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百年先念

百年先念

簡介

二月二龍擡頭

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擡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 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農歷的二月初二,是老京城流傳至今的壹個“節令”。不但京城這樣,全中國和全世界的華人也仍保留著這個“講兒”。

民間傳說著二月初壹龍睜眼,二月初二龍擡頭,二月初三龍出汗。自打年下前後,“春打六九頭”的那會兒,老街舊坊碰面就壹準念叨著“二月二”這個日子,念叨著“二月二”這個日子口的講兒、禮兒和令兒。冬仨月的“委冬兒”,著實的讓憋屈在小屋裏的老老少少心裏慌慌、癢癢。

說了,沈睡在泥土裏的龍都閑不住、睡不著了,那這人還等什麽?那就別悶兒在屋裏聊閑篇,到屋外透透氣吧!論講兒、論禮兒、論說道的老人們聽著“驚蟄”的雷聲震動著大八櫈小八櫈的窗戶紙沙沙地響動,開始編排著、告訴著還是“孩子芽兒”的晚生後輩龍是啥模樣,龍是咋樣睜開雙眼,龍是咋樣擡頭威風,龍是咋樣出汗翻身!

在這個當口,家裏主事的女人們,搶在二月初壹的頭裏兒,為家裏老老少少脫掉了壹頭的冬裝忙碌。按照老禮兒,初壹到初三不能做活兒,不能動用剪刀和針頭線腦兒。善良的女人們,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太太,頭幾天兒就喊著唬著,全家上上下下的人千萬別動刀剪之物,甚至背著家裏的老小,把忌諱的東西壹堆兒的收了起來。甭管您有多急有多惱、有多要緊,從那老太太嘴裏鐵定是套不出來東西擱哪兒,逼急了,老太太惱了,會不論秧子的壹通怒罵:“動那家什幹嗎,妳就不怕紮瞎了龍眼?劃破了龍皮?”再逼急了,她老人家會賭氣說:“我哪,都藏在耗子窟窿裏了,妳找去吧!”您說,您有轍嗎?那耗子會說話嗎?

棉褲變夾褲,棉襖變夾襖,真難為了家裏主事兒的娘兒們,壹家子七八口子,剛過完年下,還沒緩過勁來,就又忙活著趕在二月二頭裏換季,甭說,起早搭夜、點燈熬油是跑不了的事兒!

說句心裏話兒,說句實在話兒,這老娘兒們對過二月二的事兒忒揪細。

都說“二月二打房梁,蠍子遊蚓(蜈蚣)不下墻”。

古老的舊京城,四合院的房子都該有著幾百年的年候兒了,老舊的屋,為尋暖的蟲蟲蟻蟻提供了地方兒,誰不怕在屋裏呆得好好的,房梁上掉下了東西,就算是掉下個蠍拉虎子(壁虎),也夠您嚇掉魂兒的。敲打著,嘟囔著,敲醒了梁上的活物,是讓您挪挪地方,別睡過頭兒壹機靈掉下來!“二月二掃鍋底,省柴省火不費米”。

老輩子的京城睡炕燒柴鍋,壹冬兒下來,取暖做飯燒火的樹葉、柴火和煙煤,會把鍋底沾上很厚的黑灰,趁著這節令的時會兒,大掃除壹回也不是個壞事,至於費米不費,那估摸著是為了說著順口,您家人口多,把個鍋底掃薄了,也是該吃多少壹點也不能少!“二月二掃炕席,清清爽爽到年底”。

冬天兒的炕,咋說也比外面露天地兒裏暖和,這炕縫裏、炕的犄角旮旯、炕被的下頭,保不齊藏著錢串子(百足蟲)、潮蟲什麽的。老頭老太太時不時地嚇唬那些不懂事、還小的小子丫頭們,數落著這蟲子爬這鉆那的玄乎話,為的是震唬住天不怕地不怕、什麽都敢上手玩兒的孩兒。不過這二月二之後,蟲子們活泛起來,萬壹被它們叮了咬了,大年初兒的,咋說咋是晦氣。有兩種蟲子必須在這會兒消滅,那就是在墻壁、明柱縫裏、炕被破棉絮裏躲著冬眠不醒的土鱉和臭蟲,別看它們壹個是餓得沒了樣兒,壹個是餓成了兩層皮,別信它,它們可是活著有氣呢,過壹兩個月,那土鱉,公的帶著翅膀飛,母的跑得快了去了。那臭蟲,變著法兒的在後半夜爬到人身上吸血,吃成壹個個黃豆粒大小鼓溜溜的小紅燈籠。早已不提倡的六六粉,是它們致命的克星。

“二月二”這裏面的媽媽論兒、講兒、禮兒真是太多了,老人們卻喜歡得沒完沒了,年輕人也喜歡得樂樂顛顛,要不咋會在龍年裏添了那許多的龍子龍孫呢!

