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古代歷史,巴基斯坦擁有相當多的寶藏,其中最著名的之壹是古老的大都市塔克西拉。它是犍陀羅文明的城市,有時被稱為其首都之壹,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約公元 1000 年的坎普爾洞穴的早期微石器社區。塔克西拉是佛教的中心、學習中心、都市大都市和各種文化的交匯點,即阿契美尼德人、希臘人、毛利人、斯基泰人、帕提亞人、貴霜人、匈奴人以及最終的 *** 。
盡管它在衰落後被時間遺忘了近 1000 年,但在公元 1800 年代後期,在亞歷山大·坎寧安 ( Alexander Cunningham) 的領導下,這座大都市及其眾多寶藏被曝光,亞歷山大·坎寧安 ( Alexander Cunningham) 是英國拉吉的古物收藏家,在約翰·馬歇爾 (John Marshall) 的領導下更為突出,他是第壹任導演公元 1900 年代初期的印度考古調查,當時全世界的考古學已經成為壹個更加規範的領域,世界各地都有新的發現。在發現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同時,馬歇爾還在塔克西拉做了大量工作,揭示了這個古老而神秘的文化。
地點
塔克西拉考古遺址位於巴基斯坦旁遮普省, *** 堡首都直轄區以北約 30 公裏。它位於著名且歷史悠久的 Grand Trunk 路旁。現代塔克西拉考古區由 18 個具有重要文化價值的遺址組成,這些遺址在 1980 年作為壹個整體被納 *** 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保護傘。
當人們將其古老的角色視為商隊運動的中轉站時,該地區尤其令人感興趣,即使在今天,它仍然具有與公元前 6 世紀相同的功能。該場地作為航點的持續功能告訴我們古代塔克西拉的城市格局(自古以來或多或少沒有變化)以及它如何影響手工藝、定居點和市場的發展和傳播,以及發展為的制度框架由於需要管理周圍的人口。
塔克西拉周邊地區包括壹些最著名的犍陀羅遺址和紀念碑。
盡管該地區隨著後期海上貿易的增加而失寵,但前幾個世紀的占領意味著該地區仍然保留著大量考古資料,這些資料從不列顛時代壹直緩慢而逐漸地出土至今。日。
塔克西拉的前史
該地區人類占領的開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500 年之前時期的微石獵人,最重要的是在公元 1964 年由明尼蘇達大學巴馬拉分校的 Elden Johnson、Mohra Moradu 和 Khanpur 發現的三個重要洞穴。特別是在 Khanpur 洞穴,發現了 2.9m(9 英尺 7 英寸)的文化沈積物,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 900 年,壹直追溯到石器時代。
早期農業社區在公元前 3500-2700 年左右發展起來,這可以從 Saraikala 的小土丘證明——“小”是相對的,因為它東西長 305 m(1000 英尺),南北長 610 m(2000 英尺)——由艾哈邁德挖掘哈桑·達尼 (Hasan Dani) 是巴基斯坦的先驅考古學家。該網站包含石頭、骨頭和手工陶器的證據. 石頭對象包括微石、斧頭和錘頭以及平行邊的刀片、側邊和端部刮刀,以及不對稱的薄片和箭頭。還發現了磨碎的石頭工具,例如鑿子以及日常使用的馬鞍鉆、研磨機和磅錘。已發現屬於五類的骨工具,包括錐子、穿孔器、抹刀、尖頭和壓力片。陶器是第三產業,最早的例子幾乎都是手工制作,分為四個子類別。
