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望江南仲殊翻譯

望江南仲殊翻譯

望江南仲殊翻譯如下:

梳洗完畢,獨自壹人登上望江樓,倚靠著樓柱凝望著滔滔江面。上千艘船過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沒有出現。太陽的余暉脈脈地灑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著,思念的柔腸縈繞在那片白蘋洲上。

:

望江南,詞牌名,又名“憶江南”“夢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夢遊仙”“安陽好”“步虛聲”“壺山好”“望蓬萊”“江南柳”等。《金奩集》入“南呂宮”。

原為單調,二十七字,三平韻,中間七言兩句,以對偶為宜。第二句亦有添壹襯字者。宋人多用雙調。代表作有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等。

望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據說,它是唐代宰相李德裕為悼念愛妾謝秋娘所作。晚唐段安節《樂府雜錄》中記載:“《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浙日,為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後改此名。”大多數學者同意此種觀點。

李德裕為中晚唐人,然盛唐玄宗時教坊已有此調名,玄宗末年崔令欽所著《教坊記》“曲名”下錄有《望江南》。王國維曾據此以辯此調不始於李德裕,《樂府雜錄》所言不確。

任二北《教坊記箋訂》認為盛唐就已有此調,體式相同,《敦煌曲初探·後記》則說明盛唐時已有《望江南》調作“三、五、七、七、五”者,並舉天寶十三載崔懷寶贈薛瓊瓊壹首為例,崔懷寶《憶江南》詞雲:“平生願,願作樂中箏。得近玉人纖手子,砑羅裙上放嬌聲。

便死也為榮。”其平仄、葉韻、句法均與中唐白居易所作的三首《憶江南》詞同。明·楊慎《詞品》卷壹雲:“《望江南》,即唐法曲《獻仙音》也。但法曲凡三疊,《望江南》止兩疊爾。白樂天改法曲為《憶江南》。”

據以上諸說,《望江南》之名始自盛唐開元天寶年間,且既關法曲,又關教坊曲。後白居易依此調作《憶江南》三首,因第壹首首句雲“江南好”,故又名《江南好》。

此外,因劉禹錫詞有“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句,故又名《春去也》。溫庭筠詞有“梳洗罷,獨倚望江樓”句,故又名“望江樓”,皇甫松詞有“閑夢江南梅熟日”句,故又名“夢江南”“夢江口”;李煜詞名《望江梅》。此皆唐詞單調。至宋詞始為雙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