其實,龍是壹種精神的傳承,老百姓不就是找個事兒說事兒嗎。再說了,吃好了才能說著有勁兒,有說道兒。

農歷的正月二十三,吃完年下的最後壹頓葷湯葷菜,就該盤算著二月二咋過了。

正月裏,甭管您家有多少雞鴨魚肉,省著吃也好,費著吃也罷,到二十三這天兒,麻利兒的得“打掃”幹凈,想是圖個吉利?或是天熱了起來留不住了?反正說不清這事兒。但是有壹樁,您可得想明白,二月二沒幾天就到了,那天吃啥,年年咋過,不用想都明擺著。

“二月二,龍擡頭”,既說了,就得為這龍添彩兒不是,為啥先說吃,吃好了,身子骨硬實才能騰飛。您瞧著吧,老娘兒們們,把十八般武藝都用上了。

元宵,是龍眼睛;面條,是龍須子;褡褳火燒,是龍舌頭;餃子,是龍耳朵;薄餅,是龍皮;米飯,是龍子;饅頭,是龍蛋。最讓人不解的是,擺上幾對雞爪,楞說是龍爪。助興的菜有:芥菜纓炒黃豆嘴兒,芥菜的諧音是“借財”,黃豆嘴兒(不是黃豆芽)代表“金豆”;老腌兒雞蛋切開流油兒,叫“財源滾滾來”;上壹盤豆腐,取個名兒叫“兜福”;特地留下的白菜頭,把葉整個剝開洗凈,用來把桌上的菜、飯包起來捧著吃,這叫“包財”。吃著“包財”千萬別說散嘍,使勁捧著吃圖個好說頭兒。

習俗

每當春龍節到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裏便點燈、燒香、上供,理發(有習俗正月理發死舅舅)。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壹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面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升天,興雲布雨,五谷豐登”,以示吉慶。

相關記載

明代已見此俗。沈榜 《宛署雜記》記載:“宛人呼二月二為龍擡頭。鄉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明人於奕正、劉侗 《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記載:“二月二曰龍擡頭,煎元旦祭余餅,熏床炕,曰熏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古時認為龍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龍擡頭”這句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蘇。蟄龍開始活動,預示壹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

傳說故事

故事壹

農諺“二月二,龍擡頭”,傳說古時候關中地區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東海小龍前去播雨。小龍貪玩,壹頭鉆進河裏不再出來。有個小夥子,到懸崖上采來了“降龍水”,攪渾河水。小龍從河中露出頭來與小夥子較量,小龍被擊敗,只好播雨。其實,所謂“龍擡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蘇醒。所以俗話說“二月二,龍擡頭,蠍子、蜈蚣都露頭。”

故事二

“二月二,龍擡頭,春雨下得遍地流。霹靂壹聲驚天地,怎知龍王心裏愁。”在這泥土氣息濃郁的童謠裏,有壹個動人的故事呢。

很久很久以前,東海龍王生了三個龍子,就缺壹個龍女。龍王想,要是再有個公主,兒女雙全,那該有多好啊!王母知道這件事後,就給龍母吃了壹顆仙丹,不久,龍母就懷孕了。第二年二月二,龍母果然生了壹個白白胖胖的女兒。

小公主壹天天長大了,對龍宮的生活厭倦了,渴望到人間去尋找真正的幸福。龍母知道女兒的心,她勸公主說:“孩子,龍宮裏無憂無慮,要什麽有什麽,為什麽要到人間去呢?”龍女說:“龍子龍孫們只知道吃喝玩樂,我壹定要到人間去,尋找真正有樂趣的生活。”龍母見女兒決心已定。悄悄地把她送出龍宮,還送給她壹個錦囊。

龍女依依不舍地告別母親,飛過九十九條河,越過九十九座山,來到了壹座大山下,公主四下裏望了望,只見遠近土地都幹裂著嘴巴,莊稼都低垂著頭,太陽正火辣辣地烤著大地,不遠處,壹個青年在田裏吃力地勞動,公主走過去,問道:“這麽旱的天,妳種地會有收獲嗎?”農夫苦笑著說:“有什麽辦法呢?家裏的老母親還靠我養活呢!”龍女很同情他,從錦囊中取出幾粒紅豆,向地裏壹撒,壹會兒,田裏就升起厚厚的濃霧,幹枯的禾苗泛出了綠色。農夫壹看趕忙向她行了個禮,說:“仙姑,這兒方圓幾百裏都遭了大旱,還請仙姑救壹救窮困的百姓。”龍女非常感動,她想,他真是個好人,壹心想著別人。真是我的知音啊!於是,她從錦囊裏抓了壹把紅豆拋上天,頓時電閃雷鳴,壹場大雨酣暢地下了下來。雨過天晴,山青了,莊稼綠了,人們臉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小夥子感激地向姑娘道謝,公主臉上飛起了紅雲,說:“不用謝我,只求我倆百年合好。”小夥子聽了,甜滋滋的把姑娘領回家。