在青銅時代開始在周圍地區2100至00年BCE,也證明了在Saraikala與結束之間沒有突破新石器至青銅時代的沈積物。兩個時代之間甚至還有壹個過渡時期,其中包括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品種的混合工具。
塔赫夏希拉
根據神話,塔克西拉據說是由傳奇英雄羅摩的兄弟的兒子建立的,他站在控制印度河支流塔姆拉納拉河的山丘上。自成立以來,它壹直被認為是壹個重要的文化中心,據報道,摩訶婆羅 多最早是在這裏背誦的。塔克西拉的第壹個城市遺址現在被稱為比爾丘。
塔克西拉市,在古代被稱為塔克夏西拉,是佛教犍陀羅的著名遺址,尤其是在阿育王統治之後和公元 1 世紀的貴霜時代。塔西拉這個名字是原始名字的希臘語近似值。在阿拉姆語中,這座城市被稱為 Naggaruda,即“切割石頭之城”,這也是該城市的佛教名稱,至少從字面上看,即taks意思是切割或塑造某物,這意味著這個名字。然而,同樣戒也與佛教傳統的“錫拉”意為“頭”,並涉及菩薩的故事誰自願曾親自斬殺犧牲當地婆羅門在城市Bhadrasila的其中佛,在講述這個故事時,據說與塔克西拉有關。Sirkap市也有類似的意思,即sir或head and kap,來切割,但這還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證明。
Chu-cha-shi-lo 是在中國朝聖者的記載中對該地區的中文名稱。在梵文中,它被稱為塔克夏斯拉、塔克夏斯拉或塔克夏什拉,也被認為是塔克夏斯的土地——壹種可以隨意改變自己的形態與人類交往的蛇族。另壹個婆羅門傳統認為它是婆羅多之子塔剎的首都,他被任命為國王。
這座古城被尊為擁有世界上最早的大學之壹,並在公元 1 至 5 世紀期間作為犍陀羅文明的壹部分在不同統治者的統治下蓬勃發展。在那裏教授各種科目,包括數學、科學、哲學、天文學、醫學、政治、文學和軍事科學,盡管它不是壹個制度化的學習中心,而是以修道院為中心的宗教和世俗研究的結合。
位於“皇家公路”(希臘語 Megasthenes 所稱)上,它與孔雀帝國東北部的帕塔利普特拉(今巴特那)相連,西亞(通過巴克特裏亞),在洪德穿過印度河並通過克什米爾與中亞經由斯利那加,通往哈裏普爾。這使得來自亞洲各地的人們以商人、定居者、商人、傳教士和入侵者的形式穩定地湧入該地區。
政治控制
塔克西拉和犍陀羅地區見證了幾個古代大國的統治,如下所列:
阿契美尼德(約公元前 600-400 年)
希臘人(約公元前 326-324 年),
Mauryans(約公元前 324-185 年),
印度-希臘人(約公元前 250-190 年),
斯基泰人(約公元前 2 世紀至公元前 1 世紀),
帕提亞人(約公元前 1 世紀至公元 1 世紀),
貴霜人(約公元 1 至 5 世紀),
白匈奴(約公元 5 世紀)
印度教沙希(約公元 9 至 10 世紀)。
隨後是 *** 的征服,此時我們來到了印度歷史的中世紀時期。
犍陀羅的阿契美尼亞統治從公元前 6 世紀壹直持續到公元前 327 年,當時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入侵了該地區。然而,他無法堅持太久,他的軍隊很快就返回家園,在這個空虛之後,Chandragupta Maurya重新征服了該地區,並於公元前 321 年開始了 Mauryan 王朝,這是印度第壹個統壹王朝。這個王朝在其最偉大的統治者阿育王(公元前 273-232 年)去世後瓦解。
