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齡與上課講話多少有密切關系。記得初上講臺時,備好壹節課,常常二十分鐘左右就講完了,剩下的時間不知幹什麽,講課過程中為了緩解壓力經常看手表或頻繁擦黑板。隨著教齡的增長,教師往往越來越 “能講”了,不僅在課堂上滔滔不絕,而且還要拖堂講。授課過程中,壹些學生聽累了就可能講話,教師於是善意提醒學生“請同學們管住自己的嘴,專心聽教師講”。事實上,有時要管住自己嘴的,恰恰應該是教師自己。正因為教師講多了,學生才喪失了講話的機會,而學生又有表達的權利和說話的欲望,所以他們不得不悄悄地說話。如果教師少講點兒,讓學生盡情地說,這個矛盾不就解決了嗎?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該講而開講的地方太多了,多到學生產生了逆反心理。難怪即使是學習成績很差的學生也會厭煩地說:“我們老師就愛叨叨,壹道題講8遍!”這類學生學習不好,題目不會做,教師多講幾遍,為什麽他們還會反感呢?壹方面,沒有人喜歡喋喋不休;另壹方面,教師的講解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這就叫“吃力不討好”,這也是“教師不知講了多少遍,考試考到了原題學生還不會”的原因。可見,對於“講”,教師應該好好地反省反省了,下面舉例說明。
在壹個關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課堂上,授課教師板書課題後說:“本節課我們將要學習到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由此我聯想到第壹次鴉片戰爭,有哪位同學能告訴我,為什麽英國當年要發動第壹次鴉片戰爭?發動第壹次鴉片戰爭的目的是什麽?這是我們前面所學到的內容,有同學知道嗎?想不起來,有沒有?會的同學請舉手,有的同學很猶豫。好,請這位同學吧,妳來!”問這個問題老師用了壹百多個字、近半分鐘的時間。事實上,這是僅用17個字、6秒鐘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卻用了26秒鐘來嗦嗦,反而對學生的思考造成了幹擾。那麽,教師怎樣才能管住自己的嘴呢?
首先,教師要明確哪些該講哪些不該講。學生已經會的不講,好學生能講的就讓學生講,講了仍不會的課堂不講;要多講易錯點、易混點以及學生講不透的問題點。堅決剎住“以講代學、壹講到底”的風氣,拒絕教師話語霸權。
其次,要把握講的時機。要講在學生合作學習後仍感困惑時,講在學生體驗膚淺時,講在學生探究卡殼時,講在學生走不出誤區時,講在學生背景材料匱乏時,講在學生認知模糊時。
教師語言的精辟、生動、形象、概括對構建高效課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教師,千萬不能陶醉於“千言萬語”之中,要經常反思壹下,自己有多少話能說在學生的心坎上。
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談談在習題講評時哪些情況下不講、哪些情況下開講,如何講到點子上,並將其概括為“三講三不講”原則。
壹、學生已經會的不講,講學生理解不透、審題不清的
目前我們高二年級的自編練習中每講壹般有12道選擇題和2道非選擇題。如果每題都講,壹節課時間可能不夠,還會把學生講睡了,使學生聽煩了。怎麽辦呢?就要有選擇地講。
比如必修壹第13講的練習,經過統計發現,選擇題錯誤率在50%以上的有第4、6、8、9、12題,那就講評這5題,並且在講評過程中點明每題的解題關鍵、特色。以下舉例說明。
第4題 詩歌是時代風貌的體現。下列詩句能夠證明唐朝後期坊市制度開始被打破的是
A.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B.草市迎江貨,津橋稅海商
C.洛陽風俗不禁街,騎馬夜歸香滿懷
D.市人日中集,於利競錐刀
本題答案應為 “C”,學生選 “A”或“B”都有,這應與其文言文水平欠缺有關。“坊市制度”是學生易錯的知識點。為了簡化講解過程,我首先提醒學生找出題幹中的關鍵詞,學生指出是“開始被打破”。我接著問:“坊市制度”最主要的特征是什麽?學生回答不準確,我強調其主要特征是 “時間空間限制”。而 “C”項 “洛陽風俗不禁街,騎馬夜歸香滿懷”反映了夜市的繁榮,表明突破了時間限制,說明“坊市制度開始被打破”。“A”反映了整齊劃壹的城市布局,“B”說的是草市,“D”反映政府對市的嚴格,故選“C”。
再以非選擇題第13題為例。第壹、第二問學生回答得較好,不需講;第三問回答得較差,需講。
材料3 明清時期,在工商業發達地區和交通要沖,興起了壹大批以經濟功能為主的'中小工商業城鎮,尤以江南地區為盛。這些市鎮商業繁榮,人口密集,有的多達數萬人。
問題:根據材料3,並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清時期商業發展呈現了哪些新特點。
這是材料題的壹種典型問法,依據材料或所學知識回答問題也是學生的難點,不少學生或者照抄材料,或者照搬課本知識,總之,回答得不全面或語言不精練。
為了引導學生審清題意、舉壹反三,我是這樣處理的:分別請高二(3)班的學生甲(上課走神)、高二(4)班的學生乙(該問回答差)讀題,並分析答案來源(是材料還是所學知識),並指出應如何作答。學生回答後,教師稍加強調, “材料與相關知識結合”,並盡量用學科語言概括。
二、學生自己能掌握的不講,講學生講不透的問題