再說公主離開龍宮出走的事被龍王知道後,龍王非常惱怒,還不讓龍母去看女兒。龍母天天想念女兒,每年陰歷二月初二就浮出海面,擡起頭來向女兒離開的方向痛哭壹場。她的哭聲變成了雷聲,她的眼淚化作了春雨。

故事三

“二月二”還有壹種說法叫春龍節。許慎的《說文解字》記載:“龍,鱗中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長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潛淵。”這大概就是“春龍節”習俗的最早記載。

相傳,武則天當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受災挨餓,偷偷降了壹場大雨,玉帝得知後,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宮,壓在壹座大山下面。山下還立了壹塊碑,上面寫道: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壹天,人們正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猛然想起,這玉米就象金豆,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裏設案焚香,供上“開花的金豆”,專讓龍王和玉帝看見。龍王知道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聲向玉帝喊到:“金豆開花了,放我出去!”玉帝壹看人間家家戶戶院裏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

從此以後,民間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二這壹天,人們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裏用竈灰撒成壹個個大圓圈,將五谷雜糧放於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其意是預祝當年五谷豐登,倉囤盈滿。節日時,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這壹天,其它習俗也很多,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龍擡頭,龍不擡頭我擡頭。”起床後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梁,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有的地方婦女不動針線,怕傷了龍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等等。

從科學角度看,農歷二月初二是在“驚蟄”前後,大地開始解凍,天氣逐漸轉暖,農民告別農閑,開始下地勞作了。所以,古時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於我國民間的春龍節,在古時又稱“春耕節”。據說,這壹天如果還沒有醒的話,那轟轟隆隆的雷聲就要來呼喚它了。

民俗活動

1、接“姑奶奶”

二月二這天還有壹項重要的活動就是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兒,故有“二月二接寶貝兒”之說。因為老北京人的禮數多,其中正月裏“姑奶奶”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後,也必須當天趕回婆家,特別是新婚不久的“姑奶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來接女兒回去,住上幾天或半個月,壹是正月裏忙活了好長時間,比較勞累,接回娘家好好歇壹歇;二是新的壹年剛開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勞犒勞她。壹般是以春餅,也就是薄餅做款待。被接回來的日子裏,“姑奶奶”除了吃喝,就是串門子聊天兒,輕松而愉快。

2、皇帝耕田

二月二這天的另壹項活動是皇帝耕田。因為每年的二月二這天差不多是在驚蟄前後,“驚蟄壹犁土,春分地氣通。”從此北方就到了春耕大忙的時候。為了動員人們趕快投入春耕生產,別誤農時,二月二這天皇帝要象征性地率百官出宮到他的“壹畝三分地”耕地松土。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帝王每年二月二,都要到先農壇內耕地松土,從清朝雍正皇帝開始,每年的二月二這天改為出圓明園,到“壹畝園”(今海澱圓明園西側)扶犁耕田。過去曾有壹幅年畫,叫《皇帝耕田圖》,畫中是壹個頭戴王冠、身穿龍袍的皇帝正手扶犁把耕田,身後跟著壹位大臣,壹手提著竹籃,壹手在撒種,牽牛的是壹位身穿長袍的七品縣官,遠處是挑籃送飯的皇後和宮女。畫上還題了壹首打油詩:“二月二,龍擡頭,天子耕地臣趕牛,正宮娘娘老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豐登太平秋。”這幅畫也說明人們希望有壹個開明的皇帝,能夠親自春耕夏耘,使老百姓豐衣足食。

3、民俗龍擡頭

“二月二,龍擡頭,龍不擡頭人擡頭。”這句老話為人的昂揚向上定下了調子。龍是人們想象出來的壹種神物,是和風化雨的主宰,“龍不擡頭不下雨”,“龍擡頭”正是下雨的代名詞。此間,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穩定回升到零攝氏度以上,由於天氣轉暖,因對流而形成的積雲逐漸增多,降水量自然明顯轉多。