該地區因此陷入另壹個真空,由公元前 190 年所謂的印度或大夏希臘人填補,他們是征服的希臘人留下的駐軍的壹部分,並在現代阿富汗北部的大夏地區建立了自己的位置。他們統治了大約壹個世紀,很快被來自中亞的斯基泰人(或薩卡人)追隨,而在公元前 1 世紀中期又被帕提亞人追隨。
在帕提亞人又統治了大約壹個世紀之後,公元 50 年,貴霜人又壹次入侵,貴霜人是中國西北月池部落的壹個分支,他們征服了喀布爾山谷和犍陀羅。他們的全盛時期是在他們最著名的皇帝加尼什卡(約公元 78 年)和貴霜帝國(犍陀羅是其中的壹個重要中心)從西部的梅爾韋壹直延伸到東部的於闐,鹹海與黃海相連。北部和南部的 *** 海。卡尼什卡的另外兩位傑出的繼任者是胡維什卡和瓦蘇戴瓦。
貴霜統治末期,犍陀羅地區被壹連串的短命王朝接管,導致該地區不斷遭到襲擊、入侵或以某種方式或其他方式動蕩不安。薩珊王朝、基達裏特人(或小貴霜人)和白匈奴在貴霜統治衰落後的快速連續統治導致日常的宗教、貿易和社會活動陷入停頓。
建築亮點
佛塔代表了該地區佛教建築成就的頂峰,當然,與藝術品壹樣,它們也只是為了促進宗教權力結構。佛塔本身裝飾有無數浮雕板和描繪宗教故事和事件的楣板,進壹步鞏固了它們的作用。
壹些最著名的佛塔包括:
*** 佛塔
這是塔克西拉地區最大的佛教建築,其歷史可以追溯到阿育王時期,這位偉大的孔雀王朝皇帝在公元前 3 世紀統壹了印度,在壹些佛教資料中被稱為 Dharmaraj,該名稱與該地點本身相關。
大多數學者堅信,達摩羅吉卡是埋葬佛陀遺骸的地點之壹,這使其成為舍利塔或達圖噶巴佛塔。由於阿育王在其父親賓杜薩拉 (Bindusara) 時期統治該地區,因此阿育王與塔克西拉 (Taxila) 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也選擇這裏作為重新埋葬歷史佛陀遺骸的地點之壹。
目前的遺址是對原始阿育王佛塔的第二次重建,第壹個發生在貴霜時代(公元 1 世紀)的地震後時期,另壹個發生在更晚的時候。原來的佛塔可能更小、更簡陋,現有的圓頂建立在它上面,像輪輻壹樣的輻射支撐墻支撐著圓頂本身。圓頂在壹個 150 英尺的正方形內高 45 英尺,平均直徑約為 115 英尺,不包括 *** 路徑。
庫那拉佛塔
與這座佛塔相關的傳說將它與阿育王之子庫那拉聯系起來。庫納拉當時是塔克西拉的州長,他的繼母對他充滿了渴望。他反駁了她的挑逗,在她的憤怒中,她向塔克西拉發送了阿育王的假信件,要求管理人員將庫那拉弄瞎。庫那拉即使無罪也接受了懲罰,之後過著流浪的槲寄生的生活,匿名唱起了他的不幸故事。他在印度遊蕩時設法前往阿育王,阿育王聽了這首歌,知道這是他的兒子,故事是真實的,並接受了他回來,之後庫那拉的視力在菩提伽耶奇跡般地恢復了。
塔克西拉的佛塔是為了紀念那個傳說而建立的,盡管現有的遺跡覆蓋了壹座尚未過時的舊佛塔。最新的遺骸可追溯到公元 3 至 4 世紀。
焦利安佛塔
這座建於 2 美分的 CE 建築是壹座裝飾精美且結構緊湊的建築,位於 Sirsukh 市附近,高出塔克西拉山谷 300 英尺,可俯瞰 Sirsukh。Jaulian這個名字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是“聖徒之座”,這個名字可能自古以來就存在。Jaulian 建築是後來的作品,非常奢華,讓人想起該地區佛教歷史上對佛像的表面描繪達到頂峰的時期。它在它的兩個庭院裏有許多小教堂和供奉佛塔,曾經也有過巨大的佛像。它的位置被認為是該地區最風景如畫的地區之壹。
