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民間舞蹈大致可分為自娛型、祭祀型和習俗型三種。但從活動的目的來看,很多形式都有祭祀神靈、祈福、抗災的含義。主要形式有:薩朗、西布綽、羊皮鼓、跳甲、乃木松那瓦。大多數舞蹈都是圍著火塘,手拉著手,形式上類似藏族的“鍋莊”。因此,人們把快樂的“薩朗”當作“快樂的鍋”。喪葬活動以“托布”的形式進行,稱為“操心鍋”。
特點:
羌族民間舞蹈多與民間活動相結合,通常沒有音樂伴奏。舞者載歌載舞,或以喊叫和踩踏的方式表演。動作沒有嚴格的規則,變化比較自由。形式是古拙,風格簡單,生活氣息濃郁。羌族民間舞蹈基本上是壹種集體表演形式,參與者不限。表演是在壁爐周圍或院子裏圍成壹圈。羌族多年來壹直生活在特定的高原環境中。為了適應山地環境,人們的工作和活動逐漸升華為羌族民間舞蹈的風格。
在不同的節日或儀式中,有相應的舞蹈和歌曲,歌曲的名稱就是舞蹈的名稱。雖然不同的歌有不同的舞蹈組合,但基本動作是壹樣的。壹次跳壹首歌,壹遍又壹遍地重復,用壹首新歌結束舞蹈,直到妳樂在其中。所用歌曲旋律優美,節奏明快,歌詞簡單通俗,易唱易記。每壹支舞的開始和結束都有嚴格的標準。中間部分,舞者可以自由變換,讓所有參與者都發揮出全部潛能。
羌族舞蹈中手臂動作少,腿部動作多,腿部靈活敏捷,形成了胴體軸向向後旋轉的節奏和上身傾斜的扭動節奏。
這種舞蹈動作規律是舞者移動重心時形成的,臀部向兩側前傾。重心腿臀部外側,雙膝微曲,腰部和臀部向上微扭至肩部和上半身,形成“S”形優美姿勢。這種獨特的動作和節奏是羌族特有的美。它貫穿於所有的舞蹈形式,尤其是“薩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