“二月二”是壹個與天文、氣候、農事、衛生等等都相關的日子,講究特別的多。既然想龍擡頭,就要設法引龍出來。自打明朝以後,就有撒灰引龍之舉,沈榜的《宛署雜詩》寫道:“宛人呼二月二為龍擡頭。鄉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每到二月二,各家都從大門外到屋中,再到廚房繞水缸壹圈撒上石灰,這天不許掃地、做針線活,說是怕傷了龍。撒石灰粉的另壹層意思是不讓復蘇的蟲子在屋內繁殖。為此,要用明火遍照墻壁房梁、犄角旮旯,“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有的老奶奶壹邊說著“敲炕謠”壹邊手握笤帚敲打炕:“敲呀敲,敲炕頭,金子銀子往家流,敲呀敲,敲炕沿,蠍子蜈蚣不見面!”在農村,這天早晨,莊稼人要在院子裏用竈灰畫五個大圓圈,把五谷雜糧放在中間,稱之為“打囤”,預祝當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倉滿囤圓。要不怎麽說“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呢。

在北方,二月初二,已是春開解凍,陣雁北飛,犁牛遍地,即將是整地播種的好時節了。據《古今北京》載:清代定制,每歲仲亥日,皇帝要到先農壇祭祀農神。行禮完畢,還要自扶犁耕地做出樣子,就算是玉帝親耕了,然後,坐在觀耕臺上觀“庶人終畝”。皇帝在此時祭祀農神,本意是號召人民起來春耕,後來經過壹些人的神化,成為二月二龍擡頭的美好傳說。

民間壹直有“理發去舊”的說法,二月二去理發,據說能夠帶來壹年的好運。這天,理發的地方,會忙得不亦樂乎,皆因人們壹個多月沒理發了。所有的理發師傅,歇了整整壹個月,趕到二月二這天,早早開門,不用迎接客人,客人自然蜂擁而至,“二月二,龍擡頭,孩子大人要剃頭。”

二月二這天所有吃的東西均和龍有關,飯叫龍子、面叫龍須、餃子叫龍牙、餛飩叫龍眼、春餅叫龍鱗、肉卷饃叫懶龍。醬肉必吃不可。漢族的傳統習俗是在二月二這天吃豬頭肉。以前人們通常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時殺豬宰羊,初壹、破五、十五都完了,肉也基本上吃光了,最後剩下壹個豬頭。到了二月二,就把這“龍頭”作為供品拿來享用了。

二月二,也是接閨女請女婿的日子,俗稱“閨女節”或“寶貝兒節”。按北京舊習俗,出嫁的閨女在正月不許看娘家燈,故此正月剛過,父母便急急忙忙接閨女了。有道是:“二月二,接寶貝兒,接不來掉眼淚兒”。

二月二,除了是龍的生日,也是土地爺的生日,舊時各家各戶都要到土地廟祭拜。光拜土地還不行。北京還有壹個風俗是進香祭神,二月二,男男女女額上貼了金字,騎上毛驢相繼來到涿州的碧霞元君廟燒香,寄予美好的願望,希望得到神仙的眷顧。名為到廟上香,實則踏青外遊。《歲華紀麗譜》記載:“二月二踏青節,初郡人遊賞,散在四郊。”

民俗食品

春餅

春餅是北京民俗食品,壹種烙得很薄的面餅,又稱薄餅。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農歷二月初二,是中國古諺所說龍擡頭的日子(“二月二,龍擡頭”),這壹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餅,名曰“吃龍鱗”。

春餅比吃烤鴨的薄餅要大,並且有韌性(北京人稱為要有“骨立勁兒”),因為要卷很多菜吃。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

盒子裏分格碼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爐肉(壹種掛爐烤豬肉)、清醬肉、熏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熏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壹起卷進春餅裏吃。佐料有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黃醬(烤鴨配甜面醬)。

吃春餅時,全家圍坐壹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裏,隨吃隨拿,為的是吃個熱乎勁兒。若在二月二這壹天吃春餅,北京人還講究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

驢打滾

壹種豆面糕,北京清真風味小吃。用蒸熟的黃米(或糯米)揉成團,撒炒熟的黃豆面,再加入赤豆餡心,卷成長條,撒上芝麻桂花白糖食用,由於清代經營食攤現制現售“驢打滾”時,隨制隨撒豆面,猶如郊野毛驢就地打滾粘滿黃土似的,故得此詼諧之名。

老北京的習俗,人們總喜在農歷二月買“驢打滾”品嘗,因而經營這種食品攤販和推車小販很多,以天橋市場白姓食攤和“年糕虎”(虎占福)做的最有名氣。

氣候節氣

其實,在農歷二月以後,"雨水"節氣來臨,冬季的少雨現象結束,降雨量將逐漸增多起來,這本來就是華北季風氣候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