其他遺址包括 Mohra Moradu 建築群、Jinna Wali Dheri 和最近重新挖掘的 Bhamala 佛塔(壹種罕見的十字形佛塔)。
這些機構中的每壹個都有相關的寺院和其他輔助建築,與其他犍陀羅遺址壹樣,創建了壹個相當統壹的規劃模式。
雖然今天塔克西拉被稱為壹個“地區”,但在古代它是壹個城市的名稱,從吠陀時代到古代晚期,它分布在 3 個地點。現在以發現遺骸的地名而聞名,古代城市可能都以相同的名字而聞名,即塔克夏希拉。其中包括今天的考古遺跡:
比爾丘
這座第壹座城市的考古遺跡位於現有的塔克西拉博物館以南,面積約 1200 x 730 碼,高出塔姆拉溪流 65 英尺,塔姆拉河是該市的主要古代水源,由 4 層組成,從公元前 5 至 6 世紀(阿契美尼德時代)至公元前 2 世紀的印度/巴克特裏亞希臘時期。
公元 1970 年代之前的早期挖掘揭示了有機布局,沒有任何防禦工事的證據。砌體的範圍從最早時期的早期碎石砌體到後來被認為是 Mauryan 時代(公元前 3-4 世紀)開始的更壹致的砌體。泥灰泥的厚塗層在早期就很明顯,後來在印度-希臘時期轉變為石灰灰泥。這裏的建築使用石灰石和坎朱爾石。
東部的發掘揭示了被街道和小巷分隔的住宅和商店。有壹條大部分是筆直的主要街道,稱為第壹街,周圍還有其他蜿蜒的街道。這些房屋的設計和布局模式與今天的農村房屋基本相同,都有壹個由房間包圍的大型開放式庭院。外面的房間面向街道,可能是由房主經營的商店,從這些房間中發現的工藝材料證明了這壹點。
有證據表明,家庭水徑流和汙水浸水井都采用了復雜的排水系統。
最重要的建築是建於公元前 250-175 年的柱式大廳,由多個隨著時間的推移建造的空間組成。在該地點附近發現了描繪神靈的兵馬俑浮雕和小雕像,這導致人們猜測它可能是壹座宗教聖地或寺廟,甚至可能是最早的印度教聖地之壹。
巴基斯坦聯邦考古部於 1998 年至 2000 年進行的發掘揭示了以前從未發現過的常規城鎮規劃、水井和城市環繞的泥土和木頭城墻。這些發掘地點位於該遺址的西部。
我們可以說比爾早於犍陀羅,因為那裏還沒有發現犍陀羅雕塑,(wwW.Lishixinzhi.Com)而且最頂層只揭示了具有明顯希臘化影響的早期印度-希臘硬幣以及早期印度打孔標記和彎曲的條形硬幣。其他發現包括珠子、印章、兵馬俑和儀式物品,所有這些都在塔克西拉博物館展出。
錫爾卡普
第二座古城錫爾卡普被認為是由大夏希臘人在公元前 2 世紀正式建立的。這座城市的名字與當地傳說中的英雄 *** 魯與七個惡魔羅剎的戰鬥有關。這是7個兄弟惡魔,即3個兄弟Sirkap、Sirsukh和Amba,以及4個姐妹Kapi、Kalpi、Munda和Mandehi。Rasalu 是 Sakala 的 Raja(現代 Sialkot)的兒子,當他來到這座城市時,他發現惡魔要求當地人做出犧牲。他親自殺死了惡魔,除了據說仍然躲藏的惡魔之外,其他所有人都被征服了。這座城市標誌著他殺死惡魔西爾卡普的地方。
這座城市之所以歸功於希臘人,不僅是因為考古遺跡,還因為平坦的地面、Hippodamian 街道格局和四面自然防禦以及上下城市的地理位置等各種城市規劃因素(其中較低的被挖掘出來)雖然這些也存在於早期的印度河城市。盡管如此,尚未發現與希臘人文化相關的建築,例如與希臘遺產有文化聯系的寺廟、宮殿或劇院。最初的規劃實施後,隨後的定居點是典型的印度人。
