碑。 格魯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 1714-1787),德國作曲家,對意大利正歌劇的成功改革確立了他在音樂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代表作品有:歌劇《阿爾西斯特》(Alceste,1767)、《伊菲姬尼在奧利德》(Iphigénie en Aulide, 1774)、《奧菲歐與優麗狄茜》(Orfeo ed Euridice, 1762)等。 18世紀中期,佩格萊西(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1710—1736)的作品《女仆做夫人》(La Serva padrona)在巴黎上演,引起了音樂史上著名的“喜歌劇之爭”,即意大利音樂與法國音樂到底孰優孰劣的爭論。由此,對意大利正歌劇進行改革的呼聲日趨強烈。歌劇應該怎樣改革?是繼續走正歌劇的路,不放棄返始詠嘆調,還是來壹次革命?當時有很多理論家對此進行了闡述,而既能從理論上提出批評觀,又能在歌劇創作中實施自己的改革方案
格魯克歌劇改革
18世紀最有影響的事件是歌劇的改革。歌劇變革的社會歷史原因是舊制度的瓦解和新思想的形成。作為啟蒙運動在音樂領域的直接成果,表現最突出的是喜歌劇的產生。喜歌劇是對意大利正歌劇的革命,它不僅是創造了壹個新體裁,更重要的是宣揚了啟蒙主義的思想觀念,表現了民主、平等、博愛的精神。它采用的新題材來源於市民群眾的新生活,它塑造的新人物具有理想主義的新形象。它的出現和取代正歌劇,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詳情請查看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