目前高二文科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較高,每次做完練習都有不下10名學生找我面批。根據這種情況,講評練習時,我借助已經面批的學生來***同完成任務。例如:必修壹第12講第4題學生回答的準確率只有30%。
第4題 《莊子?讓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這句話
①反映了小農經濟下人們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現了自給自足、生活富裕的畫面
③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④表達了人們對社會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答組合式選擇題歷來是學生的難點,學生經常因壹兩個備選項糾結不清而導致誤下判斷。比如本題選“A”的學生就很多。壹些學生由於不了解生活,容易將壹些生活常識相混淆。在高二(3)班我請學生丙、高二(4)班請學生丁(已找我面批)講解此題。丙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指人們按時 “勞作”,生產、生活有規律。但生活有規律,是否就是 “富裕”?學生異口同聲回答:“不壹定。” “‘既然不壹定’選②是否妥當?”“不妥當。”教師壹邊聽壹邊觀察學生的表情,待對話結束後再次問道:“聽明白了?”學生答:“聽明白了。”既然聽懂了,我就沒有必要再重復。 當然,也有的問題學生知道了但講不明白,那就再請別的學生講。如果還講不清,最後則由教師講。
例如2011年安徽文綜卷第15題 辛亥革命“不過是宗法式的統壹國家及奴才制的滿清宮廷瓦解之表征。至於壹切教會式的儒士階級思想,經院派的誦咒書符教育,幾乎絲毫沒有受傷”。這壹評價
A.代表了新文化運動時期的認知水平
B.對思想啟蒙方面的局限性認識不足
C.肯定了反對專制、追求民主的願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歷史事實
此題理論性強,有些學生雖然已經找我面批但仍難講清,我就多花時間重點講。
這時教師的講解不僅能解惑,還可上升到理性階段,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又會使學生更信服教師。
讓學生講,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思考的主動性、積極性,樹立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同時也可對面批效果進行檢驗。要盡量避免出現表面問問題鬧哄哄,過後學生仍然壹知半解、糊裏糊塗的局面。
三、講了仍不會的課堂不講,課下看對象分步講
俗話說,文史不分家。歷史試題特別是中國古代史試題的材料,經常出現難懂的文言文,不少學生對此感到非常頭痛,歷史教師應針對歷史學科試題的特色積極尋找答題良策。本學期第二次月考中的第7題就屬於這種情況。
第7題 中日甲午戰爭時,慈禧太後命人向李鴻章問策。李鴻章憤怒地說:“總理度支(戶部),平時請款輾駁詰,臨事而問兵艦。兵艦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臺諫參我貪婪,我再嘵嘵不已,今日尚有李鴻章乎?”在李鴻章看來,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在於
A.軍費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傾軋
B.軍費不足、洋務派失誤和朝廷猜忌
C.同僚傾軋、朝廷猜忌和洋務派失誤
D.同僚傾軋、洋務派失誤和軍費不足
在課堂上我簡單講解了 “我再嘵嘵不已”的含義,並指出本題的關鍵詞句為 “政府疑我跋扈,臺諫參我貪婪”,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得出正確答案,大部分學生表示已經聽懂。下課後,個別學生愁眉苦臉地找到我,表示自己不懂題幹的意思。我首先將題幹進行翻譯,然後耐心地指出,語文材料閱讀題與歷史材料解析題的要求及解法都不同。語文題中的字、詞、句、音都有可能是考查的對象,超出所學知識的則會有註解。而歷史題要求不同,只需要解讀關鍵詞句。我想借機考查學生上課是否聽講,於是問: “本題中的關鍵詞句是什麽?”學生回答“政府疑我跋扈,臺諫參我貪婪”。接著,我鼓勵學生說 “很好,上課用心了”,並說不用發愁,解答本題把握這壹句就足夠了。
同時,我告訴學生語言文字知識特別需要平時積累,不可能壹蹴而就;借此機會查找自己不清楚的“嘵嘵不已”就能掌握其含義;自己動手查資料並真正理解的知識,比依賴老師講解獲得的效果更好。學生高高興興地走了,後來還告訴我這壹詞語的含義及用法。
在教學中繞過非重點而又難纏的問題,可以節省教師的講解時間,又告訴了學生學習的方法,激發了其學習興趣,何樂而不為呢?
《歷史課程標準》(實驗)要求:“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培養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本人在講評習題時,就是想以此為指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