防禦工事是巨大的,巨大的石墻厚 15 英尺到 21 英尺,間隔三層堡壘。防禦工事圍繞城市運行 6000 碼或 3 英裏,並穿過山丘到南部。
已經確定了 7 個職業級別,其中最低的壹個(第 7 個)屬於前希臘時代,代表了 Bhir 的壹個邊遠定居點,最早的壹個(第壹個)可以追溯到 Scytho-Parthian 時代,大約 150 年(~90公元前到公元 60 年左右),看到了斯基泰人的征服,然後是帕提亞人的快速連續征服。壹些重要的區域包括皇家住所、太陽神殿、Apsidal 神殿、雙頭鷹佛塔和耆那教神殿
西爾蘇赫
建立於公元 1 世紀下半葉的錫爾蘇克市可能是為了讓民眾遠離地震毀壞的錫爾卡普遺跡,或者建立壹個新的首都來證明對貴霜的征服。
這是壹座大致呈長方形的城市,位於開闊的平原上,沒有天然防禦工事,但有堅固的石灰巖防禦工事,圓形塔樓每隔壹定距離,是歐洲大陸以外最早的圓形防禦工事之壹。這可能是貴霜人在西部邊界與歐洲互動時采用的。
盡管該遺址是考古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於該地區的當地農業需要嚴重破壞以促進挖掘,因此該遺址尚未得到適當挖掘。然而,倫迪溪流周圍的狹窄防禦工事帶壹側緊貼城墻,不僅展示了貴霜王朝統治者的錢幣庫,而且還可以追溯到莫臥兒皇帝阿克巴時代,表明這座城市至少持續運作了 1000 年在它最初的基礎之後。
大都會的衰落
盡管普遍認為白匈奴或嚈噠人是犍陀羅破壞的原因,但隨後的證據表明情況並非如此。在白匈奴獲得優勢的時期,印度本土的婆羅門教出現了復興,毗濕奴和濕婆教的崇拜日漸突出。這被視為對佛教在該地區 1000 年統治地位的回應,舊信仰的復興,這種宗教已成為其昔日自我的影子,寺院和佛塔的頹廢和富裕取代了其原始宗教。信息。
此時佛教已經遠北進入中國,而在印度本身,印度教的力量正在減弱。即將到來的白匈奴統治者雖然可能不會對該地區造成身體上的破壞,但在宗教上卻傾向於濕婆教,因此他們在犍陀羅的佛教贊助並不存在。由於該地區的整個特征都基於佛教和寺院生活的統壹元素,皇家贊助幾乎突然減少,導致寺院龐大而華麗,數十名學生和僧侶無法自給自足。隨著統壹宗教變得越來越不穩定,塔克西拉的城市性質下降,最終,不是由於武力,而是由於資源的簡單缺乏,塔克西拉的修道院建築群及其產生的城市生活,年久失修和腐爛,正如玄奘在公元7世紀的編年史中提到的那樣。
盡管如此,即使城市生活消失了,該地區的農村生活甚至壹直延續到莫臥兒時代,附近的馬加拉山口(直到今天)繼續作為從東到西的重要路線,就像古代壹樣。
盡管犍陀羅的實體遺骸隨著他們的生命血統被消耗殆盡而從塔克西拉消失,但它的地理性質繼續使其部分地被占據,名稱被轉換為現代瑪格拉(通過莫臥兒時代的波斯語)和城市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堅固的山丘前哨,它們點綴著今天的風景。事實上,即使是目前的地名,如 Jaulian(聖人之座)和 Bhir-Dargahi(來自“Pir”或聖人,意為“聖人的聖地”)也表明,即使整個文化景觀發生了變化,其宗教性質也在繼續變化。事實上,即使在今天,在較舊的修道院建築內或在某些情況下(如 Mohra Moradu)也有 *** 聖人的聖地。這表明,雖然塔克西拉作為中心的外在跡象犍陀羅文明確實消失了,作為精神中心的塔克西拉的靈魂繼續存在,適應了新的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