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兵棄甲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壹個著名典故,與戰國時期的齊國將領孫武有關。
據傳,孫武是春秋末期齊國的將領兼軍事家,他在戰爭中采取了壹種戰術,即棄甲曳兵。當時,齊國與楚國發生了戰爭,楚軍強大,齊軍實力相對較弱。為了迷惑楚軍,孫武制定了壹套策略:他帶領齊軍主力先行撤退,然後留下少量部分將士假扮成齊軍,保持陣型。
接著,這些將士脫下甲胄,身穿普通衣服,用繩子曳著砍刀,從容離開,仿佛是潰軍。楚軍困惑不解,誤以為齊軍已經潰敗,紛紛追擊。而實際上,孫武悄悄帶領主力重新集結,並突然回擊追趕的楚軍,將其打敗。曳兵棄甲的典故後來被廣泛應用於軍事戰術的思考和實踐上。強調戰爭中的欺敵行動和迷惑敵人的重要性,通過虛實結合、出奇制勝的策略,取得戰爭的勝利。
曳兵棄甲的拼音:yè bīng qì jiǎ。
釋義:丟掉盔甲,拖著武器。形容打敗仗狼狽逃跑的樣子。
近 義 詞:丟盔棄甲。形容戰場上敗退時拋棄武裝和防禦器械的情景。它通常用來比喻在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毫不顧及自身形象、安全或責任而慌不擇路地逃跑或放棄壹切。
曳兵棄甲造句:
1、在關鍵時刻,他曳兵棄甲,背棄了自己的團隊,最終導致了失敗。
2、面對困境,他選擇了曳兵棄甲,放棄了繼續努力的機會。
3、這位球員因為傷病問題,不得不曳兵棄甲,無法參加接下來的比賽。
4、老板的決策讓員工感到失望,有些人開始曳兵棄甲,開始考慮離職的可能性。
5、在關鍵的時刻,他面對挑戰毫不畏懼,決不曳兵棄甲,堅定地迎接困難並取得了成功。
使用成語曳兵棄甲時的註意事項
1、情境適用:成語曳兵棄甲是壹個比喻性的表達,通常用於形容某人或某個集體在面對困難、挑戰或責任時退縮、放棄或妥協的情況。在使用時,需要確保語境符合這個含義。
2、避免歧義:有時成語的使用可能會引起歧義或誤解。因此,在使用"曳兵棄甲"時,應盡量清晰地表達意思,避免引起誤解或產生其他不必要的解讀。
3、註意語氣和態度:成語曳兵棄甲常常帶有壹定的貶義或批評的語氣,暗示某人放棄了原本應有的責任或勇氣。在使用時,要註意語氣和態度,避免給人造成過分苛責或指責的印象。